有人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便一蹶不振,感觉人生无望,萎靡下去,丧失对生活的热忱与信念
有的人即使身患癌症,每天与病魔纠缠,依然能保持乐观,享受生命与生活最后的馈赠,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我认为后者很有勇气,敢于直面生死敢于挑战当一个人连死亡都敢挑战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可以打击到他,他就能活得从容自在优雅洒脱
佛法告诉我们站在这样一种高度来审阅世间审阅自己的心
没有博大的胸怀和高深的眼光就容易被死死套住牢牢绑缚,困顿在狭小的空间里徘徊挣扎走不出来
当我们把生死荣辱都放下,眼光胸襟和力量就能超出常人,做什么都很容易,此时内心不再执着于权力,可是这样的心态反而会吸引权力的到来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内心归于零点才能承载起无量多的东西,正如数字0,它是无限小,但在前面自由添加任意数字,它可以变成无限大
上求下化,一个是为自己,一个为别人,二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
帮助别人越多,自己获益越大,这便是布施的力量,帮助别人解脱,自己也就成了佛,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成全了自己
无论做任何事,都要融入大众融入世界融入天地大道
利益众生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一个人都有着利益众生的机会与能力
就像一位作家,他利益众生的方式便是创作出好的作品有的作家写书极尽夸张和想象之能事,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夸张并不一定是上乘,真正的好作品一定能够深入人性,了解人的潜在需求,符合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让众生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共鸣,这样的作品才能长久
创作需要真实的素材,与其坐在那里搜肠刮肚,还不如去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真正的生活状态和心理诉求
做企业也一样,要努力利益到每一个和你结缘的人
你的员工可以养家糊口丰衣足食;消费者会因物有所值而得到极大的满足;国家可以因为你的纳税而繁荣富强这些都会成为你体现自身价值的标准
你利益的人越多布施得越多成就的人越多,自身的价值就越高,也越接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道
中国古代经典周易中有这样一句话,敬天爱人,厚德载物,这一观点与菩萨道相类似.
都在告诉我们要对天地充满敬畏,对万物充满爱;儒家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是要我们遵循天地大道,去完成自己成全别人
禅的丰富内涵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参透去体悟
并非离世索居,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苦修才叫修行,行住坐卧接人待物言行举止等都是禅修
生活是禅修最好的道场,禅就隐藏在生活之中
各位师兄:
关于4月1317日企业家论坛的详情
请咨询
香
海
禅
心
编辑:净思
请点击阅读原文登陆佛学网 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