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别的神》是一本由央珍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18-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性别的神》精选点评:
●西藏女神笔下的真实西藏,珍藏
●这本书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西藏,和之前看《藏地密码》有很大的不同,但结尾有点儿过于仓促了。文中有个点我很感兴趣,就是“吸魂袋”,各人表现的无以伦比畏惧,大奶妈还说:“女人不能沾手,会把魂给吸去。”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在各个宗教里,都有那么一两样是众所周知应该避讳的东西。这是我这样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觉得极其不可思议的!
●第一次读有关藏区的故事。很新奇。但是读起来也有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就是觉得该展开的好像戛然而止。很多描述过于碎片化。通篇的亲情都那么功利,感受不到纯粹的温暖。央吉卓玛最初因为厄运不被爱,心底里反而酿出爱人,众生平等的信条,从佛教到党,在追寻生命的意义。也行现在不觉得,但是革命摧毁的等级制度,确实不是停留在课本里的一句话,在更偏远的藏区,显得更为激烈。上层社会逃亡印度,而底层张开胸怀拥抱。
●题材优势。说西藏版红楼梦就过了。
●央吉卓玛 加油!当不幸总是在女性身上发生时,读者除了捐一把热泪之余,是不是痛思造成这种不平等的原因,并拯救之!
●后三分之一急转直下,简直不像一个人写出来的。不过可以借这本书一窥西藏的风土人情。
●她已经被逼退至寺庙,小尼姑不知如何是好。佛门既非清净,也非不清净,她终于发现神庙原来建在尘世。
●西藏,总是给我们以神秘,总是令我们向往。有关西藏的文学作品让我们了解西藏一个窗口,我们在这个窗口里看到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信仰。也因为这部作品,拉近了我们与西藏的距离,让它不再遥不可及,让我们知道,在那里生活着一群与我们相同的人,他们同样会生气愤怒、有喜怒哀乐、有梦想追求。
●前半段是西藏社会文化政治家庭两性阶级僧俗风情画卷,后半段急转直下简单处之。小女孩的视角既讨巧又受限。后半段对于她的成长把握得很弱、仓促。对于宗教的理解和神性的展现更受限……然而只有前半段的精彩呈现,已很可贵。致敬女作家央珍。
●有一种感觉,在中国旅行,不到西藏是一种缺憾,而去西藏,不读不知道央珍绝对是一种遗憾。无性别的神刚一出版,就在文学圈爆棚,必看!
《无性别的神》读后感(一):寻找灵魂的本心
在阅读中曾多次置身于其中,感受西藏奴隶制末期的世态、风土人情。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中,主人公央吉卓玛跌宕起伏的青春显得如此饱满而又无常。虽然有些遗憾书的结尾在好像预示着央吉走向共产主义思潮时就戛然而止了,也不知道她的后半生归宿是否还是在圣湖所观照的佛境,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正如小说的名字一样“无性别的神”,超越世俗的分辨,在虚空藏中寻找真正的自我和本心。
《无性别的神》读后感(二):西藏故事
西藏,一个在诸多文字中流传的可以净化心灵的地方,我想这得益于西藏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稀少的人口。因为绝少有人为的破坏,所以我们能看到的仍然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加上地域的原因和不算好的生存条件,这里的人们拥有坚实的信仰,这也是为什么旅人们把西藏称为圣地的原因。这一切其实和西藏的传统是分不开的,因为生存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得不从宗教中寻求慰藉。也才有了作家央珍笔下的这本《无性别的神》。
《无性别的神》在内容提要里被称之为“西藏的红楼梦”,很多人说是过誉了。其实吧,这要分怎么看,要说从文字的组织架构、气势和文字包容度来说,的确相差甚远。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可以说真实的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并且将这些人情世故汇入到小说情节中确实开一代之先河。但是从反映内容上来讲二者差距并不大,《无性别的神》也真实的反应了旧时代西藏人民和僧侣的生活状态,而且行文的手法也和《红楼梦》类似,从这方面看,称《无性别的神》是西藏的《红楼梦》并不过分。对于我们这些对于西藏仅仅是从各类文字中了解到西藏只鳞片爪的人来说,本书可以让我们对于西藏的文化形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这本书有一个令人遗憾的地方,开篇非常令人惊艳,写作内容也很详实,但是文章的收尾过于的草率,让人无法相信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开放式的结局的确可以让人联想,但是这个结局缺乏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是本书最令人惋惜的地方。
整本书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藏。第一个方面是生活,男尊女卑的制度、贫苦的农奴、贵族阶层的腐烂、思想的僵化、阶级的对立、新的科学思想在旧宗教思想的因为下屈服、善良得不到伸张等等旧西藏的种种症结都在其中描绘,整体有一种压抑的感觉,但是塑造的央吉卓玛非常差成功,给人以希望,希望有一束光可以穿透乌云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宗教信仰。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对于宗教,一直以来都是当做一种哲学,保持中立态度的。但在这本书里,宗教的除了信仰和威严意外也让我感受到了一丝温馨。在央吉这个女孩身上,庙堂反而给了她比家更多的温暖,还有一份温暖就是她的奶妈给她的。
