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是一本由殷海光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精选点评:
●这才该是青少年必读的书啊。
●比较清楚的说明了逻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不过,觉得对话式书写并非必要,知识点的引出不用对话直接提出问题也完全可以还不啰嗦。另外,夹带私货过多,有的偏离了逻辑。
●后100页是怎样辨别是非,没有逻辑新引那么有趣
●逻辑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学问 该读的书不可少读一本,不必读的书何必去理会
●作者採用對話體的方式,便於暫時離開主題,穿插別的話題,以借此發表他個人對時局、政治、文化等問題的評論。
●之前买过国外的一本逻辑书,根本看不进去,这本强推果然有道理,但是看完了离真正理解并且实际运用还有很大距离,需要再三复习总结。
●有删减,斯大林那段被删掉了
●逻辑久被这个国度驱逐。
●前半部分逻辑新引头脑风暴,后半部分辨别是非醍醐灌顶
●用来入门非常棒。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读后感(一):如何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我们没有足够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和信息的时候,对官方的信息先选择相信直到被证伪,对非官方的信息先选择不相信直到被证实!逻辑学就是教我们怎样从纷杂的信息中找出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升个人的逻辑能力也就是提升个人的认知能力,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遇事不再人云亦云,左右摇摆。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读后感(二):一切痛苦之根源在于逻辑的缺乏
完全赞同楼上“逻辑学是最治愈的科学”的说话,我大概2016年的时候就有类似的感想,没想到在这里找到共鸣了。
逻辑是客观规律,不因个人出身、背景、环境、经验、道德、情绪变化而不同,是“唯一不
变的是变化”一般的永恒存在。
不痛苦的能力=看清本质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不依赖出身、经验、道德、情绪的客观规律”的掌握能力。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读后感(三):《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简体版本盘点(附《逻辑新引》简体版补删)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原为两本书,上海三联版开此二书合刊之滥觞。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9.1殷海光 / 2004 / 上海三联书店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9.1殷海光 / 2018 / 四川人民出版社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目前无人评价殷海光 / 2020 / 应急管理出版社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8.7殷海光 / 2020 / 读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以上三本,内容完全相同,但四川人民版声明由殷海光基金会授权,保留台大版“原编注”,后面两本,内容同四川人民版完全相同,字句删改处理也同四川人民版,保留台大版“原编注”,但出版时间是在殷氏著作公版以后,是否取得台大授权使用“原编注”不得而知。
四川人民版《逻辑新引》仅删改一处,原书中提及“xxx死了,那么我吃下这顶呢帽”云云,xxx原为一苏联人名。而《怎样判别是非》删节则比上海三联版多,具体位置参见该书条目之下的讨论。
殷海光文集(全四册)8.7殷海光 / 2001 / 湖北人民出版社另外,《怎样判别是非》收录在2009年修订版《殷海光文集》卷四中,全文未见删改符号[……],但实际上在某处诸多人名并列时,似乎是有“吴三桂”处,于“吴三桂”后删除一苏联人名。
逻辑新引评价人数不足殷海光 / 2020 / 云南人民出版社《逻辑新引》此书实无必要购买台大版,台大版虽全,而校订不精。坊间所售简体版仅缺一人名,同一位置出现三次,凡九字,对照网上电子版即可补齐,岂不美哉?何必花三倍(甚至更多倍)的价格去购买校订不精的台大版呢?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读后感(四):殷海光作品大陆出版书目及删节处理
迄今为止,大陆出版的殷海光先生作品书目如下:
单行本三种
《中国文化的展望》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丛书两种
“殷海光作品系列”(共五册):
《中国文化的展望》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思想与方法:殷海光选集》 《殷海光书信集》 《殷海光学记》
《殷海光文集》(共四册):
《殷海光文集•第一卷 政论篇》 《殷海光文集•第二卷 哲学篇》 《殷海光文集•第三卷 文化篇》 《殷海光文集•第四卷 书信与随笔篇》
这本殷先生晚年最重要的著作,目前在大陆有5个版本(算上《殷海光文集•第三卷 文化篇》,它相当于《中国文化的展望》的选编本)。
1.
