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是时候懂点经济学了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5-11 00:38: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是时候懂点经济学了经典读后感有感

  《是时候懂点经济学了》是一本由[德] 赫尔格·黑塞著作,未读·思想家·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是时候懂点经济学了》读后感(一):经济学简史,又涨知识了~

  大学时学了一些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的课程,空闲时也会听一听薛兆丰经济学,越学越觉得有意思,因为很多时候,它不是一堆看不懂的模型和数据,而是关系到我们每一天生活的知识。掌握了经济学的很多原理,可以让我在生活中看的更通透一些。 这本书通过22个小话题,概述了整个人类经济的发展史,让人仿佛看到在叮叮当当的市井生活中,先人们从最原始的生产、交换、逐渐发展到跨国贸易,一点点完善市场活动,直到变成现在的样子。 让人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曾经学过的很多历史事件,原来在经济方面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比如十字军东征还创造了覆盖整个欧洲的金融网,马丁路德在宣扬新教时还讨论了高利贷、利息等对人们的影响,体现了早起重商主义思想。很多历史课上曾经学过的事件放在经济学发展历史角度看,可以得到很多新的感悟,也是让人拓宽思考的好方法。 不过感觉这本书对想要轻松了解经济学的小白来说还是有点难度,因为作者主在话题讨论时旁征博引,总结了许许多多经济大家的结论作为证明或批判,所以在看的时候总让我有种看论文的既视感。不过,学经济的学生或者在这方面很感兴趣的人确实很值得一看,因为能够了解到各个历史阶段各种经济学家的观点,对研究学习,拓展经济学知识很有帮助。

  《是时候懂点经济学了》读后感(二):是时候懂点经济学了-经济学简史22讲

  这是一本好书,却不是一本那么好读的书。先简单介绍下作者:赫尔格·黑塞,生于1963年,德国畅销书作家、导演、编剧,主修工商管理和哲学,曾编写和执导过多部戏剧、电影和短片。出版过多本经济学、哲学普及读物,包括《柏拉图和梦露坐火车》《经济学大辞典》《图说世界史》等。该书的副标题《经济学简史22讲》可能对这本书内容的概括更加精确。作者以其宏大的格局和视角,从原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起笔,到21世纪现阶段为止,以时间顺序为逻辑,逐一介绍了各个发展阶段的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人物及其著作和理论。以经济学史来说,无疑是一本非常合格和优秀的作品,非常适合有志于经济学领域研究的同学或经济学专业同学将其作为一本经济学学习导读教材。书中基本包括了经济学史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论和著作,特别是最后几章将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人进行了大量的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讲书中提及的著作纳入阅读书单逐一安排。同时作者还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对各位经济学家的理论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有助于阅读对应著作时的入门和理解,这是我认为这本书最佳的打开方式。但如果想将其作为经济学入门读物,难度显然有点大了,毕竟这本书主要是介绍纯理论的东西,并且限于篇幅,只给了结论的介绍而没有包含推导的过程。对我个人来说,可能更偏爱一些带有点评的经济学理论介绍,而作者在本书中只向我们展示了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泛的阅读量,但并未对任何理论输出自己的观点,不能与其神交,不免遗憾。 如果以本书文章的篇幅来衡量各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史上的地位,排在前三位的应属亚当斯密、马克思和凯恩斯了,这也基本符合上述三人今天在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地位,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其经济学第一人的称号实至名归。令我稍有不平衡的是萨缪尔森的篇幅对应他的地位来说吝啬了些,个人觉得他比起弗里德曼,科斯和奈特等人还要略胜一头。此外,作者作为一名德国作家,为他的同胞争取的篇幅也远超过了他们在经济学界的实际影响力,而与此相对比,社会主义方向研究的内容提及不多,中国的经济学家更是榜上无名。最后一点想说的是,关于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行为经济学作者并没有提及,为本书留下了一点小小的遗憾,当然,也可能是作者考虑到其发展时间较短,其成色还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是时候懂点经济学了》读后感(三):第1027次恨自己没搞经济学,至今沉迷消费主义

