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龟兹》是一部由张华 / 于骞执导,纪录片 / 历史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龟兹·龟兹》精选点评:
●节奏还是挺紧凑的。
●找不到视频,在网上听的音频,当入门介绍还可以听听
●龟兹,一个容易读错名字的地方,书写的不错
●从小就喜欢这种诡异的
●央视老毛病咯= =
●内容太少太浅
●龟兹国历史介绍得太浅了(不过没深度也是我们国纪录片的常见表现形式),而且貌似剧组资金紧张,导致画面不好(或许摄影是新人?)。不过能想起拍龟兹也很不错了,如果不是西游记恐怕鲜有人知道。ps,龟兹出品的鸠摩罗什大师据传是西游记大力牛魔王原型
●想去一趟龟兹古国的遗址 去鸠摩罗什的出生地听听佛音 想在苏巴什佛寺缅怀昔日女儿国的辉煌
●读qiu ci,忘记了龟还是个多音字。
●虽然选材上来说算是求全不求精,但对于不了解西域的人来说已经很长知识了。节奏和文案都挺好的,让人对龟兹这段历史更有兴趣了。
《龟兹·龟兹》观后感(一):沟通与交流才能进入历史长河之中
2015年第15个纪录片节点之《龟兹·龟兹》,附加两集《消失的古国:绿洲佛国》,作为一个小专题。漫漫黄沙之下的西域古国遗迹总是能够勾起我的好奇心,神秘的龟兹古国,便是其中的一个。依托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沿着丝绸之路上那些残存的古代建筑遗迹,依然能勾勒出那个存在了一千余年的绿洲佛国的繁华图卷。片子通过纪实手法以及对相关专家学者的采访,探寻龟兹古国的历史变迁、宗教艺术以及民俗文化,真实再现了古龟兹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古丝绸之路十字路口处一颗耀眼的明珠,它的生命仍然在延续,在千年的岁月流淌中,已经将血液注入到新的艺术中……
《龟兹·龟兹》观后感(二):梦入西凉
最初对龟兹感兴趣还是源于几年前窝在被窝里看的一部小说,不禁感慨那是怎样一个国度诞生了鸠摩罗什这样的奇男子。
虽然小春笔下百转千回的故事情节亦真亦假,但看完这部记录片我真觉得这个已经消失的西域古国太深厚了,它的融汇程度怕是现代都市不可及的。
几千年岁月间,哪怕是处于五胡十六国的纷乱,依然不卑不亢的执着于自己的信仰,发展着自己的文化,却也不拘泥,至今仍能在克孜尔石窟中感受到当时的盛景。也许当后人在感叹唐诗如瓷,宋词如纱的美妙时,却不知也曾借鉴于西域。唐代名曲霓裳羽衣和宋词词牌苏幕遮都是源于龟兹,佛教文化更是经由西域的多年发展才传入中原。
正是各种文化的交融赋予了她独特的气质,虽然古国已经追随着历史埋葬在漫漫黄沙之下,但千年积淀的底蕴仍回荡在天地之间。
《龟兹·龟兹》观后感(三):笔记
太阳墓葬、楼兰美女、小河墓地距今3800年。
扎洪鲁克墓地,2500年前。
以上都是欧罗巴人种。
吐火罗语属于印欧语系,不同于今天新疆的阿尔泰语系。
龟兹人兼具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特点。
考古证明《大唐西域记》所记载的扁头习俗,贵族。
一般而言是火葬,但是贵族实行土葬。
昭怙厘大寺,库车县北,可能是今苏巴什遗址。玄奘在此讲经60天。
鸠摩罗什9岁至罽宾(今克什米尔)学习佛法,返程经疏勒,学习大乘,归国后使龟兹改宗大乘。
克孜尔,维语“红色”之意。
公元3世纪开凿,比敦煌早一个世纪。
可以见到希腊文化、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叙利亚画师绘制壁画。
现藏德国亚洲艺术博物馆。
陶祖,崇拜物:
可能一,密教时轮乘,崇拜性力;
可能二,摩尼教,男根魔型,象征黑暗。
苏幕遮,龟兹人的节日,类似于泼水节,后成为词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