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德琳和小蜡烛》是一本由[美] 约翰·贝梅尔曼斯·马西亚诺著作,天略童书馆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 元,页数: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玛德琳和小蜡烛》读后感(一):给小蜡烛一个玩伴
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同朋友,十二个小女孩的反应总是不一,玛德琳是最小的那个,但玛德琳总是最积极热情的那个。面对新伙伴小蜡烛,十一个女孩都很害羞,玛德琳是第一个迎上去打招呼的。白宫的复活节庆典给了小蜡烛和所有的十二个小女孩一次快乐而难忘的相处时光,她们寻找复活节彩蛋,用勺子滚彩蛋,冰激凌、派和巧克力吃到撑得肚子痛。在这之后,玛德琳还和小蜡烛玩起了游戏,并且借助兔子的魔法开启了一场空中冒险。所有的游戏冒险结束之后,两个小女孩呼呼大睡,不苟言笑的特工唐斯总是在关键时刻把小蜡烛照顾得当,发现了屋里安然沉睡的两个小女孩,也幸亏如此。虽然大家不愿说再见,最终大家还是踏上了旅程。小蜡烛是多么孤独的一个小女孩,和玛德琳及其同伴在一起的这一天和一晚是多么难得的时光,真美好。小蜡烛作为白宫主人的小孩儿,却整天被特勤人员盯梢,行动也受到限制,没有玩伴,无暇领略外面大千世界的风光。这该是玛德琳系列中第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
《玛德琳和小蜡烛》读后感(二):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陪伴
看到这本《玛德琳和小蜡烛》的绘本故事,让人印象深刻,颜色使用大胆,画风也很调皮可爱,是那种水彩颜料风格的画作。通过阅读,绘本说明知道这本书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路德维格是“玛德琳”系列的作者,1962年完成《玛德琳过圣诞》后去世。
约翰是他的外孙,在研究了外祖父的绘画材料和技法后,忠实的还原了“玛德琳”的风格与精神,同时加入了自己独特的印记,这个《玛德琳与小蜡烛》的故事就是他创作而成的。
小蜡烛是一个叫兰德尔的小女孩,因为她的头发长的像一束火苗,扭曲着,不断的舞动着。她生活在白宫,看似优越,其实她的父母亲可是总统和第一夫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白宫也只有她一个学生,在特情局的保护下,她也出不去。
显然,小蜡烛需要一个伙伴,最起码能需要陪着她一起玩耍的大人。对于孩子的成长说,陪伴是最珍贵的礼物。
幸好,在复活节前,第一夫人邀请了玛德琳和她的同学来和小蜡烛玩,最小的玛德琳主动跟小蜡烛打起了招呼,她们打开行李箱,一只会魔法 兔子从箱子里蹦了出来。这让女孩们非常的高兴。
她们玩的非常高兴,一起参加了白宫的复活节晚宴,吃到肚子撑的不行,在魔法师兔子的帮助下,玛德琳和小蜡烛竟然飞到了白宫的星空之上。
简单的故事却蕴含了人间的真善美,作者为了完成绘本,亲自到华盛顿特区实地去看过,作者的创作态度严谨,保证了绘本画面的真实性。
绘本应该是孩子和家长阅读交流的连接物,通过阅读来传递关爱与关心,传递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这是绘本阅读的意义所在,从这个角度看,这本《玛德琳和小蜡烛》非常适合亲子共同阅读。
《玛德琳和小蜡烛》读后感(三):经典再续,那个人见人爱、活泼古怪的玛德琳回来了!
