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怀疑颂》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2-07-14 09: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怀疑颂》读后感摘抄

  《怀疑颂》是一本由[西班牙]维多利亚•坎普斯著作,52.00出版的19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2-4-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怀疑颂》读后感(一):你是否也曾怀疑这个世界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所有事物都值得被怀疑,而怀疑可以帮助我们对事物保持一个相对的态度,不盲目相信未知的一切。科学之所以产生,也是因为不断有人产生怀疑,并对自己的怀疑加以实践和验证,最终才得到了现在的科学成果。但是科学也不是完全绝对的,只能说这些科学目前是正确的,也许有一天会有更先进的科学推翻原有的科学,比如曾经的“地心说”和“日心说”。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思想,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让很多人都畅所欲言,在这其中不免真话夹杂着谎言。我们每天在网络上面摄取大量的信息,难免需要有针对性地辨别,我们不能全然相信,因为总会有一些内容是虚假的。同时,同一样事物总是具有其两面性,也许从不同角度观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我们更应该时刻抱有怀疑的态度。

  正是因为学会了怀疑,我们的社会才出现了民主的声音,我们并不会对当权者的发言完全相信,总是产生相应的质疑。而质疑之后,虽然不总是带来好的结果,但是社会的声音总会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前去。只有拥有怀疑,我们才能够听见不同的声音,才能够学会反思,才能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好。即便群体生活中存在一些约束,也不能妨碍我们发出怀疑的声音,因为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即便一些人的权利再大,也是如此。

  在任何情况下,怀疑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这不仅仅体现在学习、科学上,也体现在生活上。也许会有人觉得怀疑太多不好,因为那样会让我们成为优柔寡断的人,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如果人生没有质疑,就会失去乐趣,成为按照程序运行的机器人。因为他们会遵从每一条指令,而不思考背后的意义。只有不断的质疑,才能更加明确前进的方向,才能到达“真理的终点”。

  怀疑并不会让我们失去自信,反而因为怀疑我们会做更多的努力,那些努力会帮助我们更加自信。人类的确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依赖强者、依赖群体,而怀疑能够帮助自我强大,减少依赖性。因为我们会自己去寻求答案,而不是盲目地跟随他人。

  《怀疑颂》读后感(二):讨论哲学的若干问题

  讨论哲学的若干问题 ——读《怀疑颂》 显然,哲学是虚构的。所有的理论都是,因为所有的理论都是语言,而语言并不是实体。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不是实体的东西就是虚构的?这个也是不确定的,因为不能直接肯定。 所以,哲学就是在试探着进行探讨。探讨生活的规律性,也探讨生活的作用性,还探讨生活的意义性。这些探讨从各个角度展开,然后深入,纵横捭阖,千里万里,最终人们却往往被引向十字路口或者象牙之塔。 就是如此。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定论,所有的定论都是虚构的,都是语言,都是人们虚构的标准,然后用标准框定事实。这是我们看到的所有情况,我们看不到的情况根据推测也是如此。如同黑暗背后是黑暗,光明背后是光明。 为什么不反向推测,一条路的终点就是另一条路的开始?因为这并没有多少意义,如果是终点就没有转折,就是死胡同,就是一去不复返,就是死亡。不再有新的景象,不再有重生,不再有回还。譬如生命,它重复发生,六道轮回,生死疲劳,可是对于个体来说它只是一次性的现象。 尤其对于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哲学里永远充满怀疑。没有肯定,即是怀疑。那意味着还有多种可能性。有了肯定就没有怀疑吗?世界是停止着一动不动吗?人是凝固起来不再生化改变吗?哲学的基本规律就是永久的运动。那也是给你怀疑的原因,永久是否假设?永久是否和短暂的性质相同,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是否仅仅在于数量的区别? 借用《怀疑颂》中,作家维多利亚·坎普斯的总结来说:提出疑问是哲学自古以来一直在做的。对于一些人,比如笛卡儿来说,怀疑是通向真理之路;而对于蒙田来说,保持疑虑是唤醒和孕育良知的途径。胡安·戈蒂索洛曾说文学是“怀疑的沃土”。古斯塔沃·马丁·加索说一本好书“总让我们陷入怀疑”。这对于哲学同样适用。 哲学干了什么?在探讨去往罗马的每一条大路的可行性和适宜性,还是研究沿途中各种各样赏心悦目、不堪回首的风景?都有,都没有。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哲学的缺陷性,是哲学的宿命和基因之一。 哲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连潜在的一些微小问题也不可能。于是,在哲学的服务生活之上,服务生命之上,人们向宗教前进。怀疑让人们进步,也或者让人们后退。无论如何,宗教解决了人们的终极性问题,即生命归宿性问题。而哲学没有,或者有,它的有就是根本没有终极性。 宗教当然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它体现的是一种记录,人们关于不断怀疑和不断探索的记录。记录的精彩性有时候体现为文学,而核心则是宗教性经典著作。因为主干只有几根,其他的都是枝末。 人们该如何生活?有规律的或者无规律的?哲学式的?宗教式的?还是人间烟火气的?无论哪一种,人们都应该做出选择。即便不清楚选择,但是他也走了选择的道路。道路本身即是选择。有了工具,就有了目的,否则四顾迷茫,人们在干什么?怀疑去吧! 2022年6月26日