  

01 前二十年对于经济学所知寥寥,知道的最多的也就是沉没成本,边际效应。 再剩下的就是惊讶于纳什在诺奖典礼上对妻子告白,原来经济学家搞起浪漫来这么要命。

但是对于他响彻世界的纳什均衡却完全没了印象。 02 可能这就是天意吧,让我在前二十年饱受消费主义的荼毒,买鞋买包买钻,买口红买衣服买虚荣心。 可惜的是,虽然我已经意识到了我买的东西远超必要的生存保障更多的是为了虚荣心买单,但却没能像马尔库塞一样总结出一本书。 马尔库塞在著作《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里主要分析了“真实消费”和“虚假消费”。 完美的总结了我前二十年虽然明知自己深陷消费主义却依旧无法自拔的真相。 他说由于迫于社会环境产生的错误的需求,以“意识形态化”技术和科学为主导的消费社会迫使人们与其对商品的要求产生单向度的依赖。 看不懂是不是?看不懂也没关系,看懂了我们就不是沉迷消费主义的小韭菜而是马尔库塞了。 03 谈起过去这20年在消费主义里摸爬滚打的韭菜史,真是反复被自己蠢哭。 在看这本经济学简史时,每介绍一个知识点,都仿佛在我这具并不瘦小的身体上反复鞭尸,坟头蹦迪。

我单知道边际效益其名,但是囤起口红来却丝毫不手软。 完全不知道买口红就像饥饿的人喝汤一样:每增多一勺,缓解饥饿的效用就会减少些,最终会出现饱腹感。 买的越多快乐越少。 你如果觉得上面的喝汤太接地气了,还有一个来自瓦尔拉斯的专业解释。 瓦尔拉斯是这么解释的: 由于主观判断和消费,商品的价值可能会发生变化。 被消费商品的第一个单位,无论是什么商品,都具有最大的价值和效用。 接下来每个被消费的商品仍然有效用,但效用随着消费单位的增加而下降。 总而言之,边际效用递减说的就是买的越多,快乐越少。 我但凡要是早点领悟了边际效用递减的真谛,何至于囤那么多口红,被消费主义坑害这么多年! 04 没看经济学以前不觉得经济学原来和自己这么息息相关。 不仅仅是那些看起来离我们很远的宏观经济,其实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到处都透着经济学的影子。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早点接触经济学,不要像我一样做了20年小韭菜以后才被救出消费主义的苦海~

  《是时候懂点经济学了》读后感(四):是时候懂点经济学了,不如就现在开始吧!

  

本来看到这种热搜体质标题觉得不一定是本好书,但是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经济学简史22讲,还是很朴实的。整本书拿在手里很轻,估计是用的轻型纸,很适合短途旅行携带。篇幅也合适,不像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作者是赫尔格·黑塞,是德国的一位斜杠中年,身兼作家、导演、编剧,出过一些畅销书。不知道他和1946年诺贝尔得主赫尔曼·黑塞有没有什么亲戚关系。

绪论中一段话很有意思:

经济学家们几乎从没有达成过一致。每个经济学家的思想或多或少都包含矛盾。哲学家们同样有这种情况,但人们好像更包容他们一些。也许,正是因为经济学家总试图预见未来的发展,所以人们对他们尤其严格。如果哲学家说错了,人们会说:“这就是他们看世界的角度”;但如果经济学家说错了,人们会说“就是他算错了”……

对于艺术、哲学、文学,人们持着宽容的心态面对迅猛而多元的发展。而对于同样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学,人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准。或者更具体点的:我怎么能赚到更多钱?