“没有一个孩子能够抵挡得住对玛德琳的狂热崇拜”,这个评价对于《玛德琳》系列来说,一点都不过分。
曾经一举拿下凯迪克金奖、银奖等多项殊荣的《玛德琳》系列,在给孩子挑选绘本时,我毫不犹豫的买回了家。 而现在,对那个人见人爱、活泼古怪的玛德琳的故事,孩子和我都已经烂熟于心。前阵子,看到《玛德琳》系列由路德维格的亲外孙约翰·贝梅尔曼斯·马西亚诺再续新章时,我高兴的跟孩子说:那个人见人爱的玛德琳又回来了! 约翰·贝梅尔曼斯新创作的《玛德琳》系列一共4本,《玛德琳和小蜡烛》是其中之一。《玛德琳和小蜡烛》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小蜡烛是总统的女儿,因为身份特殊,她孤独的生活在白宫里,每天都要学习、不能出门、也见不到忙碌的父母。直到有一天,玛德琳等12个小女孩受邀来到白宫,并且偷偷带来了魔法师,和小蜡烛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复活节,还在魔法师的帮助下逃离白宫、游历夜晚的华盛顿,并赶在被发现前赶回了白宫。 故事让我想到了《罗马假日》中,那个厌倦繁文缛节,偷偷溜出皇宫,想要体验普通人生活、一览意大利美好风光的公主,幸运的是,小蜡烛还得到了玛德琳和魔法师的帮忙。 《玛德琳和小蜡烛》中经典再现了美国非常多的著名建筑(这一特点也是沿袭了路德维格的经典风格),例如白宫、林肯纪念堂、国会大厦圆顶、杰斐逊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等;而故事以复活节为背景,再现了美国的复活节风俗,如兔子会将彩蛋藏在室内或是草地里让孩子们去寻找,开派对,举行庆典,也可以借此对孩子进行复活节的科普,非常的有趣;绘本还有一个非常巧妙的构思是,“魔法师”为了不被发现,伪装成了兔子,看着玛德琳和小蜡烛、“兔子”一起玩装扮游戏、玩牌、在黑暗中讲吓人故事,是不是觉得这个兔子特别的萌萌哒呢? 让人感到惊喜的是,约翰·贝梅尔曼斯·马西亚诺非常准确的把握了路德维格的绘本创作特点,构图浪漫天真,色彩明亮欢快,看似孩子漫不经心的涂鸦,却又处处有彩蛋,故事情节极具想象力,作为《玛德琳》系列丝毫不失水准,如果不是已经知道作者,我还以为这是路德维格未发表的作品呢! 感谢约翰·贝梅尔曼斯·马西亚诺带来的经典再续,让我们可以继续和玛德琳开启冒险的旅程!
《玛德琳和小蜡烛》读后感(四):玛德琳和小蜡烛——爱与童真的延续
本书的作者是由“玛德琳”系列图书作者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的外孙约翰·贝梅尔曼斯·马西亚诺创作完成。在约翰的笔下,善良可爱的玛德琳又回到我们的眼前,爱与童真在作者笔下继续延续。
这本书非常适合进行绘本教学,简单的故事让宝贝们知道什么是朋友,什么是友谊。
首先可以让宝贝针对封面和书名进行很多猜想:谁是玛德琳?谁是小蜡烛?小蜡烛是人还是一只兔子?她们是去白宫参观吗……
带着疑问我们开始阅读,原来小蜡烛是一个非常孤独的小女孩,因为她有一撮像火焰一样舞动、扭曲、不听话的卷发,所以加小蜡烛。
故事的开始,小蜡烛独自在古老的白房子中生活,每次想见爸爸都需要提前预约,然而爸爸太忙了,他不得不总是取消预约。可怜的她没有同学和朋友,每天都是一个上课、学习。这样的日子是灰暗的、孤独的,小蜡烛每天都闷闷不乐。
故事的转机发生在玛德琳和那些女孩儿到来之际,我们可以让宝贝进行图画色彩上的对比,也可以让宝贝发现人物表情上的变化,从细节中感悟小蜡烛与这些女孩儿见面的激动心情。
玛德琳率先真诚勇敢地向小蜡烛伸出了友谊之手,女孩儿们在一起开心地游戏,野餐,度过了与众不同的复活节。
小蜡烛的世界不再是昏黄灰暗的,而是变成了色彩缤纷的绚烂世界。在梦里,她和玛德琳一起驾着粉红色的云朵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原来有朋友是这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在作者笔下,朋友们的分别也不再是唏嘘和伤感的,大家都经历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玛德琳和女孩儿们要开心回家,小蜡烛也收获了纯真的友谊。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在未来的岁月中,她们还可以开心地在一起聊天、游戏。期待她们的下一次见面。
