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是一本由原著(清)曹雪芹 / 整理 何莉莉 / 整理 王晓丰著作,线装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1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精选点评:
●三星不能再多了。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28回,却暗合了多少前文伏笔,非原作者不能兼顾。然而文笔极差,勉强称得上流畅。看下去我是信这是曹公原意,却非原笔。
●不敢妄断
●所有暗线全部合拢,居然能应对前八十回的诗文,忽略文笔烂,贴近真结局。
●我可,去***吧
●贾蓉和贾蔷合起来就是“戎羌”了,很明显在隐喻同为少数民族的清政府了,在此原因下《红楼梦》被封也就显得十分合理了,以至于完全没有流传下来。 包括末回的警幻情榜等诸多情节也是符合近代红学家的研究成果的。 对所有人物的塑造也是合理的,毕竟一本小说也不能全是清明太平,总是要有点污浊不堪吧。 史湘云同贾宝玉共度余生,薛宝钗勾引贾雨村并约炮,鸳鸯为内鬼,林黛玉和小红守卫贾家,就连神秘失踪的茜雪最后都有了一番大作为。 总之我承认本书文笔不好,未经润色,畸笏叟的评语也不甚到位,但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性和背后所具有的研究性。
●不圆满,但释怀
●我相信,自从看了这个结局,红楼梦带给我的震撼比从前大
●我相信这就是真本,不过是“增删五次,批阅十载”之前的古早本。那些说今人续写的,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只有这一本把前面所有伏笔全照顾到了呢?
●十多年前天涯看过连载,泡面的视频也看过,但还是坚持给一分。 其实这个假如编的话是可以编得出来的,我见过更多离奇的编法。糟糕的文笔把人物给编坏了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红楼梦前八十回揭示在清初贵族就可以把玩泰国茶叶法国玻璃玩具俄罗斯大毛衣波斯地毯外国时钟等。 而别说清初,就说49后底层的百姓估计也没摸过听过这些,感觉阶级呀都不让文明下沉。就好像我上个月看了加拿大豪车炸街,而这辈子不知道能不能存够豪车的一个轮胎钱一样。并非嫉妒,只是说明东宫娘娘烙大饼的阶级差导致的没法言说的差异才能证明是否为真本,而不是靠离奇取胜。 推荐张爱玲的红楼梦魇
●108回完整本的后28回,不但是石头记第一稿,而是何莉莉补出了闹学和天香楼等前80删去的内容,和大量批语。此生得见红楼梦已完,人生无憾。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读后感(一):这个应该就是真本
真本无疑,前面所有的情节伏笔和人物设定,后面28回一切全都对得上,所有的坑都能填平。。这个已经超出了所有古本脂批和所有探轶成果。。并且整个架构和人物结局,以及后面情节之奇巧,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个只能是作者本人才能构思出来。。并且作者只能是明朝亡国时期的人才能有此构思。。绝非后人续作,更不可能为当代伪作。。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读后感(二):最近中了癸酉本的毒。
秦可卿,茜雪等似乎只有这个本子才解释得通,红楼梦前八十回很多扑朔迷离,含而不漏的地方很明显是删改了,哪有重要线索整本书都不交代清楚的,而且很多戏份少的小人物的结局都有所交代,还没有哪一部续书可以做到。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存疑,比如鸳鸯叛变,妙玉黛玉正副的问题,薛宝钗的前面写螃蟹诗后来嫁贾雨村不是前后矛盾?那么多年来主流红学一直在把我们往闺阁情,家族史,封建压迫,个人自由上引,有些时候是近代到当代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的需要,突然有一个结局给了完全颠覆的主题思路当然很多人接受不了。尤其是我们都以为一个个女性角色是被压迫的,受制的,凄凄惨惨,被动无为的,吴氏里面突然一个个agency那么强,个个简直有扭转时局之能力。最后想说易代史未必比家族闺阁个人那点事格局低,如果原本文笔给力,完全可以是一个宏大的,时代的和永恒的悲剧,以及叩问加反思中国封建历史制度和人性的,哲学的深度作品。加上人物表为家族个体,实为历史映射,可以有两层解读也未可知。现在这个版本的文笔烂成这样里面的很多历史议论都已经够惊人加超前了,如果原本是文人所写,相信会有更精彩的论述。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读后感(三):不管这个结局是不是真的,我都不接受
女王泡面过来的。特意找到了这个版本的红楼梦看了下。
细节的话,我文化浅,并没有剖析那么多。但是人物性格全部转变我还真的是接受不了。就比如说贾宝玉给妙玉写小情书并同意纳黛玉为妾并觉得妙玉比黛玉好的时候。看,光是看这一个情节我都觉得我能被气的咳出一口老血来。
八十回后基本上都是打打杀杀,阴阴森森,昏天黑地没有一点趣味只能让人看一回喊一回卧槽。并且林黛玉开始往功利向发展并且劝宝玉考试,宝玉确实也去考试了但是由于不会写八股文没考上。而且林妹妹的语言风格,我的天,真的能让我想到贾政!没错是贾政!
