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雨林世界》》是一本由IVLC造景大赛组委会著作,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方寸之间,雨林世界》》读后感(一):《方寸之间,雨林世界》零基础也能学会的雨林缸造景
雨林缸,将原始雨林景观微缩于方寸之间,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大自然爱好者们走进“雨林”的世界,感受着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 方寸之间的雨林缸景观中,展现出“茂密”的丛林,苔藓蔓延在时隐时现的山、石、树木之间,将雨林世界带进家的某个角落,每一个场景,主人都赋予了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寸之间,雨林世界,我的第一本雨林缸造景书》是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书。该书2020年9月出版,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广大雨林缸爱好者的高度好评。书中满满的雨林缸造景干货技巧,对新手来说非常实用,资深爱好者也可以在书中获奖作品的解析中,获取灵感。 这本书不是某一个人的作品,它是由IVEC造景大赛组委会成员共同编著而成,凝聚了整个团队的力量。 雨林缸造景爱好者对IVEC造景大赛应该不会陌生,IVEC是international vivrium layout contest的简称,中文翻译为“世界生态缸造景大赛”,官方微博现在已经拥有近5万粉丝。2017年,IVEC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生态缸造景大赛”,至今已经举办三届了。参赛作品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雨林缸爱好者,包括印尼、意大利、瑞典等等,2017年8月份的时候,在一个亚洲宠物展上的雨林缸还登上中国CCTV,吸引了与多人的目光。 现在,IVEC造景大赛组委会将近年来全世界的雨林缸造景爱好者在雨林缸造景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走过的弯路,以及踩过的坑,一一总结之后,把最实用,最有效的造景方法分享给大家。书中还穿插了精美的图片及作品,十分的赏心悦目,让大家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的惊喜与魅力。 整本书主要从4个方面为我们全面的讲解了雨林生态及雨林缸的造景。我将它概括为:1、生态造景理论部分,2、打造属于自己的雨林缸,操作部分,3、雨林缸的后期维护,4、原生雨林造景进阶。 1.生态造景理论部分 首先,IVEC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生态造景。生态造景是将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微缩到一个人类可控的小环境中,在生态缸中模拟大自然原生态的环境,让各种植被、物种得以持续生长。 生态造景分为雨林缸、沙漠缸、沼泽缸、苔藓缸,本书主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雨林缸造景,即以模拟雨林风格,使用雨林喜湿的特色植被为造景元素的生态缸。 在雨林缸的造景之初,我们就要注意:造景要来源于自然,风格协调统一,比例大小要合适。 由于不同的雨林类型,有着不同的光照和降雨量,还有着不同的物种、植被,如果在雨林缸造景过程中不注意区分、没有选择合适的、风格统一的植被,则很有可能出现将红树雨林的物种或植被置于一个平原湿地森林为主题的雨林缸中,这不仅会导致植被无法正常生长,还会闹出笑话。 所以,新手朋友们想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雨林缸,早期的理论知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2.打造属于自己的雨林缸,操作部分。 这是一个充满技术含量的章节,在雨林缸造景中,从缸体的选择、灯具的购买和灯光的设计,以及喷淋的安装等,都做了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本书不仅给大家列出了在制作雨林缸时,新手容易遇到的问题,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为什么要做假底?假底有什么作用?可不可以不做假底?背景板的材料该如何选择?如何搭配植被等等。 除了实用的制缸教程,书中还给大家介绍了几十种植被,他们分别适合种植在什么位置,喜欢的湿度和温度是多少等等,使大家在选择雨林缸中植被的时候,能够有所参考,真可谓是保姆级造景教程了。 3.雨林缸的后期维护 美丽的雨林缸制作完成之后,摆放在家中、或者商店,都是吸睛的存在。 