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我爸妈一起看《山海情》,刚开始我爸竟然说:涌泉村家家都有两间土房子,不算穷。说他当年去西海固,那地方真是穷呀,大姑娘都没有裤子穿,一家三代就住一孔窑洞。那是从小生在富饶的关中农村,长在古城西安的我不能想象的!
原来我爸也去过西海固
我爸90年前后搞货运,开卡车往西海固送粮食,去的时候赚百八十块运输费,回来的时候拉一车洋芋在我们渭南周边几个县里卖,赚差价,一车洋芋能赚三百左右,我爸说跑一趟车能赚四五百,一个月跑四五趟能赚近2000,那时候真的县长的工资也才几百,我爸半年能赚一万多!所以好多司机不愿意跑的宁夏甘肃的线路我爸去跑,虽然累点辛苦点,但有钱就有动力嘛!
我爸说那时候高速不普及,走一般的省道和国道也未必能顺利行车,但基本就是从西安出发,过了陕西的礼泉县和乾县就一路向西北,过甘肃的庆阳,平凉,最后到西海固。
说当年庆阳那地方还有些树和草,到了平凉一看,山上都光秃秃的啥也没有,到了西海固就更别提了,能把人看哭。
我爸说娃呀,别抱怨你住不上大房子开不上豪车买不起好化妆品,让你当年去那地方转一圈你觉得饿了有口饭吃渴了有口干净水喝都是幸福的,你能穿的干干净净的出门都要感谢老天爷让你生在咱这地方呢!
第一次去西吉还是哪里他记不得了,路过一个村子想在那给车加点水,那村子就几户人,一家一两孔窑洞,说是窑洞,其实就是山上掏个土窝窝,就是个家。一家几代人就住一孔窑洞。
有个老人给他指了山下一个水沟让他去加水,他看着有点远就想在那个老人家里搭个伙吃了饭再走,他拿了5块钱说明想吃饭,那家人太热情,但是家里除了洋芋和一点点玉米再拿不出来像样的东西,竟然给他杀了只羊!
吃饭的时候我爸招呼那家十二三岁的女娃一起吃,那个女孩就是不下炕,他再三说:让娃过来一起吃,那人说娃就一条裤子,洗了还没干,没啥穿的下不了炕,听的我爸心里恓惶的不行。想想他的两个宝贝女子,买两条一模一样的裙子还为谁穿绿的谁穿粉的打得不可开交,对比之下他实在心疼那个跟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吃完羊肉我爸觉得把人家亏了,又给了100块把剩下的羊肉买下来,还觉得不够又把车上拉的粮食撂下来一袋子,才开车去河沟里加水。
我爸说的时候我妈问我:记不记得那年你爸把家里的旧衣服都搜罗了出来,尤其是你跟你姐的旧衣服,就是你爸回来给我说那家娃没裤子穿让我把你两的旧衣服找出来都给那娃带去了。
其实都是我们穿过不要的衣服,放一段时间也就扔了。
我姐那时候十二三,我十岁,但我从小个子就高,希望当年那个小女孩能穿上我的衣服。
我爸说当年人的工资才二三百,他一月能赚一两千,但因为没有工作单位,买车养车花销也大,我姐弟三个要上学,我那时候学声乐舞蹈也花费更大,我和我弟整天跟别的孩子比:人家穿新鞋新衣服,人家喝可口可乐了……天天让他头大,虽然他那时候一年一万多,但还是觉得压力大的不行,从第一次从西海固回来他对我们的态度都变了,不再事事都想满足我们,也不在经常给自己上紧箍咒,日子长着呢,他至少还给我们有衣服穿
但是后来随着我们住的地方拆迁建高新开发区,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我们一天天长大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哪容得下他放松下来?
一转眼30年过去了,我都步入中年,我爸也退休了,每天在家除了接送孩子就是早上跟我妈出门逛早市,下午在小区里跟老头下棋,他还是没有退休金和养老金,但我们养得起他,有能力让他过得自在点。
看着《山海情》里马喊水为了吊庄跟人吵架,得宝为了不吃洋芋离家出走,我爸说咱现在过好了,不知道那家人过得咋样了。我说估计也移民了吧,就是没移民西海固现在也是绿水青山,也不缺水了,肯定也过好了。我用电脑给他搜西海固的生态移民,退耕还林的照片,我爸一边看一边说:那地方人都热情实诚没心眼,那家人是好人……
好人应该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