PS:书的环衬也非常有意思,包含了约翰对祖父的思念和致敬。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细细观察,有很多细节等待我们去发现哦。
《玛德琳和小蜡烛》读后感(五):玛德琳和小蜡烛的奇幻之旅
小蜡烛是一个女孩的名字,大家叫她小蜡烛,“因为她有一撮像火焰一样舞动、扭曲、不听话的卷发”。 小蜡烛住在华盛顿特区一座古老的白房子里。她没有朋友,没有家人的陪伴,不能离开那座房子。这样的生活,对于处于儿童期的女孩来说,无异于是沉闷的。由此可以想象到,小蜡烛的生活过得没有丝毫的乐趣可言。本应该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似乎与小蜡烛没有太大的关系,小蜡烛是孤独的,甚至有些心事重重的,这样的生活有些暗无天日。 直到有一天,妈妈的来信打破了小蜡烛波澜不惊、一成不变的沉闷生活。妈妈邀请小蜡烛去过复活节,当然还邀请了好朋友的女儿与她的同学们。
“十一个女孩都很害羞,但玛德琳直视着小蜡烛的眼睛,对她说:‘你好!很高兴见到你。”这是玛德琳与小蜡烛相遇时的场景。她们很快地就成了好朋友。玛德琳的行李箱里还有一只兔子,一位乔装打扮的朋友。小蜡烛与十一个女孩一起快乐地玩耍,她们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画画,有的滑冰,有的在聊天,总之,小蜡烛和其他女孩们玩得特别开心。所以,到了晚上该休息时,小蜡烛有点依依不舍,不想跟新认识的朋友分开。“她马上上床睡觉。她都等不及明天的到来了。”虽然都是一些新认识的朋友,但是并不妨碍她们很快地成为朋友,并且有了深厚的感情。
在白宫的复活节上,她们在中午寻找复活节彩蛋,用勺子滚彩蛋,吃冰激凌、派和巧克力蛋糕。这一切,看上去都那么有趣。即使只是和朋友待在一起,也是一件很让人开心的事。尤其又有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当然会更有趣味。 到了晚上,玛德琳要求睡在小蜡烛的房间,她们玩装扮游戏,玩牌,嬉戏。在天快要亮时,兔子运用魔法变出了一股神奇的樱花潮水。樱花潮是粉色的,粉色同样是女孩喜欢的颜色。这股樱花潮带着玛德琳与小蜡烛游览了林肯纪念堂、国会大厦圆顶、杰斐逊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等。乘着粉色的潮水,和好朋友来一场旅行,实在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在故事的最后写道:那天晚上克拉维尔小姐走进来,借着烛光看女孩们。她经过了所有的床,看到女孩们全都平安。然后她带着微笑,关上了门。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如此的结局,让人有种回味无穷的感觉。玛德琳与小蜡烛的奇幻之旅就这样告一段落,她们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莫名地让人有些期待。那就让我们一起打开玛德琳系列绘本,跟随玛德琳的脚步,来一场奇幻之旅吧。
《玛德琳和小蜡烛》读后感(六):你有多久没有认识新朋友了?上一次说:很高兴认识你,是几年前?
在白宫有位孤独的小女孩,她有一撮像火焰一样扭曲,舞动,不听话的卷发,所以大家叫她小蜡烛。
父亲忙于工作根本没空和她玩,她没有朋友,也不能出门,一个人孤独又无聊,直到她妈妈一封信,今天九点半,会有12个从巴黎老房子过来的小伙伴,陪她一起过复活节。
孤独的小蜡烛满心的期待着她的这群新朋友。
第一次见面,从玛德琳的一声,很高兴见到你,开始。小蜡烛快乐的假期就正式开启。
她们一起画画,打球,骑车,滑冰,用勺子滚彩蛋,吃冰激淋,派还有巧克力蛋糕,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晚上都舍不得睡,继续穿着睡衣嗨:COSPLAY,跟着留声机起舞,打扑克,在黑暗中讲吓人的故事……5点的钟声敲响,很快就要天亮了,玛德琳天亮就要走了,小蜡烛好难过,她还没有看过这个城市夜空。这个时候玛德琳的魔法师兔子朋友,念起了咒语:阿巴拉卡嗒叭啦。
一条粉色的飞毯,带着她们在金黄色的夜空穿行。
熟睡的老师克拉维尔小姐,早起喊玛德琳回家,看见两个小家伙乖乖的睡在一张小床上时,她当然不会知道在晚上小家伙们悄悄做了些什么。
说再见总是让人伤心的,不过回家永远都是好事。
故事到此结束,小蜡烛和她的新朋友玛德琳,度过了一段像金子般闪亮的欢乐的时光。
你有多久没有认识新朋友了?
是的,看到这里,突然想问:你们多久没有认识新朋友了?