在雨林缸的维护上,虽然比水草缸和海水缸要省心,但是也需要我们的日常维护。不然,也许某一天你再去观赏雨林缸的时候,会发现里面枯萎的植被,或满缸的虫卵,雨林景观早已被破坏殆尽。 后期维护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清洁、通风、修剪植被、维持合适的温度、驱除有害的“不速之客”。 IVEC为大家提供的是:如何在进行必要的维护之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维护。 如果我们维护得好,雨林缸中的景象也会如同在原生态的大自然中,经历枯萎和新生。 一个雨林缸就是一个雨林生态,在维护雨林缸的同时,我们更加了解一个雨林生态是如何可持续的存在和发展的,也只有对雨林生态的环境需求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维护我们的雨林缸景观。 4.原生雨林造景进阶 经历了前面三个阶段之后,我们基本上已经能独立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雨林缸造景了,原生雨林造景是雨林缸造景的进阶,是对某一地区的雨林景观进行还原的生态造景,既是对雨林生态的还原,也是对自然生态的再现。 原生雨林造景讲究以自然为师、回归原生雨林,注重生态的可持续性。 在雨林缸造景中,最美的雨林缸莫过于原生雨林造景了。 最后,IVEC造景大赛组委会选取了几个特别优秀、具有代表性的参赛获奖作品,从设计思路,到实际开缸造景,逐一解析,最终以一幅如梦如幻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随着人们对生态之美的追逐,对大自然的眷恋,未来的雨林造景将越来越普及,让人们在家中也能感受到质朴的雨林生态。但在选择植被的时候,不要选择野生植被,保护原生雨林生态,这应是雨林缸造景的初心。
《《方寸之间,雨林世界》》读后感(二):《方寸之间,雨林世界》零基础也能学会的雨林造景
雨林缸,将原始雨林景观微缩于方寸之间,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大自然爱好者们走进“雨林”的世界,感受着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 方寸之间的雨林缸景观中,展现出“茂密”的丛林,苔藓蔓延在时隐时现的山、石、树木之间,将雨林世界带进家的某个角落,每一个场景,主人都赋予了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寸之间,雨林世界,我的第一本雨林缸造景书》是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书。该书2020年9月出版,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广大雨林缸爱好者的高度好评。书中满满的雨林缸造景干货技巧,对新手来说非常实用,资深爱好者也可以在书中获奖作品的解析中,获取灵感。 这本书不是某一个人的作品,它是由IVEC造景大赛组委会成员共同编著而成,凝聚了整个团队的力量。 雨林缸造景爱好者对IVEC造景大赛应该不会陌生,IVEC是international vivrium layout contest的简称,中文翻译为“世界生态缸造景大赛”,官方微博现在已经拥有近5万粉丝。 2017年,IVEC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生态缸造景大赛”,至今已经举办三届了。参赛作品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雨林缸爱好者,包括印尼、意大利、瑞典等等,2017年8月份的时候,在一个亚洲宠物展上的雨林缸还登上中国CCTV,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现在,IVEC造景大赛组委会将近年来全世界的雨林缸造景爱好者在雨林缸造景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走过的弯路,以及踩过的坑,一一总结之后,把最实用,最有效的造景方法分享给大家。书中还穿插了精美的图片及作品,十分的赏心悦目,让大家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的惊喜与魅力。 整本书主要从4个方面为我们全面的讲解了雨林生态及雨林缸的造景。我将它概括为:1、生态造景理论部分,2、打造属于自己的雨林缸,操作部分,3、雨林缸的后期维护,4、原生雨林造景进阶。 1、生态造景理论部分 首先,IVEC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生态造景。生态造景是将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微缩到一个人类可控的小环境中,在生态缸中模拟大自然原生态的环境,让各种植被、物种得以持续生长。 生态造景分为雨林缸、沙漠缸、沼泽缸、苔藓缸,本书主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雨林缸造景,即以模拟雨林风格,使用雨林喜湿的特色植被为造景元素的生态缸。 