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展望二十一世纪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1-27 00:24: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展望二十一世纪读后感摘抄

  《展望二十一世纪》是一本由[英]汤因比 / [日]池田大作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4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展望二十一世纪》精选点评:

  ●东西之间

  ●Totally agree with their opinion on how to get better future,but totally disappointed with what human is doing.

  ●高一翻,内容全忘,那时大概也就听了些大词。感谢春晖图书馆。

  ●对话

  ●有些问题到了二十一世纪也解决不了,进步与否,科技也不是钥匙,关键在”克制“,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跨越。

  ●错别字太多。一个佛教徒,一个清教徒,把宗教当成了最后救赎的灵药,晕

  ●不要以为文明是个好东西,自己爬出来了才是,男孩好,父的酷烈淘洗也很好

  ●智者见智

  ●翻译减一分

  ●池田大作和Toynbee是對超級大侃爺,縱貫古今,橫跨全球。從宇宙天體、生命起源、宗教哲學、道德倫理、科學技術、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國民經濟、社會福利、政治制度、領導選擇、軍備競賽、和平戰爭……一直聊到世界大同,可謂左三右四,九淺一深,看過之後對幼小心靈造成不可磨滅的印象,從此改變世界觀人生觀……二十年後再看其對未來的深刻預見性,真可謂牛逼到爆。 這本書難以速讀,也難以寫筆記,因為有太多背景知識。但對於有一定知識面的人來說,可以是一種昇華式地總結和點撥。 當然,什麼都有時代的局限性,書中所論事實也有一部分今天看來值得討論。 不過我相信:熟讀此書原版,一定可以加深智慧。

  《展望二十一世纪》读后感(一):从人生、社会、政治、世界和哲学多角度讨论宗教的重要性

  一直觉得宗教很神秘,被马克思教导宗教是精神鸦片。。。。

  这本书来自清教徒和佛教徒的对话,从人生、社会、政治、世界和哲学多角度讨论宗教的重要性,看得很吃力,也纠正了一些偏见

  怪不得全世界有几十亿的教徒呢

  《展望二十一世纪》读后感(二):民族自信心

  刚刚看完。书是从学校图书馆借的,发现上面几乎只要是与中国有关的地方,都被人做了标记,尤其是那些称赞中国的地方,不但有标记而且写了热情洋溢的评语,反过来赞叹作者如何高明,而其他与中国无关的地方则几乎是崭新的。

  一本好书,不该就这么去读。

  《展望二十一世纪》读后感(三):强烈建议换个书名,还有再版。

  中文版的书名严重误导了我,

  我开始以为是什么烂书呢!

  从图书馆借来的,

  一翻,哇塞!

  差点被书名误导了。

  其实这本书所涉猎的范围是如此之广之深!

  补充,英文版书名是《choose life》(对生命的选择)。

  好书,

  不知道有没有新版,

  书的文字看起来稍微有点累,

  建议应该让三联出版。

  毕竟,如此好书真是太少了。

  《展望二十一世纪》读后感(四):不错的一本书

  中文名的翻译是《展望21世纪》,估计对于出版时候的198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是具有足够吸引力的。但当我在维机百科上面一查英文名为Choose Life: A Dialogue with Arnold J. Toynbee,并且在国外多次再版。所以此书应该翻译为《对生命的选择》通俗一点就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此书的对话时间在70年代,但至今可以受用。里面很多设想都可在现在找到相应的对应,具体就不说了,反正是不错的一本书。

  《展望二十一世纪》读后感(五):自我思考的开始

  1992年在大学图书馆里看到这本书的,看完后,发现买不到。为了得到这本书,我做了这辈子不多的有点卑鄙的事——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宣称书丢了……

  这是一本对人类对文明对历史对人性对社会对未来无所不谈的对话录,30多年过去了,它依然对现在和将来有启发的作为。当时,它是我世界观的启蒙,让我第一次突破了自我意识去重新看待这个世界。

  从那时候认识了池田大作,没想到在11年后,因为创价学会,我重新和这个名字发生关系。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展望二十一世纪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