回武汉4年认识的新朋友不超过5个,很庆幸今年认识了几位新朋友,生活真的变得更快乐了。
5月份见到了夫子,和他们的豪侠户外组织去麻城的龟峰山看杜鹃花海,我们全程走野路,在山间穿行,地上没有路,我们抱着一棵树跳到另一颗树,周围也没有任何人,下午的阳光像金子般从树叶间洒到地面,只听到脚踩在树叶上发出的翠翠的声音……
7月初的某个夜晚,在东湖参加夜骑活动,大家都不认识,有工程师,有程序员,有销售,有医生,有编辑……白天他们在武汉三镇工作,晚上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一起骑着单车在湖边穿行。我们什么都不说,偶尔一个下坡,一阵清凉的风划过心满意足……
7月中询参加印象笔记知识卡片学习,遇到了很多好玩的伙伴,自我介绍有一项是你做过的最骄傲的三件事,有人说练出马甲线(曾经),有人说一个人爬苏格兰亚瑟王座,有人说和老婆去西藏盯着高反拍婚纱照,有人说成功组织初中毕业20周年聚会,有人说家庭和睦,有人说7个月成为3级拆书家……
8月参加拆书家的活动,原来在武汉还有这么多热爱学习的朋友:有人力资源,有销售运营,有生物研究员……武汉酷暑,周末的中午3点,10来个人汇聚在绿地咖啡管,一起研究如何更好的阅读一本书……
今年好像是认识新朋友,参加新活动最多的一年,这些回忆就像小蜡烛和她的新朋友们一样,充满着简单的快乐。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希望以后说这句话的次数可以多一些,认识新朋友可以多一些,简单的快乐也可以多一些。
《玛德琳和小蜡烛》读后感(七):《玛德琳和小蜡烛》——亲爱的玛德琳,欢迎你回来
每一本优秀的绘本,每一个简单的小故事,都是作者在精心的为孩子们孩子描述这个美丽的世界。
《玛德琳和小蜡烛》我们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总统的女儿小蜡烛孤单地生活在白宫里,忙碌的父母不能陪伴她,她没有朋友,也不能出门。这一天,玛德琳和小女孩们受邀来到了白宫,和小蜡烛一起参加复活节的庆典,并在魔法师朋友的帮助下,夜晚乘坐着樱花潮游历美丽的华盛顿。
小蜡烛是孤独的,她总是孤零零一个人上课、玩耍、睡觉,似乎连迈出白宫的那道栅栏都是奢望,她只有一个人。然而,小蜡烛也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玛德琳和她的小伙伴们,她们陪着她吃好吃的冰淇淋和蛋糕,陪着她嬉戏玩耍,她们让她的生活生动而活泼、快乐而有趣,这些都是小蜡烛从未体会过的。而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夜晚的出游,神奇的魔法让夜晚也绚烂起来,当她们坐上樱花潮,林肯纪念馆、国会大厦、华盛顿纪念碑……这一切尽收眼底,整个城市为她们舞蹈。
《玛德琳》是美国儿童作家和插画家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的作品,他以女儿为原型创作出了玛德琳的故事,并曾两度荣获凯迪克奖。玛德琳因此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小女孩,她聪明可爱、活泼阳光,她的故事平淡而有趣,简单而美好,这个人小胆大、一头火红头发的巴黎小女孩的形象六十多年历久不衰,直到今天还是那么鲜活。
如今,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的外孙重续经典故事的新篇章,作家保留了原著中的精神,也为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故事中的每个场景都那么丰富,言语却非常简单,黄色的背景,更加让人觉得明亮和温暖。绘画风格简洁明快,没有过分细腻的处理,但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人物神态,十分传神,这恰恰是作者的魅力所在——大胆、自然、洒脱,却带着亲切感,也许,这就是没有一个孩子能抵挡住玛德琳的神奇魔力的所在!
每个孩子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小小的玛德琳,热情勇敢、善良可爱、自信乐观、充满活力,需要我们用心呵护,愿所有的孩子都像玛德琳一样,简单美好,快乐幸福。
《玛德琳和小蜡烛》读后感(八):玛德琳和小蜡烛:送你一个最难忘的复活节
从前啊,有一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玛德琳……哈哈哈这样的故事开头是不是有点古老了呢?可是你知道吗?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故事主人公,这个古怪精灵的叫玛德琳的小女孩,她多少岁了吗?就在去年,她过完了八十岁生日。因为作者路德维格的去世,玛德琳的故事停留在了1962年。所以说,当我们讲这个小女孩的故事,是不是要说:从前啊……
岁月流逝,经典永恒。更幸运的是,现在经典又得以延续,约翰·贝梅尔曼斯·马西亚诺是路德维格的外孙,他是一位有天赋的画家和作家,现在他来给玛德琳的故事补充了续集,所以就有了新版的玛德琳了。是不是很惊喜?