在雨林缸的造景之初,我们就要注意:造景要来源于自然,风格协调统一,比例大小要合适。 由于不同的雨林类型,有着不同的光照和降雨量,还有着不同的物种、植被,如果在雨林缸造景过程中不注意区分、没有选择合适的、风格统一的植被,则很有可能出现将红树雨林的物种或植被置于一个平原湿地森林为主题的雨林缸中,这不仅会导致植被无法正常生长,还会闹出笑话。 所以,新手朋友们想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雨林缸,早期的理论知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2、打造属于自己的雨林缸,操作部分。 这是一个充满技术含量的章节,在雨林缸造景中,从缸体的选择、灯具的购买和灯光的设计,以及喷淋的安装等,都做了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本书不仅给大家列出了在制作雨林缸时,新手容易遇到的问题,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为什么要做假底?假底有什么作用?可不可以不做假底?背景板的材料该如何选择?如何搭配植被等等。 除了实用的制缸教程,书中还给大家介绍了几十种植被,他们分别适合种植在什么位置,喜欢的湿度和温度是多少等等,使大家在选择雨林缸中植被的时候,能够有所参考,真可谓是保姆级造景教程了。 3、雨林缸的后期维护 美丽的雨林缸制作完成之后,摆放在家中、或者商店,都是吸睛的存在。 在雨林缸的维护上,虽然比水草缸和海水缸要省心,但是也需要我们的日常维护。不然,也许某一天你再去观赏雨林缸的时候,会发现里面枯萎的植被,或满缸的虫卵,雨林景观早已被破坏殆尽。 后期维护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清洁、通风、修剪植被、维持合适的温度、驱除有害的“不速之客”。 IVEC为大家提供的是:如何在进行必要的维护之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维护。 如果我们维护得好,雨林缸中的景象也会如同在原生态的大自然中,经历枯萎和新生。 一个雨林缸就是一个雨林生态,在维护雨林缸的同时,我们更加了解一个雨林生态是如何可持续的存在和发展的,也只有对雨林生态的环境需求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维护我们的雨林缸景观。 4、原生雨林造景进阶 经历了前面三个阶段之后,我们基本上已经能独立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雨林缸造景了,原生雨林造景是雨林缸造景的进阶,是对某一地区的雨林景观进行还原的生态造景,既是对雨林生态的还原,也是对自然生态的再现。 原生雨林造景讲究以自然为师、回归原生雨林,注重生态的可持续性。 在雨林缸造景中,最美的雨林缸莫过于原生雨林造景了。 最后,IVEC造景大赛组委会选取了几个特别优秀、具有代表性的参赛获奖作品,从设计思路,到实际开缸造景,逐一解析,最终以一幅如梦如幻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写在最后 随着人们对生态之美的追逐,对大自然的眷恋,未来的雨林造景将越来越普及,让人们在家中也能感受到质朴的雨林生态。但在选择植被的时候,不要选择野生植被,保护原生雨林生态,这才是雨林缸造景的初心。
《《方寸之间,雨林世界》》读后感(三):零基础也能学会的雨林缸造景
雨林缸,将原始雨林景观微缩于方寸之间,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大自然爱好者们走进“雨林”的世界,感受着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 方寸之间的雨林缸景观中,展现出“茂密”的丛林,苔藓蔓延在时隐时现的山、石、树木之间,将雨林世界带进家的某个角落,每一个场景,主人都赋予了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寸之间,雨林世界,我的第一本雨林缸造景书》是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书。该书2020年9月出版,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广大雨林缸爱好者的高度好评。书中满满的雨林缸造景干货技巧,对新手来说非常实用,资深爱好者也可以在书中获奖作品的解析中,获取灵感。 这本书由IVEC造景大赛组委会成员共同编著而成,凝聚了整个团队的力量。IVEC是international vivrium layout contest的简称,中文翻译为“世界生态缸造景大赛”,官方微博现在已经拥有近5万粉丝。 现在,IVEC造景大赛组委会将近年来全世界的雨林缸造景爱好者在雨林缸造景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走过的弯路,以及踩过的坑,一一总结之后,把最实用,最有效的造景方法分享给大家。