  《怀疑颂》读后感(三):学会质疑,做生活的审视者。

  人为什么活着?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似乎,人们活着的意义就是追求名利。 然而,有一些人始终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们不愿意随波逐流,更愿意遵从内心,活出自己的价值观,体验生命真正的意义。 格雷厄姆.格林说:“我们踌躇,是因为我们还活着。” 怎样证明我们还活着,并且活得通透智慧、不留遗憾? 《怀疑颂》这本书能够让我们学会用质疑的态度,通过自省审视自己的生活,并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周围的世界,活得通透。 本书作者西班牙的奥多利亚.坎普斯,是巴塞罗那自治大学道德与政治学教授,曾担任PSOE独立参议员,主要作品有《道德想象》、《公共美德》等,曾在2008年获梅内德斯.佩拉约国际奖,2012年获国家散文奖。 本书旨在“使怀疑成为常态”,通过引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里、笛卡尔、斯宾诺莎、休谟、蒙田、尼采、维特斯根坦等人的著作将怀疑论的流变,以一种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 相信读完这本书,能让我们在哲学的怀疑精神中,活得更加通透。 01、学会质疑,方能成长。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开篇说道:“任何人出于自然本能,都渴望求知。” 终身成长,才了我们最重要的人生课题。 成长的方式很多,比如:阅读、听课学习、技能培训等。 作者认为,怀疑能让我们走向心智成熟,与他人文明共处,避免固执己见,发现事物隐藏的一面。 这里的怀疑,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也不是全盘否定,不是把过去全部推倒重建,而是承认某些价值观念,比如自由、平等。 然而,生活中很多人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做的事也无可挑剔,说的话也不可反驳。殊不知,他们这是固步自封,结果让自己裹足不前。 蒙田认为,怀疑是一种回顾,是超脱自我,是不为第一印象所惑,是一种审慎自信的态度。 如果我们能像《学而》曾子说的:“吾日三行吾身”,结果会怎样? 令人钦佩的曾国藩,正是得益于他每天坚持反省自己,他说:“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曾国藩的“反省功夫”,让他从一个资质平平的大臣,一步步成长为满清第一大臣。 反省,是谦虚,更是自信、自重。 当然,反省不是让我们做一个空想家,整天只想不做,而是让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质疑,让我们学会审视,更能获得成长。 02、真正的富足,是不断学习,认真生活。 随着竞争日益加剧,“内卷”越来越严重。 很多学生学习不是为了增长知识,而是为了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份好工作;很多人工作不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是为了超过他人、获得地位;有些人创立企业不想为了造福人民,而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整个社会被物质利益充斥,人们被功名利禄裹挟。 当然,抛开物质谈精神,非常不现实,我们的生活怎能离得了柴米油盐酱醋茶。 那么,我们该怎样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取得平衡?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的至高标准是“中庸”。 学生追求成绩没有错,重要的是他们能否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追求财富没有错,重要的是我们获取财富的方式。有些人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获得了财富;有些人则丢掉良知只为赚钱。 不可否认,追求功名利禄都没有错,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要在追求的过程中体验内心的充实。 一个懂得中庸之道的人,会在发展的道路上做出正确的决定。 最近,新东方转型成功,利用双语直播带货,主播们不仅成功赚钱,还圈粉无数。他们在直播中,教英语、谈人生,很多网友纷纷赞叹:“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他们认真生活的态度,不断进取的精神,鼓励着千千万万网友向他们学习。 他们不仅有能力,会赚钱,更有情怀。 03、做自己,活成理想中的模样。 没有人喜欢被约束,我们都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做自己不代表为所欲为,而要像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不要违反道德原则。 这里的“欲”,我们可以理解为欲望。 书中认为,“欲望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欲望促使我们行动起来,寻找积极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有欲望很正常,但是我们不能成为欲望的奴隶。 互联网时代,网红层出不穷,一些人年轻为了想快速出圈,放弃了学习,把希望寄托在当网红上,因为在他们看来,哪怕考起博士,酬薪也不能跟网红比。 是啊,我们都知道当网红好:时间少、薪资高、受追捧,然而,这些学生们没有考虑,当网红也需要资本和条件。 事实上,真正有知识能力的人,不愁没有发挥的余地。 有人甚至通过阅读,不断精进自己,走上人生成功逆袭之路。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的作者韩国的二志成曾欠债400万,后来成了畅销书作家;另一个作者郑会一,曾经重病缠身、穷困潦倒,2011年成了重点英文学校“英那韩”的校长。 两位作者都做对了同一件事,那就是阅读,阅读让他们快速成长,从而逆袭翻盘。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奋斗的年纪,学会储备自己的知识库,终会有厚积薄发的一天。 可见,要活成理想中的模样,只能靠今天的努力。 04、写在最后。 新媒体时代,我们很容易在大众浪潮中迷失自我,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 奥西亚斯.马尔希说:“沉思唤醒无知,狂妄自大的总是傻瓜。” 一个懂生活的人,总会思考人要怎样活着,怎样活得更好。 正是这份哲思,让他们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反思自己过往的价值观,逐渐找到了自己。 学会审视,遵从内心,让我们过更有品质的生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怀疑颂》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