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你的眼神折射出了你看待事物的态度,你的眼神更反映了你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上帝赐予我们每人两只眼睛,我们就要学会用两只眼睛去看待事物,从正反两面看待事物。作为老师,对于孩子,我们更应该学会用两只眼睛看待孩子,一只“妈妈的眼睛”,一只老师的眼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孩子的全部,对孩子才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调皮任性,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场合做同样一件事,得到的评价也是不同的。曾经有一个孩子非常活泼,在幼儿园小椅子根本就坐不住,一直晃来晃去,东张西望,上课的时候还特别喜欢离开小椅子,在教室里转来转去,而且经常不经过老师允许下座位。在一个班里,一个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其实是特别明显的,因为他总是显得与众不同。之前我们一直很发愁,因为他已经影响到了老师上课,甚至有时候会影响整体的秩序。对于这件事,我们一直很犯愁,也很苦恼,到底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如果仅仅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肯定看到的是孩子不适合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无法认清楚自己的角色,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总是给身边的人带来麻烦。或许遇到这样的情况,更应该与孩子父母好好沟通交流,共同讨论出一个解决办法。可是,我犹豫了,我感觉这样唐突地给孩子家长交流效果应该不会太好,家长肯定会觉得老师在挑孩子的毛病,可能会适得其反。我就冷静下来,决定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我不再把自己当成是孩子的老师,而是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妈妈,我要站在妈妈的角度看待孩子。我发现,当你用妈妈的眼睛看待眼前的孩子的时候,孩子表现并没有那么差,同样的行为,如果一个孩子在家活泼爱动,这根本没有什么错,也不会影响到很多人,所以在妈妈眼里孩子没有什么异常。一只眼睛看到的是正常的,一只眼睛看到的是有一点不妥的。这个时候就必须综合两只眼睛看到的,客观去评价孩子的表现。只有站到了妈妈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妈妈的眼睛看待孩子,我想在与孩子妈妈交流的时候,才会更加容易,才能让别人更容易接受。当我把这一切都想明白考虑清楚之后,给孩子妈妈聊了孩子的一些情况,结果发现,孩子妈妈特别理解老师,也愿意积极配合老师工作。我想这大概就是用两只眼睛看待孩子,所有问题都会变得简单吧!
让我们用妈妈的眼睛,老师的眼睛,去看待孩子的一举一动,一切问题都会变得相对简单,我们看到的也将会是一个更加完美的小天使。我们要用妈妈温柔的眼神看待孩子,也要用老师作为教育者的眼神看待孩子,做一个不温不火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