书中还穿插了精美的图片及作品,十分的赏心悦目,让大家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的惊喜与魅力。 整本书主要从4个方面为我们全面的讲解了雨林生态及雨林缸的造景 1、真挚的热爱源于对大自然的了解 首先,IVEC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生态造景。生态造景是将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微缩到一个人类可控的小环境中,在生态缸中模拟大自然原生态的环境,让各种植被、物种得以持续生长。 生态造景分为雨林缸、沙漠缸、沼泽缸、苔藓缸,本书主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雨林缸造景,即以模拟雨林风格,使用雨林喜湿的特色植被为造景元素的生态缸。 在雨林缸的造景之初,我们就要注意:造景要来源于自然,风格协调统一,比例大小要合适。 由于不同的雨林类型,有着不同的光照和降雨量,还有着不同的物种、植被,如果在雨林缸造景过程中不注意区分、没有选择合适的、风格统一的植被,则很有可能出现将红树雨林的物种或植被置于一个平原湿地森林为主题的雨林缸中,这不仅会导致植被无法正常生长,还会闹出笑话。 我一个朋友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养殖多肉,可是在她手下的多肉都没能活下来。我觉得挺奇怪的,多肉生命力如此顽强,在干枯的沙漠里都能活下来,为什么她总能把多肉养死呢? 原来,她只是喜欢多肉美丽的模样,根本不了解多肉喜欢阳光,厌恶潮湿的生长习性。后来我才知道,每天早晨上班之前,她都会给多肉喷很多水,她手下的这些多肉都是喝水撑死的。 所以,新手朋友们想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雨林缸,早期的理论知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2、亲手DIY,打造属于你的雨林缸 对雨林缸有一定了解之后,是不是感觉蠢蠢欲动了!可是到底怎么才能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雨林缸呢? 在雨林缸造景中,从缸体的选择、灯具的购买和灯光的设计,以及喷淋的安装等,书中都有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本书不仅给大家列出了在制作雨林缸时,新手容易遇到的问题,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为什么要做假底?假底有什么作用?可不可以不做假底?背景板的材料该如何选择?如何搭配植被等等。 除了实用的制缸教程,书中还给大家介绍了几十种植被,他们分别适合种植在什么位置,喜欢的湿度和温度是多少等等,使大家在选择雨林缸中植被的时候,能够有所参考,真可谓是保姆级造景教程了。 3、美好的事物,离不开你的精心呵护 美丽的雨林缸制作完成之后,摆放在家中、或者商店,都是吸睛的存在。 在雨林缸的维护上,虽然比水草缸和海水缸要省心,但是也需要我们的日常维护。不然,也许某一天你再去观赏雨林缸的时候,会发现里面枯萎的植被,或满缸的虫卵,雨林景观早已被破坏殆尽。 后期维护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清洁、通风、修剪植被、维持合适的温度、驱除有害的“不速之客”。 IVEC为大家提供的是:如何在进行必要的维护之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维护。 如果我们维护得好,雨林缸中的景象也会如同在原生态的大自然中,经历枯萎和新生。 一个雨林缸就是一个雨林生态,在维护雨林缸的同时,我们加深了对“雨林生态是如何可持续存在和发展”的了解,使我们知道该如何更好的去保护大自然,保护原生雨林生态环境。 当然,也只有对雨林生态的环境需求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维护我们的雨林缸景观。 4、以自然为师,寻找最质朴的风景 经历了前面三个阶段之后,我们基本上已经能独立完成一个属于自己的雨林缸造景了,原生雨林造景是雨林缸造景的进阶,是对某一地区的雨林景观进行还原的生态造景,既是对雨林生态的还原,也是对自然生态的再现。 原生雨林造景讲究以自然为师、回归原生雨林,注重生态的可持续性。 在雨林缸造景中,最美的雨林缸莫过于原生雨林造景了。 最后,IVEC造景大赛组委会选取了几个特别优秀、具有代表性的参赛获奖作品,从设计思路,到实际开缸造景,逐一解析,最终以一幅如梦如幻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写在最后: 随着人们对生态之美的追逐,对大自然的眷恋,未来的雨林造景将越来越普及,让人们在家中也能感受到质朴的雨林生态。 如果你被雨林缸景观所吸引,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家里萦绕一些自然的气息,那么这本《方寸之间,雨林世界,我的第一本雨林缸造景》确实值得一读。 大家在选择雨林缸造景植被的时候,一定要避免选择野生植被,保护原生雨林生态,这应是雨林缸造景的初心。