丫鬟婆子走的走反的反,虽然前面有伏笔说贾家灭亡是因为内乱吧,但是儿子杀老子,舅舅卖外甥女~我真的是~啊罢了罢了
没有一点可爱的东西,倒一个个面目可憎!
不要管情节不要管伏笔,也不要那样残酷和狗血。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读后感(四):假作真时真亦假
此本“癸酉本”,读之,与伏笔、脂批相合之处竟不少。然若以为原本,乖谬之处,略谈几点:
1.文字。虽为“过录”本,而文字风格实在不堪,尤以诗词为甚,若说是抄者之过,则少年学生抄书也不至于抄成如此之貌;若说是“凭记忆所写”,既然都能写得如此具体了,却还是有阙漏的文字,何不凭记忆补足?
2.情节。可谓“急转直下”,有人说是正照风月鉴,然而故事情节本身不是能够被腰斩的两面,所谓正反照,当是指视角而言。而此本的大多数情节,由剧变而至于牵强。如重要人物的死亡竟是被鬼魂索命(王夫人),许多人物虽有明确结局却也只在突如其来的情节中被一笔带过。故事确实体现了与伏笔的精确对应,却又仅仅是生硬的对应(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便一定是前者吊于林中,后者埋于雪地?),情节本身似是为谶而写,更是毫无可读性。同时,一个回目挤进太多情节,仓促而缺乏节奏感。
3.人物性格。主要人物性情大变,如宝玉的轻易变心(经过一番思量竟觉得妙玉胜于黛玉,甚至要主动修书去讨好),黛玉轻易改变思想与性格,前后文完全失去联系,实目不忍视。
4.笔法。虚实互映的笔法难以再见到,而具体的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北敌入侵、海盗猖獗),“真事隐去”的苦心荡然无存。
分析:此本既不是原本,则或是八十回本的粗糙续作,或是完整本的同人改写,或是与八十回本同样改写自同一底本的作品。若为后两种可能,则反衬出“增删五次”的八十回本作者的语言功力。推测此作者为自身的特殊目的而重新安排了后期情节,之所以与伏笔和脂批有众多对应,正是有底本的基本情节对照,或者直接利用脂批改编创作。若依此论,倒也可由此本之改编而窥见原本情节之脉络(私以为尤以贾府衰亡之速、悲喜交集之处可一窥原本之貌),但绝不可认真。其实红楼之结局,读者以其伏笔、批注也可大略想见,自然不似百二十回本之不痛不痒,然亦必不及此本之惨象环生,更不应以如此不堪之貌行于世。
叹:误人子弟之书,而好事者誉之,实非红楼可有之面目。有云观此书而释怀者,在下苦笑一声,实是:到底意难平。
(原文发于笔记栏,有改动)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读后感(五):所谓吴氏石头记(癸酉本)是假的,不是古本真本原本,是鬼本!
本人认为这个所谓的吴氏石头记(癸酉本)是假的,不是古本,不是真本、不是原本。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它是真的。希望初读《红楼梦》的朋友们不要被误导!
它的存在,和现代的后人的个人续书,没有什么两样。
姓赵男子(化名为何莉莉的发布者)承认批语造假,所以批语中的吴梅村、癸酉都是假的!所以叫吴氏石头记、癸酉本都不对!可以用谐音,叫鬼有本,简称鬼本。
鬼本只是为了迎合明朝灭亡的故事,只是符合一部分伏笔,还有很多伏笔都不符合。而且它不符合人物性格,不符合逻辑的地方很多很多!
鬼本团伙对来源支支吾吾、遮遮掩掩,说法互相矛盾,首先态度就有问题。
鬼本试图冒充真本,造假及涉嫌造假批语,冒充脂批,鬼本试图篡改《红楼梦》前八十回正文,别有用心,读者们一定要警惕!
网上有电子版,可以阅读。各位朋友可以阅读以下文章:
《关于“吴氏石头记”的几点声明》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09497379442679
《“吴氏石头记”的倒塌》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351003074211973951750962
《毁三观的“吴氏石头记”》
https://mp.weixin.qq.com/s/sGD141KlBoLNh9xn6gM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