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图片:摘自网络
音乐:一直想对你说陈晓东
凯哥私人微信号:kaizi532
记得后会无期中有一句台词,我印象颇深:
我和你的世界观不同
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掀起一阵三观热潮
接下来的发展大概是,情侣们因为三观不合而分手,有人因为看了部电影三观碎了一地,因为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就站在公共话语的立场中,评价这个人三观不正
听上去正气凛然,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这就像待在一排排冷气房里的人,非得说自己喜欢夏天
有位姑娘说:
我喜欢吃甜豆腐脑,而他喜欢吃咸豆腐脑
我喜欢没事去星巴克读村上春树,而他喜欢窝在沙发上看初音未来
我习惯穿平底鞋,这让我感到舒适,而他欣赏穿高跟鞋的女孩
这姑娘觉得,他和她三观不合
我认为不是的
另一位姑娘说:
我喜欢吃甜豆腐脑,而他喜欢吃咸豆腐脑,还非让我跟着他一起吃咸豆腐脑
我喜欢没事去星巴克读村上春树,而他喜欢窝在沙发上看初音未来,他说我装
文艺,还费钱
我习惯穿平底鞋,这让我感到舒适,而他喜欢女孩穿高跟鞋,带我见他朋友的时候,总是逼着我穿高跟鞋,说不然没女人味,丢他的面儿
这姑娘觉得,他和她三观不合
我同意她的观点,并且劝她分手
我们都看出这两个姑娘不一样了,对吗?
前一位姑娘误把习性,爱好当做衡量三观的标准
实际上,这些只是个体差异,如果要求每一个小细节都100%吻合,世界上几十亿人口,按这样的标准,恐怕除了自己,找不出第二个
所以,这是伪三观不能作为分手的理由
而第二位姑娘的男朋友,他不愿意接受这姑娘的个性,甚至用自己的标准强迫她,这才是三观不合
不是细枝末节上的完全一致,这没有意义
检验一个人和你的三观合不合,是看他愿不愿意接受他与你的不同,是他愿不愿意欣赏你作为人的个体性
是他透过你,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他没去过,但也很向往
是你们有时差,相隔十个时区,两个人里面总是有一个人是醒着的你说,这是我们的爱情,需要有一个人在轮流守护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爱上一个异性,总能闻到对方身上的一股香气
这是因为在与异性接触时,我们的嗅觉其实是最强烈最直接的感受器,它能够告诉你,这个人到底合不合适,也就是基因筛选
当你们体内的基因组织相容性区别适中的时候,你的鼻子会向你的大脑传递信息,你们的基因匹配成功
我们古老的生物记忆告诉我们,天生的匹配是存在的
乐于熬制鸡汤的人会说,三观不合可以磨合
生活习性,观念,兴趣都可以磨合,唯独三观不能
因为真正的三观不合,是他试图把自己的观念植入别人脑内,不认可别人的自主意识
我想我们还是不要抗拒自然选择,更不能用磨合来作为无条件妥协的台阶
小A和他的丈夫,相恋十年,结婚四年,彼此很爱对方他的丈夫是个典型的理工男,而小A是个文艺青年,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一个是右脑人,一个是左脑人早在恋爱的时候,他们已经有所察觉,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小A有所动摇,可朋友劝她,说这些都可以磨合于是他们还是结婚了,小A也坚信,在爱情的光环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可没想到,相处时间越长,她越发觉出不对,他总是喜欢把问题上升到三观上,她周末在家里弹弹琴,看闲书,她丈夫就能说她不上进她不会修灯泡,结果被说,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生活能力都没有
什么是爱情?
正如尼采所说:
爱,并非将年轻貌美占为己有,也并非将对方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
爱,并非去分辨,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
爱,是喜悦,为那些与自己完全相反的人,为那些真实的状态
爱,是为了我们的差异而喜悦既不是改造对方,适应自己也不是改变自己,迎合对方爱,是让对方活出自我被爱,就是对方让你活出自我
电影无问西东片尾的独白,非常打动我: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是否,你们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
比如,占有多少才更光荣,拥有什么才能被爱你们会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生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再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
常常,甚至永远忘记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