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在欧洲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1-06 00:41: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人在欧洲读后感摘抄

  《人在欧洲》是一本由龙应台著作,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元,页数:1997-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在欧洲》精选点评:

  ●龙应台的书出了散文集子读一本野火集就够了。

  ●马马虎虎吧

  ●“我已经在想念中国了,可是我想念的中国不是她包装精美的东方幻想国,而是一个一身病痛但生命力强韧的地方。”

  ●第一次知道228

  ●掺杂了抒情的杂文就矫情了。

  ●不得不说,大概是我比较喜欢这种带有政论式的随笔,看起来特别流畅,但是文中内容说的,怎么说,应该说是比较自我,带有很激进的观点,不能说错,相比她现在的作品,这本书的文字是比较犀利激进的。而且,作者带着一种宽容的眼光看待台湾,却对大陆是怀抱着异常刻薄的憎恨而审视着的,这种不对等,虽然文中没有写错,但是这种不公平地对待确实让这本书大失水准。

  ●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彼此理解,彼此宽容,面对现实,面对分歧,才是人类进步之道。

  ●地铁上打法时间

  ●这肯定不是一本看起来很愉悦的书,更多的是批判和反思.欧洲不是什么都好,家乡也不是.哪里都能见到人性的缺陷和丑陋,欧洲的文明也是经历了相当长的野蛮时期,并且处处还能见到遗留的毒瘤.书是90年代初写的,过了一二十年再看,更多反思和感悟.

  ●一部非常有知的书

  《人在欧洲》读后感(一):还不错

  原来是龙应台的书。。看到60%了才知道。看了德国摘樱桃瑞士看湖生活那段感觉很田园很美好,向往~~对欧洲历史非常不了解。。。看了这个之后才知道德国还有这样一段历史啊。。。瑞士老太太斥责被子晒到11点还不收那段笑死我了。

  《人在欧洲》读后感(二):难能可贵的德国视角

  一本写于九零年,但时隔二十几年后,再看仍然不觉得落伍的书。里边写的很多现象和心理换个今天的符号依然成立。

  龙应台整体给人感觉有点小女人,但不乏一些好的观点和视角,尤其是其在德国乃至欧洲的生活经历,华人的视角,对两德统一之纠结和阵痛的真实描述尤为珍贵。

  《人在欧洲》读后感(三):西德和东德

  整本书看完,恍惚不知道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情,等到看到后面关于西德和东德的事情,才大概明白了年份,整本书看下来,唯一有点印象的就是关于东德和西德的故事,好像整本书就是关于德国的事件记录簿,关于欧洲的其他国家的事情作者很少提到。不过,我看随笔的话一向没什么感悟,永远是在说别人的事情。

  《人在欧洲》读后感(四):人生百态

  我想我只能感慨的用人生百态来形容吧,不同国家、不同人,对文明、对生活、甚至是自由等种种的不同对待方式与看法,看似普普通通的文字,总会有让人心灵震撼、热泪盈眶的感觉,尤其是对中国北京的描述,虽然很多现象如今已经很少见到了,但是这些确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无法根除的现象,往往总会让人觉得有些悲凉。

  《人在欧洲》读后感(五):简评

  看过目送和亲爱的安德烈,发现了温情脉脉的龙应台。貌似我当时体会到东西方文化碰撞,还是思乡情绪浓,才找来这边书读。

  然而,读完只记得写到巴黎地铁里入口处的限制,让推婴儿车的她着实为难。想了想巴黎地铁确实是这样,不过好像也没见人被这个挡住。。。其他讲了太多德国政治,东西德合一的种种磨合,没啥兴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在欧洲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