绘本里的马德琳,是一个不用长大的小女孩,是12个女孩里个子最小的那一个,调皮、勇敢并且乐于助人,有时闯祸,但是人们都忍不住会喜欢这个特立独行的小丫头。她的性格我觉得跟长袜子皮皮有点像,总能触动我们心里隐藏起来的那些不安分和天真。我手上这一本《玛德琳和小蜡烛》是新系列之一。讲述的是关于友情和冒险的故事。
女孩子们的心事啊又敏感又隐秘,连总统的女儿也不例外,衣食无忧,有自己的私人学校,可她有她的烦恼,她太孤独了,没有伙伴,也不能离开王宫半步。她的名字是小蜡烛,因为她的头发像一簇火焰。作者能想出这样的名字,可见其观察力的敏锐和对文字驾驭的能力。不过随着野丫头玛德琳的到来,公主小蜡烛收获了陪伴、友谊和最难得的冒险,玛德琳和小蜡烛在魔法师的帮助下,逃离了戒备森严的宫殿,一起乘坐粉色的樱花潮游历夜幕下的华盛顿,她度过了最难忘的最满足的复活节。
目前约翰的“玛德琳”新系列有四本,分别是《玛德琳和巴黎的老房子》《玛德琳和罗马的猫》《玛德琳和小蜡烛》《玛德琳讲礼貌》。此系列与原作风格一脉相承,也更加活泼轻快,以水粉画和水彩画讲述新的有趣故事,绘本中也穿插了华盛顿的标志性建筑: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等经典地标。
作者更是贴心地在文末标注了建筑或场景的名称,对我们的亲子阅读有了很好的辅助和提升功能。
好的绘本,永远是孩子灵魂的伴侣,线条和色彩的完美结合,情节的巧妙展开,呈现出了美妙的时空奇遇。头顶星空,风里草叶,水中倒影…童话里的美与感动无处不在。美学和情感的教育,就在经典的绘本中隐藏。愿每一个孩子都不会错过玛德琳的陪伴。
《玛德琳和小蜡烛》读后感(九):4岁+推荐,精灵古怪玛德琳,带孩子开启快乐阅读
我们家长都特别重视孩子的阅读。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就是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适合的书籍,引起孩子的兴趣,从而达到爱上阅读的目的。
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是绘本《玛德琳和小蜡烛》,适合四岁以上儿童阅读。
相信对儿童绘本有所了解的家长,可能都会听说过玛德琳系列图书,已被译成多国语言,并且在全球畅销七十年。其中《玛德琳》荣获美国绘本最高奖——凯迪克银奖,《玛德琳的救命狗》荣获美国绘本最高奖——凯迪克金奖。由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创作的玛德琳系列图书,深受小朋友的喜欢。
这本《玛德琳和小蜡烛》是由约翰贝梅尔曼斯马西亚诺创作并绘制。本书的作者是玛德琳系列图作者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的外孙。
整本书是大开本,尺寸是787毫米*1092毫米。
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是因为它融合了两种绘画方式,冒险的情节紧张又刺激,又融入人文地理知识,完全是一本知识量丰富的绘本。
故事主要讲了玛德琳和其他小女孩受邀去白宫,认识了新朋友——小蜡烛。她们一起过了复活节,一起吃蛋糕,还一起去夜游白宫。
本书的插图由作者自行绘制,采用了水粉画和水彩画两种方式。水粉画的色彩可以在画面上产生艳丽、柔润、明亮、浑厚等艺术效果,而水彩画则更适合展现故事中风景等清新明快的画面。
故事里的地理知识,将美国的景点串联起来。
华盛顿特区的古老白房子——白宫,林肯卧室,南草坪,椭圆形办公室。
美国的无名士兵墓——阿灵顿国家公墓,用来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无名美国士兵。
林肯纪念堂,国会大厦圆顶,杰斐逊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
复活节——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节日象征有复活节彩蛋和复活节兔。通常会在花园草坪里放些彩蛋,让孩子们玩找彩蛋的游戏。
故事里玛德琳第一次见到小蜡烛时,她却直视对方的眼睛,很有礼貌地打招呼。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幼儿园遇见其他小朋友时,孩子可以主动去打招呼,而直视对方的眼睛,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友好。
翻开绘本,可以看到一群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观看,一位光荣的美国无名士兵的墓,旁边还有一位带着枪的军人在走来走去。在绘本的结束,同样也是这样一幅画面。玛德琳她们驻足的身影,表示向他们的敬意。