以前没有意识到,这样确实是太苛刻了。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经济学科普书籍,不如说是一本简明经济学史。经济学要从一首歌说起——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汉谟拉比法典》中承认了利息,规定不付利息的人会被债主奴役,法典中部分条文可被视为人类最早的商业法,又过了一千年货币诞生。

到了古希腊时期,诸多思想大拿都为经济学的理论大厦添砖加瓦。随着基督教火遍全欧,教堂附属学校的发展催生了经院哲学和最早的经济学家。甚至史上有名的圣殿骑士团也是一种银行组织,沿途创造了一张覆盖整个欧洲的金融网络,经营外汇交易等银行业务。让人不禁想到,成吉思汗铁蹄踏平东西,虽然杀戮无数,也确实打破了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方便了马队沿途做生意,最低的时候只有三十分之一的税。看来脱脱们和铁木尔们还是很懂经济学的。

近代的标志性事件是1602年东印度公司的成立,随后股票、证券交易所、投资远洋旅行等都变成了现实。(荷兰,不愧是把郁金香炒上天的荷兰。)

那时候欧洲各国虽然纷争不断,但是大家慢慢注意到,老百姓过得好才是硬道理,重商、重农、出海……几百年前的人打起鸡血搞钱的架势,那场面,堪比现在一场又一场把猪都吹上天的大风。时代大潮下,谁都想勇立潮头、站在风口,也不看看自己够不够压秤。要不怎么说,历史是个轮回。

话不多说,是时候懂点经济学了。

比如娃学烦了的时候,可以聊一下边际效应递减。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考到90分,再多付出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考到95,如果第三次付出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也许只能提升两分,这就是边际效应递减。

以上。

ސ࣒

本来看到这种热搜体质标题觉得不一定是本好书,但是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经济学简史22讲,还是很朴实的。整本书拿在手里很轻,估计是用的轻型纸,很适合短途旅行携带。篇幅也合适,不像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作者是赫尔格·黑塞,是德国的一位斜杠中年,身兼作家、导演、编剧,出过一些畅销书。不知道他和1946年诺贝尔得主赫尔曼·黑塞有没有什么亲戚关系。

绪论中一段话很有意思:

经济学家们几乎从没有达成过一致。每个经济学家的思想或多或少都包含矛盾。哲学家们同样有这种情况,但人们好像更包容他们一些。也许,正是因为经济学家总试图预见未来的发展,所以人们对他们尤其严格。如果哲学家说错了,人们会说:“这就是他们看世界的角度”;但如果经济学家说错了,人们会说“就是他算错了”……

对于艺术、哲学、文学,人们持着宽容的心态面对迅猛而多元的发展。而对于同样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学,人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准。或者更具体点的:我怎么能赚到更多钱?

以前没有意识到,这样确实是太苛刻了。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经济学科普书籍,不如说是一本简明经济学史。经济学要从一首歌说起——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汉谟拉比法典》中承认了利息,规定不付利息的人会被债主奴役,法典中部分条文可被视为人类最早的商业法,又过了一千年货币诞生。

到了古希腊时期,诸多思想大拿都为经济学的理论大厦添砖加瓦。随着基督教火遍全欧,教堂附属学校的发展催生了经院哲学和最早的经济学家。甚至史上有名的圣殿骑士团也是一种银行组织,沿途创造了一张覆盖整个欧洲的金融网络,经营外汇交易等银行业务。让人不禁想到,成吉思汗铁蹄踏平东西,虽然杀戮无数,也确实打破了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方便了马队沿途做生意,最低的时候只有三十分之一的税。看来脱脱们和铁木尔们还是很懂经济学的。

近代的标志性事件是1602年东印度公司的成立,随后股票、证券交易所、投资远洋旅行等都变成了现实。(荷兰,不愧是把郁金香炒上天的荷兰。)

那时候欧洲各国虽然纷争不断,但是大家慢慢注意到,老百姓过得好才是硬道理,重商、重农、出海……几百年前的人打起鸡血搞钱的架势,那场面,堪比现在一场又一场把猪都吹上天的大风。时代大潮下,谁都想勇立潮头、站在风口,也不看看自己够不够压秤。要不怎么说,历史是个轮回。

话不多说,是时候懂点经济学了。

比如娃学烦了的时候,可以聊一下边际效应递减。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考到90分,再多付出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考到95,如果第三次付出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也许只能提升两分,这就是边际效应递减。

以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是时候懂点经济学了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