(题外话:作者央珍说书名“无性别的神”是给读者一个模糊的概念,其中的含义需要自己品。我也来说一下我的看法。读完本书后,我觉得所谓的神就是那些给予爱和信仰的人或者一切事物)
《无性别的神》读后感(三):写出西藏人复杂而独特的心灵
1.总体感觉:很纯净,一种冷静,一种圣洁,一种不动声色,一种神秘。在感觉上和阿来的《尘埃落定》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猜部分原因是因为都是在讲述西藏同一个时段的历史。
3.从民俗、社会变迁的角度看,这部小说遍及西藏的各个地域,日喀则,拉萨,林芝,印度,它会让你燃烧起一种对西藏的向往,带着特殊的民族风情。
5.从叙事的角度来看,通篇都是从一个小女孩成长的单向视角来展开。虽然是单向,但是却很新颖,也很完整,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女孩。在她看似天真的想法里,对很多成年人习以为然的东西进行了别样的思考。
6.从哲学的角度看,小女孩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师傅。他给小卓玛讲了很多佛法,这些佛法给了卓玛以灵感,也会给我们的。虽然是佛法,但更是人生的钻研之路。
7.从人性的角度,卓玛有着1纯然的善,但是这种善无法抵挡住那么多的恶。在整部小说里面有很多的恶人,也有很多的善人,在这种人性的交锋中,小说充满了非常多的变化,对财富的渴望,对功名的渴望,对肉体额渴望。这些人性的深处充分提升了小说的境界,它促进了我们对一百年前陌生人的了解。他们也有欲望,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也会有很多的恐惧,他们的内心兼职害怕极了。人性没有止境,这部小说写出了一种感觉。
8.从女权的角度看,小说当中有很多很多的女性角色,她们没有一个有很好的遭遇。因为在拉萨的规章制度里面,女性天然就是受歧视的。我不愿意把卓玛说成是一个抗争者,我愿意把她看成一个天真者。她的天真即是对这种不合理的陈规额最好驳斥。女性没有文化,不被接受教育。尤其是寺里的尼姑,人都是有欲望的。姐姐的突然出嫁,母亲的焦虑与冷酷,奶妈最后的悲惨待遇,甚至连最后的卓玛都离开了家庭。在这片女性的炼狱中,原先的女仆拉姆率先走了出来,这是十分具有象征意义的。从小说的一开始,卓玛就必须是一个悲剧的角色。央珍将小说题名为《无性别的神》,我想里面是带着女性张扬在里面的。女性也可以成为神,女性的地位必须崛起。
9.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很有意思,央珍的文笔很细腻,不张扬,很冷静,很巧妙。例如讲到去街上买东西?商户说听说你府上的儿子和管家长得很像?讲到早晨卓玛和小姨去见妈妈?赌注了不让进,于是问了句:是管家在里面吗?在卓玛当尼姑后,有一段去山上采药的场景,在这里讲到一位药师和尼姑的相遇,脉脉含情,流淌而来。真是美好极了。
央珍说:西藏的美与丑不在那块土地上,而在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们的心灵里。西藏作家的任务就是写出西藏人复杂而独特的心灵,写出他们在不同时代的彷徨和犹疑、痛苦和欣喜,而不是把他们简单化和标签化。 我很高兴,她写出来了,她创造了非常多独特的人。
《无性别的神》读后感(四):无性别的神,有感
作者央珍在《我的大学》里写到: 整个中文系藏族学生只有我一个……别的院校的学生或校外的人,当知道我是藏族时,常常会投来猎奇的眼光,然后摇头说我“不像藏族”,和电影《农奴》中的人不一样。接着会问许多让我哭笑不得的古怪的问题,仿佛我来自另一个星球,人们对它基本上一无所知。 回到书中,我们看看那个年代的西藏,拉萨。 央吉卓玛是德康家的二小姐,因为她一出生德康老爷的四品官位就丢了,所以一直被称为“没有福气的人”“不吉利的人”,或许真的是这样。央吉父亲在她从庄子回来后去世,随后母亲入赘了继父,家里财政窘迫,从大宅子换成了小房子,不能做新衣服,典当首饰。没过多久,央吉就被送到了帕鲁庄园。 在帕鲁庄园的前四个月应该是央吉最快乐的四个月了,与帕鲁庄园老爷的相处,让央吉再次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可是或许她真的是没有福气的人,帕鲁老爷离世了,但僧人说帕鲁老爷这是多活了4个月,是因为一个小女孩,或许央吉的福气都给了身边的人。 在帕鲁老爷离世后,央吉被新的老爷嫌弃,逃离帕鲁庄园,最后几经周折回到家中,但是她却发现她真正喜欢的还是无拘无束的草原,可以放肆的嬉戏玩耍。安稳的日子没有过多久,母亲就与她商量出家的事宜,或许她本来也知道出家的真正原因但是她甘愿沉迷在亲情的谎言中。直到这个谎言被奶妈的女儿无情的戳破后。有人说作者是通过央吉颠沛流离的生活,在书中写了西藏的葬礼,出家礼,出嫁礼和本土西藏的习俗,低调不炫耀的介绍了西藏 本书的名称叫《无性别的神》“无性别”是主人公对性别的反抗,在央吉出家之前所在的世界里,他是女孩子是“不吉利的人”,弟弟是有福气的人,堂哥可以随意玩弄佣人,一个家里不能没有老爷 “神”代表着大自然,大自然在西藏人眼里具有神性,所以其实在文中我们会对央吉卓玛出家甚至剃光头感到讶异,但是对于西藏人的“敬畏之心”,作者也在书末尾自述关于书名“无性别的神”,并非自己母语的汉语,五字所产生的一种模糊欣赏,总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动听。作者认为她只是想表达自己对自然和随意的追求,对生命无常的认同。
“无性别的神”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读完书几天之后突然明白,这无性别的神是西藏人对自然的信仰,对佛的信仰,是藏文化的信仰,是永存与西藏人心中的信仰。无性别的神8.0央珍 / 2018 / 浙江文艺出版社
《无性别的神》读后感(五):只写给自己看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