《《方寸之间,雨林世界》》读后感(四):《方寸之间·雨林世界》 | 把热带雨林带回家!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动手,喜欢动手的小伙伴儿,如果喜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好玩的!2015年,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柴静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纪录片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渠道公益播放,得到了国内千万人的关注,也把人们心底对大自然的饥渴真实呈现。如果能亲手把大自然带回家,那会是意见很酷的事情!穹顶之下,图片来自网络
本书是一本帮助初级爱好者全方面了解雨林缸造景知识的书。书中有雨林缸的基础知识,包括生态缸造景的分类、每种类型的雨林缸造景制作的详细解读,同时还有经典雨林缸造景实例以及2019年度的IVLC大赛的获奖作品和专家点评。大家可以在书中释放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造景的乐趣!感兴趣的小伙伴儿不要错过哦!
雨林是地球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地方,热带雨林不仅养育着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其本身还在生长过程中向大气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因此热带雨林也被称为“地球之肺”。在雨林,我们能看到感受到最大自然最庞大的生命力!
凯恩斯热带雨林雨林缸,在国外也叫做vivarium, 是以热带雨林生境为主题的植物景观。着重于模拟热带,亚热带的丛林景观。它是热带雨林在寻常人家中的缩影,是家中的微雨林,枯木、石头、藤蔓、体型微小的动物都是雨林缸造景的重要组成。即使不去雨林,在家中也能感受人间生活天堂的乐趣!
图片来自网络环境空气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从国家投入治理到商家各种空气净化设备的研发,不少喜欢种花的朋友也在家中放上不少植物以此让家中的空气质量更好一些,然而几盆植物的效果收效甚微。雨林缸的制作集合了众多植物,高密度的植物群落,净化空气制氧能力超强,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放在家中还十分美观,一举双得。
西双版纳勐远仙境现在我们的爱好都很酷炫,却少了很多质朴与生命力,雨林缸或许填补了这一空缺。据说,现在“自然生态造景文化”随着互联网的传播感染着每一位喜欢自然生态造景的朋友。International Vivrium Layout Contest简称IVLC,意为“世界生态缸造景大赛”,2017年开始,通过世界各地生态缸造景爱好者的参与,让生态造景文化的义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美好!
图片来自网络雨林缸不是制作完就完事,后期也需要维护,在这一点上和大自然一样。雨林缸提供一个生态系统缸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身之处和新鲜的氧气,动物的粪便被微生物快速分解后直接为植物吸收。然而由于家庭环境的地域特殊性,为了维持缸中相对高湿度的小环境,雨林缸一般采用封闭式的结构。而且为了满足一部分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动植物,雨林缸对灯光,通风,温湿度控制等设备也有要求。
亚马逊雨林我们的生活环境似乎在不断遭受威胁,洪水、地震、泥石流......细究起来,我们自己也要付一定的责任。我喜欢山间的小草、涓流的溪水,我喜欢我的生活可以一直这样平和,可耸人听闻的信息却从来不放过我。我不是什么自然保护者,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好好对待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是不是会变得不一样。当我们开始维护雨林缸时,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我们的环境,我们是不是会更好地爱惜我们的大自然了呢?如果是,那就再好不过了!
图片来自网络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是介绍热带雨林的,后来才发现是制作雨林缸的内容,看的同时,总忍不住想自己动手制作一番,和我一样喜欢动手的小伙伴儿,咱们一起动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