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方寸之地的名言_关于方寸之地的名言
日期:2017-10-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方寸之地的名言_关于方寸之地的名言

  ●在一个愚蠢之地,什么样的坏事都可能发生,什么样的惨剧都在意料之中,人们会本能地排斥一切高尚之物,他们反对思考世界的本源,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不过就是眼前方寸之地;他们也反对思考人生的意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种“猪圈理想”,他们连猪圈都懒得想,只希望传销组织能够给他们分配一个意义;他们仇视富人也鄙视穷人,嘲笑高尚也憎恶无耻,一切深沉有趣的东西都是他们的敌人,正应了那句话:聪明的人只反对愚蠢,而愚蠢的人什么都反对。 ----慕容雪村《中国,少了一味药》

  ●没错,我从不敢带着一种自豪和炫耀的口气来讲述旅行这两个字,原因似乎很简单,我这人天生就不是那种对一件事情持之以恒的人,在很大程度上说,我那喜新厌旧性情令我很不幸地成为了人们常说的那种三分钟热度的人。我热衷于旅行又苦于囊中羞涩,我苦于办公室这方寸之地的桎梏而又不得不变成一个为了稻梁而谋的凡夫俗子,于是,在这苟延残喘的夹缝中,步行这两个字变成了一个饥饿之人暗夜里极具诱惑力的唯美馅饼,我相信,较之于旅行这个大概念,以下关于在有限范围内步行的叙述或许会让我稍微变成了一个头顶有光环的人。

  ●说是笨蛋,类型还真不少,而我在这里提及的「笨蛋」则是为自己打造地狱的人们。这类笨蛋的病征就是深深地误以为「自己永远无法获得幸福」,若是继续恶化就进展成「自己不该得到幸福」,末期甚至走向破灭般的「自己不想得到幸福」。 其实走到这地步,这些笨蛋已无所畏惧,因为他们已熟知任何让自己陷入不幸的手段,懂得在各种得天独厚的情况里找出一条规避幸福的地狱之道,而且这一连串的行为都是在潜意识下进行的,所以令他们觉得这世界何处不是地狱,但实际上,不管他们走往何处,只有他们脚下的方寸之地才是地狱。 ----《三日间的幸福》

  ●静谧,天空布满乌云,看不见月色的柔美,听不到云朵的轻殇,踏着微光,仗着年轻,执笔挥洒不甘,拂手泼下不忿。相对于夜的凄,方寸之地多了更多的愁肠。以为夜是黑暗的肆虐,其实黑暗却是夜的无奈。以为光是秋夜的离愁,其实秋夜却是给了远离我们离愁的帆。淡奏一曲离殇,笑谈一生浮沉。夜的静,割伤了秋的凉;夜的黑,切断了眼的殇。破开尘中镜,踏却羽商曲。晓,静,秋,殇,愁,离怨,笑颜,月动,徘肠,唱离殇。

  ●神说,人生百年,不过白驹过隙。
佛说,弹指挥间,就是霎那永恒
我说,这镜框内,小小方寸之地,便是我永恒。 ----《众里寻他千百度》

  ●你不知道我每天巡视的那个方向是你在我脑海里留下的不忘记忆,我每天站的那个墙角是你必走的方寸之地,可是我终是路人,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无关风月。

  ●青春已经被说烂了,但是依然青春。每一种青春都包裹着一个梦想。但是有多少青春能承受得起时间和世俗的考验。到最后的结果其实每个人都懂,或许正在看的你就是一种结果。在方寸之地,每天都是有规律的上班下班回家这样的无限循环。青春是在这样的循环中老去的,梦想是在这样的循环中拖垮的。
后来的后来,某一天终于想起来,哪一年哪一天我的梦想,终于在时光的长河里磨得一丝不剩了……致我们不朽的青春梦想,永恒的梦想,遥远的梦想

  ●论天地间何事难明,唯方寸之地。而人之际遇恰如春露秋霜,梦中起,晨时散。转瞬变化,只在一念之间。
人之念若可控,所衍世情更迭,便无不可控的的道理。
可人心既比鬼神难测,人之欲念又岂能轻易掌握得了,能明了变化中的变化,算定局数高低,已不是人力可及的范围。 ----霜儿《有生之年系列之百年沉浮》

  ●独倚楼栏黯黯生天际,风细细,云密密。
风起云涌犹昨忆,回首心悸。
千言万语难吐半生流离,觅真意,无处去,
指天怒跪问大地,风再急刺眼迷离。
心煎神熬苦难藏匿,身单影只抚琴半曲。
百转千回似是无意,弦外之音何来听取。
徘来徊去人生本就只存方寸之地,
随风而舞休管他朝来日何从何去!

  ●我摸着发酸的脖子仰望星空,羡慕繁星,嫉妒皓月。我只是一只萤火虫啊,何必和他们争辉,我只需要照亮方寸之地,我只需要,用我的方式,活过一生。 ----晓月

  ●了解“宝贝体”写作的人都知道,描写坠落和欲望,很容易陷入方寸之地的狭隘,被欲望之城或极端的自我所囚禁,成为廉价的呻吟,和无休止的自我抚摸。
但艾莉森的视线并不限于她自身。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我想人总要去外面看看,才会明白眼前这方寸之地并非整个世界。

  ●悄悄的
妳慢慢走进我的心里
情感跳动的方寸之地
踩下深深的足迹
那般楚楚可怜
让人足堪怜惜
如白玉般
似弹指可破的娇柔身躯
承载了多少苦水
化作坚强的石磊
筑起一道防线
冰山无言
只在暗处融化落泪
化作咸咸的海水
蓝色的忧鬱

  ●生别常恻恻,死别已吞声。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再大的悲伤不过生离死别,再尊崇的人也不过占据方寸之地,一具棺椁,一抷黄土,一座墓碑,终此一生。 ----《帝业缭绕》

  ●没错,我从不敢带着一种自豪和炫耀的口气来讲述旅行这两个字,原因似乎很简单,我热衷于旅行又苦于囊中羞涩,我受制于办公室这方寸之地又不得不变成一个为稻梁而谋的凡夫俗子。于是,在这苟延残喘的夹缝中,步行这两个字变成了一个饥饿之人暗夜里极具诱惑力的唯美馅饼。

旧时乡野间除了马车、自行车,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双脚。步行似乎是人们生活中的不二选择。小孩子上学,步行去。吃饱了饭,斜挎着书包就出了门,大人的叮嘱起初还跟在身后,慢慢就用不着了。考上镇中学,十多公里的路程依然是步行,不同的是脊背上除了书包还多了被褥,还有咸菜罐子,在身后叮当作响母亲炒好的萝卜丝带着香味弥漫着整个步行的路程。路两边照常是叫出上名字的灌木荆棘,还有一些红红黄黄的野花晃眼睛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方寸之地的名言_关于方寸之地的名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