中国文化的展望评价人数不足殷海光 / 88 / 中国和平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属“台港学者文化研究丛书”。原著共十五章,此版本收十四章,缺少第十三章《世界的风暴》,直接将原著的第十四章、十五章改序为第十三章、十四章,没有任何删节标注。
2.
中国文化的展望8.8殷海光 / 2002 /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殷海光作品系列”之一(先出版《中国文化的展望》,反响很好,后决定出版系列作品)。书中目录列有“第十三章 世界的风暴(存目)”,即只在目录中保留篇章名,而正文无一字内容。
书前的《出版说明》值得一看,它首先介绍了殷海光先生的生平、学术思想,高度肯定了殷先生的学术成就在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但其后有这样一段含批判意味的话:
紧接其后,编者笔锋又一转,称殷先生的学术思想成果是“人类的真智慧”,可见内心之曲折。
所以,三联这一版不仅做了删减,而且有明确“表态”。而从出版说明中,我们又知道,除了第十三章仅存目以外,书中应该还有其他删节处,但具体是删了哪些章节,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笔者也尚未考证。
3.
中国文化的展望8.3殷海光 / 2011 / 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2011年,属“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此版本对第十三章《世界的风暴》的处理同上海三联版,只有“存目”。没有其他删节说明。
4.
中国文化的展望8.4殷海光 / 2016 / 中华书局中华书局,2016年。此版本沿用了上海三联2002年版的《出版说明》(不知版权如何处理),依然保留了那段“批判”殷先生著作中一些“不正确”观点的文字。对第十三章《世界的风暴》的处理,同样是“存目”,且没有其他删节说明。
5.《殷海光文集•第三卷 文化篇》,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相当于《中国文化的展望》的选编本,且算一种。此书是从《中国文化的展望》原著十五章中选编了九章,未收入的六章分别是《***模型的世界观》《一个长久的争论》《自由主义的趋向》《西化的主张》《民主与自由》《世界的风暴》。
共有3个版本。
1.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8.4殷海光 林毓生 / 1994 / 上海远东出版社属“学术集林丛书”。
2.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8.9殷海光 林毓生 / 2008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重校增补本,出版方:三辉图书。
3.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8.8殷海光 林毓生 / 2016 / 三辉图书 / 中央编译出版社重校增补本,再版,出版方:三辉图书。 目前还无法了解这三个版本是否有删节,书中没有删节标注。
上海三联书店,2002—2005年,共五册:
中国文化的展望8.8殷海光 / 2002 / 上海三联书店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9.1殷海光 / 2004 / 上海三联书店思想与方法8.7殷海光 / 2004 / 上海三联书店殷海光书信集8.3殷海光 / 2005 /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殷海光学记7.9殷夏君璐 / 2004 / 上海三联书店(《殷海光学记》是殷海光先生亲友、学生撰写的纪念文集,非殷海光本人专著)
该丛书的出版说明中,再次强调: 殷海光反对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有严重的误解,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采取了偏激的立场,对此我们是不能同意的,因而丛书出版时,我们对这些内容作了删削。尽管如此,其著述中仍可能存在一些不妥的叙述,希望广大读者能以批判的眼光、独立思考的态度阅读。 可见,这套丛书都遵循了上述删削原则。但正文中没有做任何删节标注。
《殷海光文集•第一卷 政论篇》 《殷海光文集•第二卷 哲学篇》 《殷海光文集•第三卷 文化篇》 《殷海光文集•第四卷 书信与随笔篇》
(2009年,这套书修订再版)
文集由主编张斌峰先生亲自选编、整理和勘校,并写了长达十二页的编序,详细引介了殷先生其人其事、学术成就与精神遗产,没有一句意识形态上“指摘”。但即便如此,文集还是有所删节。在书前的《凡例》中提到:“原文中个别删节处用方括号加省略号(即[……])表示。”这可以说是最明确、最负责、最大程度争取到的删节标注了。
在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之后,过了14年,殷先生这本逻辑学入门读物又一次出版了。这本书是在对应的章节末尾,标出“此章略有删节”的字样,共有三处标注。
殷海光先生著作简体版的出版书目,差不多就是这些。这里主要关注的是对删节的处理。如果想了解书中具体少了什么,只能自行对照繁体版了。 为什么要整理出这么个东西呢,似乎也没什么用,可能就是心疼那些如殷先生这样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