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给想成为医生的你(14岁懂社会系列)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2-23 01:48: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给想成为医生的你(14岁懂社会系列)读后感100字

  《给想成为医生的你(14岁懂社会系列)》是一本由[日] 须磨久善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1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想成为医生的你(14岁懂社会系列)》精选点评:

  ●让优秀的职业人士来写职业介绍的书,不仅站得更高,视野开阔,而且告诉了小朋友,他为什么优秀。

  ●【2020001】蛮厉害的,有专业有人情,还可以听到来自心脏外科医疗最前线的隆隆炮声,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怕是极有“杀伤力”的。觉不觉得作者的名字就给人一种妙手仁心的印象……

  ●咦,这书怎么突然冒出了条目……

  ●现在的小朋友好幸福啊,有十四岁系列可以读。如果我十几岁的时候读到这本书,哪怕不去当医生,也会多考虑一下以后要选什么职业。

  ●全程感叹优秀的编辑力

  ●Very inspiring. 面对职业选择大多数人都很困惑,有这样明确的目标也是很幸福啊!

  ●有时候会想现在真的还有立志当医生的孩子吗?在如此功利的教育环境下。或许是我太悲观了。也曾感叹人类就是如此神奇,总有一定比例的人为了救死扶伤而生。说的是医生,实际却是在说热爱,说善良,说理想,说幸福,说“心中的原点”。我向来不敢想象自己当医生,看个实习医生格蕾都哭得要死,见不得血肉模糊,更见不得生离死别,但我敬佩这份职业,和作者的医者仁心。

  ●想起最近的新闻,真心痛。医生职业本身就是逆天而行,哪晓得总有“听天由命”的蠢货在扯后腿。

  ●医生的责任感;团队的协作;以及不断探索。

  ●产生职业选择的原点,确立自我,然后帅气地生活是所有职业通用的。医生的经历很积极有趣。

  《给想成为医生的你(14岁懂社会系列)》读后感(一):P23-26 外科医生是运动员

  运动员必须具备三大要素:想象力、判断力、技术。

  事先预想各种各样的情况,把成功的形象牢牢立在脑海中,将这一过程重复描绘无数次,这就是想象力训练。

  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在手术前考虑到一切负面情况,并事先想好所有的解决策略。需要把对策预放入自己心中的抽屉。在实际的手术现场,根据遭遇的状况,从抽屉里取出相应的对策,才能正确而迅速地处理。

  《给想成为医生的你(14岁懂社会系列)》读后感(二):P52 如何发展能力

  人的能力是没有界限的。成长之所以停止,是因为失去了进取心,觉得“现状挺好的”。如果时常保持哪怕很小的进取心,人都可以一直成长。

  没有进取心的人,懒懒散散,认为“已经不错”的人,没有教导的价值。不努力磨练技术的人,说出“我来做这个手术”的时候也很所以。领导固然可以回绝说“你做不了这个”,但在积累了某种程度的经验之后,这种人有了自己的团队,便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失误。作为外科医生,能够客观看待自身,知道自己能力的极限,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给想成为医生的你(14岁懂社会系列)》读后感(三):给成为医生的我

  作为一个28岁的成年人,还在看14岁青少年的书,其实我一点儿都没愧疚。

  如果14年前看了这本书,我还会选择当医生嘛?我想,也许还是会的。因为每个想成为医生的人的初心就是帮助他人,救死扶伤,实现自我价值。不一样的,也许可能会关注到更多书里提到的医生需要拥有的品质,当然也可能太年轻,对这些内容理解的并不会很透彻。但是真的当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这些内容,可能我又会是不一样的我了。

  其实书中讲到的3C原则:clean, clear, creative,对我还是很有启发的,如何简化医学专业术语让病人,用他们可以理解的内容和患者解释(文中也提到了训练的方法) ,以及通过思考,带着批判性眼光去发现临床问题,然后去想象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且想到每一种可能。当然这些都基于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不断更新的最新医学前沿信息的储备。

  之前是处于领先地位,得到了pass,刚刚和大家站在起跑线上,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发现自己似乎已经落后于他人了。沉寂了很久,满足于现状,碌碌无为,可能就是忘了当年自己选择从医的原点,看了这本书倒好像是给了自己鞭策。

  还是那句话: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给想成为医生的你(14岁懂社会系列)》读后感(四):日本外科医生的自我突破与自我实现

