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诗经》,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古老,诗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诗集,拥有着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孔子曾概括《诗经》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这一部古老的诗集承载着太多东西,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甚至还有天文、地理、动植物等,记录了周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已经不仅是一部单纯地被人收集编订起来的诗集,更是一个反映古代社会风貌的历史之镜。
《诗经》藏诗三百余首,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被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诗经三篇,独爱其中的《风》。比起后两篇,或许是贵族般的生活和礼节离自己的生活太过于遥远,所以还是更喜欢《风》,喜欢《风》里面所描写的古朴人民生活的痕迹,喜欢里面充沛着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民的情感。
《风》,诗经里面跨越五千年时光,向我们传来了里面最美的民声。
《风》又称国风,分为十五组,是十五个地区的乐曲,记录着那十五个地区的风貌,与众不同的是,国风当中所出现的所有诗篇,大多数都是由普通的小老百姓创作的,只有极少数才是由贵族创作,《风》这一诗篇可谓是凝聚了五千年前,无数广大老百姓的智慧。
我们在今天读诗经的时候已经感觉不到里面的韵声了,时间变迁,时间间隔又太过于久远,文字记载下来内容,话音却已经变得不同,如今我们读起诗经,只会觉得里面的文字晦涩难懂,读起来行文之间不含韵声。其实不然,诗经里面的诗,最早就是歌来着,其中的《风》,更是十五个地区人民创造出来的歌,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用现代的话语来讲,就是一个个草根歌手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选择创作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国风一篇,对我打动最深的就是里面的情感,爱情,劳动,思念,用简短的语言道尽了最真诚的情感。
世间万事,情之一事,最为动人。在国风当中,有着大量的篇幅叙写着爱情的故事,有初恋的那般懵懂,有热恋中的那种炽热,有相思的那种期待,有失恋的那种悲伤。国风最美,对爱情的描写自然是极为重要的。“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一美人,清扬婉如。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一美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是首恋歌,写在一个零露未干的清晨,男子在田野草蔓间与女子不期而遇,一见倾心。邂逅总是美好的,而邂逅美人的地点在带露的蔓草间,正合我意,让此诗浪漫而唯美。出自《郑风·野有蔓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一段诗篇更是广为人知,一首蒹葭,讲出来对“伊人”的那种向往、思恋和追求,这一份相思含蓄委婉,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即使是在当今的社会,女孩子表露自己的心思都极为少见,更何况是几千年前的社会,《子衿》的内容是描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维妙维恰,女孩子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对情人的思念。这在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也是少见的。少女的心思,甚是动人。
劳动的人是世间最美的,勤奋是祖先流传下来的美德,崇尚劳动,我们相信劳动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在国风当中对劳动的行为描写的也不少,劳动之美是一方面,祖先们对于剥削自己劳动成果的人更是十分的痛恨,最出名的大概就是《硕鼠》,出自《国风·魏风》,“硕鼠硕鼠,无来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就是大老鼠,这里用来比喻贪得无厌的剥削统治者,我们从古至今便十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对于伤害我们劳动成果的人,我们从未缺少过反抗的心,一篇《硕鼠》讽刺当政者,表达了奴隶的反抗和对理想国度的向往,是大众人民的民声呼应。
思念的情绪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是不会少的。思念的类型有很多种,有思恋爱人,有在外游子思念家乡,有戍卒边疆对家人和乡土的思念。四年的感情最是能引起人的共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是一位戍卒许久的士兵在归途中的追忆之作,通过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对家乡,对在家乡的妻子和父母的无尽想念,还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邶风·击鼓》叙述了战争过程中士兵不得回家和对心上人的思念,类似的诗篇不要太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深切的思念。
越是真挚,越是淳朴的感情越是能打动人,或许现在的时代我们无法再体会到诗歌里的韵律之美了,但我们依旧能读出诗歌里面承载的情感,意味。十五国风是诗经里面最核心的内容,里面的一篇篇诗篇,向我们呈现五千年前那最美的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