绘本中时常有和平鸽出现,不难看出作者在向我们表达希望和平的意愿。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绘本中去找一找,看看能找到多少只和平鸽。
玛德琳可是一位乐天派的孩子,有她的地方必定不会普通。故事里她们去夜游,可是一场与众不同的大冒险。她们冒着被发现的危险,看了最美丽的风景,情节超级刺激,有趣。
阅读绘本,不仅是让孩子听家长讲述故事,更多的是从画面中去感受故事,更是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为以后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打下基础。
《玛德琳和小蜡烛》读后感(十):希望关于玛德琳的故事能一直讲下去
“巴黎有座老房子,常青藤爬满墙,里面住着十二个女孩子……”提起玛德琳,相信熟悉她的人都会想起每本书前的这段话,这段话读起来朗朗上口,细细品味又充满了神秘感。
玛德琳是谁?她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女孩,她有想法有个性,在一个寄宿制学校里,和其他十一个女孩生活在一起,她是她们当中最小的那一个,她得过阑尾炎,还曾掉进水里又被一只小狗救起,她善良又调皮,她的故事很多很多,我和孩子都很喜欢她。
绘本内页好希望关于她的故事能一直讲下去,这本《玛德琳和小蜡烛》的出现真令人惊喜,终于又能读到玛德琳的故事啦!原来,这本书不是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所著,而是他的外孙——约翰·贝梅尔曼斯·马西亚诺所著,好开心他能把玛德琳的故事讲下去,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本《玛德琳和小蜡烛》绘本讲的是友情与冒险的故事,路德维格·贝梅尔曼斯所著的“玛德琳”系列绘本的一大特点,就是有事实、有转折,故事不是平铺直叙的,所以格外引人入胜。约翰·贝梅尔曼斯·马西亚诺所著的这本书延续了他的外祖父的绘画风格,同时在故事创作上也延续了他外祖父的构思特点,即有事实、有转折,同时又有一些神秘色彩。
绘本内页《玛德琳和小蜡烛》这本书的一开始,把故事的讲述地点搬到了白宫,讲了一个生活在美国白宫的孤独的小女孩(头发很有特点)希望有人一起玩儿,后来在第一夫人的邀请下,玛德琳和其他十一个女孩一起到白宫,和小蜡烛过复活节,她们非常开心,可是玛德琳要回巴黎了,小蜡烛很舍不得她,在魔法师的帮助下,她们一起飞到了很多很多地方,度过了难忘的一夜……故事到这里没有结束,在特工闯进卧室之前,她们要赶紧赶回卧室,这是这本绘本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非常符合幼儿情感认知的一个情节设置,小蜡烛希望玛德琳能一直和她玩儿,但是玛德琳还是要回去上学的,她俩一起在华盛顿上空的樱花潮之旅很美,引人入胜,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还是有些令人感伤。
绘本内页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特别希望能有一个好朋友一直和自己玩儿,哪怕这个好朋友偶尔会和自己闹矛盾,但还是非常希望能和这个好朋友一起睡觉、一起做游戏。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这样的时刻吧,这样美好的情感需要用心呵护,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一个玩伴,这是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需要,不能忽视。从这个角度来讲,小蜡烛好可怜,如果可以,谁不希望能天天跑出去玩儿呢?可见身居高位者,并不一定是幸福的。
《玛德琳和小蜡烛》这本绘本中,出现了好多著名的景点,比如美国白宫南草坪、林肯纪念堂、国会大厦、杰斐逊纪念堂等等,对于这些地点,孩子对此没有概念,于是,我把书中出现的这几个地点在地图上搜索出来,给孩子看,这样娃一下子就有了距离概念,原来在魔法师的帮助下,玛德琳和小蜡烛在华盛顿特区上空遨游,真是太美妙了。这些地点都很有名,不过我们都没去参观过,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和娃一起,沿着玛德琳和小蜡烛飞过的路线,看看这些著名景点,了解景点背后的故事。
在地图上找到了这几个著名景点很赞的一本书,彩色的画面让一切都有了生机,书里面的人物都非常有特点,从绘画技法上来看,作者不愧是一位有天赋的画家兼作家,故事很完整,很美好。希望关于玛德琳的故事能一直讲下去,让孩子在有爱又神奇的故事滋养下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