  小小一本册子,内容十分丰富,有管理学领导力,有心灵鸡汤,也有自己的成长心路历程。

  印象深刻的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作者提到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从早期的使用腿部静脉(大隐静脉)会受损阻塞,到美国医生使用胸部动脉(胸廓内动脉) 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因为动脉比静脉承压力更强,到作者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使用胃网膜右动脉旁路手术。作者还详细了记录自己的感受,从紧张不安到战胜自己,走向成功。觉得特别了不起啊。日本的医患关系感觉比***和谐多了,病人会说“我们相信您,请吧”这样的话。

  第二部分是讲到巴提斯塔手术,切除一部分左心室后再缝合,缩小左心室解决扩张型心肌病,作为心脏移植手术的替代方案,因为供体实在太少了。作者在尝试了第一例之后,患者因为其他并发症去世了,患者妻子还特地写信给作者:不必为此感到挫败,无论如何,绝不要因为这次事件而放弃巴提斯塔手术,请继续下去。作者深深受到了鼓舞,这一段也感动的我稀里哗啦,

  第三部分是作者主张搞开放日,向中小学生提供机会来医院参观体验当医生的真实感受,又是一个good idea,特别认同作者提到的,按照父母吩咐成为医生,和自己选择成为医生的不同,“在真正成为医生后,这两种情况会带给他完全不同的坚强。碰壁的时候、受挫的时候,前者大概就无法继续坚持下去了。就算坚持,心中也不会生出可以支撑他人生的乐趣了。”

  这本写得是不错,但是我觉得吧,中国14岁少年在决定要不要做医生之前,除了这本,最好还是再多看看中国医生写的书,更全面的认清中国社会现实。

  《给想成为医生的你(14岁懂社会系列)》读后感(五):须磨也太亚撒西了吧。

  之前看昆虫那本的感受是深深为海野的温柔和细腻感动,看这本是彻底的震撼,读到须磨在日本境内迁用巴提斯塔手术的那一段,整个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直接看到哭起来。

  事实上刚开始看的时候心里一直挑三拣四吐槽。

  “太使劲了”

  “超怕这种人的”

  “ego很肥吧”

  觉得须磨是那种冷冰冰的、小组活动里绝不划水、会给我这种人带来超大压力的人。玩世不恭是懦弱者对世界最后的精神攻击,所以认真的人真让我害怕。这种家伙,强到仿佛和我物种有壁啊,在他们面前感觉自己的浅薄马上被一览无遗。

  我甚至想过“希望世界上少一点这种超人吧”。相比之下,海野先生真是让本废物想靠近贴贴的随和啊。(乱比较别人是不好的喔)

  但是越读越觉得,他真的好厉害啊。太帅气了。须磨的强大像太阳一样,不讲道理,只是自己的存在就浓烈到可以刺穿黑暗了。他甚至能理解人们的懦弱,所以才说得出“轻易的否定自我,毫无意义的抬高他人。则只是卑微。这么做的目的,只为在出错时,谁也不会责怪自己。是明哲保身之举。简而言之,这是在推诿自己的责任。”

  他不是那种完全不懂大家在惶恐焦虑什么的天然超人,而是也惶恐又焦虑,却克服了自己的惶恐焦虑的真正的强者。(当然,能克服也是有天赋的啦)

  须磨也有被压垮的时候。他亲自引进并主刀了日本第一例巴提斯塔,这是前无古人的勇气之举。电视台甚至全程直播这一手术,全世界都对此保持密切关注,他要对全世界证明自己的选择,并承担所有的责任。术后,患者却因为肺炎去世。他说“我丧失了那之后几个月的记忆”。这是因为压力过大所导致的。

  我在这一段简直哭得无以复加啊。

  所以大神也有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脆弱的时刻。大家都是人。

  “下决心掉进地狱,咬紧牙关,忍受自己的渺小、愚蠢、悲惨,并且从那里爬上来。将之作为自己的养料,遭遇真正的困难,从那里重新站起来,成为了出色的人。”

  须磨说,想要变成帅气的人,就要去找到自我。为了找到自我,就要不停地向自己提问。他说完特地叮嘱:对自己提问,和自陷囹圄的发牢骚是不一样的。那只是在抱怨而已。

  我读完终于get到了须磨和海野截然不同却又殊途同归的温柔。更不留情面,更迫切,更“wdnmd,给我支棱起来啊!”的那种。

  “我不希望你满足于简单的倾诉,被那种快感吞噬。这只是单纯逃避向自己提问的痛苦。”

  好的,好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给想成为医生的你(14岁懂社会系列)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