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四季》是一本由[日] 高村光太郎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之四季》读后感(一):一个人在山里住七年,日本桂冠诗人山居笔记
日本桂冠诗人高村光太郎,隐居岩手县山间七年,一个人开垦种植、做饭煮茶,一个人享用。在大雪纷飞的小屋里静坐,也在四季更替里,发现花鸟野兽来来往往的乐趣。
《山之四季》读后感(二):我心里的山之四季
这是一本“小书”,是插花课老师推荐看的,她总是希望我们学员能了解花在大自然中的样子,才能赋予插花生命。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眼前仿佛总是能看见那些山、雪、花草、动物,甚至好像也闻到了马厩的气味,文字虽然平实朴素,但展现的不是字而是一幅画。我不会画画,从小美术课以不及格为主,不好意思的呵呵
《山之四季》读后感(三):天色青且静
每一个隐居山林的文人墨客都是有故事的人。老头子一人独居山中,听风雨鸟鸣,观四季轮回(细致描述的鸟叫虫鸣声,总让我一个恍惚就想起小时候去姥姥家在深山里听见的布谷鸟的叫声),享受自然的馈赠与磨难,却也在新年之夜夙夜未眠反思自己的罪过、回忆往昔的爱人:心中有丘壑亦有悲伤的人绝做不到原始山民那样的“无礼”洒脱。
《山之四季》读后感(四):孤单而不寂寞
诗人、雕刻家战后蛰居岩手县山村的小品文集。
写季候变化、自然气象、雪雾星辰,写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写劳作、饭食、野菜、酒蔬、病痛,写村居人物、风俗、节庆,写诗意、禅意、茶道、花道等。
写出了时光的流逝,写出了宁静、孤独的心境,写出了生命的深味——孤寂中的多彩,微苦中的甘冽,淡然中的浓烈。
《山之四季》读后感(五):你有多久没好好看世间
“晚饭的时候,把八葵放在地炉的金属丝网上稍微烤一会儿,刷上味噌,再蘸点醋、滴上油,然后就着这微苦的味道吃下去…”
读这本书时,仿佛听到风扫过的山间,嘎吱嘎吱的踩雪,闻到潮湿的木香,庆典的喧闹。
只有经历过战争洗礼才有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与敏感。北斗七星从天上垂落下来,夕阳无尽的洒染天空,漫山的花争先恐后的报春。
生命至美。
《山之四季》读后感(六):山之四季
高村光太郎先生用简洁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岩手县生活的日常,一年四季的变化,各种时节活动的交替,以及岩手县那些质朴的村民,虽然他们的土地是不肥沃的,但是他们民风淳朴,善良,非常安静,舒适的乡村,可以让人静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个人之初本善的性格,有种类似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介绍的乡村生活,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习俗文化,可以让人具有一种安静的力量!
《山之四季》读后感(七):山之四季
本文用朴实的话语记录了自己的生活,带我领略了日本的风情,不只是居住的山村那么简单,还有热情质朴的村民,日本特色温泉,新年节日气息,以及农作的一系列描写。最让我享受的是作者对山中四季的介绍。 冬有平日难觅踪迹但在雪地里就暴露无遗的小动物;春有各种可食用蔬果野菜,还有各色各样争奇斗艳的花,连鸟类都分别描写了好多种;秋作为丰收的季节更是让作者用大篇幅写了秋天的风景草木及秋日特色--蘑菇
《山之四季》读后感(八):山之四季
作者是诗人,雕刻家,好像很多文学大家都擅雕刻。为何?是因为文字和雕刻都是针对某一对象精雕细琢?所以是相通的。 文中描述的情景正是我所想,如果有一天能过上一段山间的隐居生活,该是多么美妙。梦想着有一个小屋,春天,在屋的四周种满花花草草,蔬菜水果;夏天,在屋前摆上一桌一椅,一本书,凉爽的山风拂面,专心阅读;秋天,品尝累累硕果,体验收获的喜悦;冬天,屋外皑皑白雪,屋内炉火正旺,邀上知己,促膝而谈。岂不快哉!!
《山之四季》读后感(九):平淡是真
一天时间翻完了高村光太郎的山之四季,除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细心记录,还有孤独常态与平淡是真的感叹,日系小品文读来妥帖又治愈~~~~~~~~~~~~~~~~~~~~~~~~~~~~~~~~~~~~~~~~~~~~~~~~~~~~~~~~~~~~~~~~~~~~~~~~~~~~~~~~~~~~~~~~~~~~~~~~~~~~~~~~~~~~~~~~~~~~~~~~~~~~~~~~~~~~~~~~~~~~~~~~~~~~~
《山之四季》读后感(十):索然无味的《山之四季》
看了,不知是作者水平还是译者水平问题。文字过于苍白。内容平淡无奇,平铺直叙,简至象记流水帐。
书籍的装帧设计不错,小巧精致,适合旅行阅读。
无话可说了,还要写满140个字。应该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才对嘛。
瞧,这天气有点热,不知明天如何?
还没到140个字吗?换了古人够呛。要写五首七绝或七首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