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少女柯赛特》是一部由樱井弘明执导,名冢佳织 / 菅原正志 / 萩原えみこ主演的一部日本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悲惨世界:少女柯赛特》精选点评:
●很温柔,特别悲惨的部分都改掉了。但是艾潘妮小时候的处理不很想同意,感觉大概也只是对暴力的无视而已。以及安灼拉略ooc了。
●不得不称赞日本动画,悲惨世界能做成这样,原创制作功底真是强
●有好几段分非常精彩,也有超感人的地方。07年看的
●孤星泪
●theme 主题曲特别好听啊,第一个试着用钢琴敲的曲子。。。如今已然忘了谱子。。。。
●非常非常优秀的作品。法国知名作家 雨果原作<悲惨世界>改编。
●为衬托冉阿让刻意削弱安灼拉就算了……可伪娘化算什么啊!魄力还不如公白飞啊!
●童年超喜欢的了
●私の恋人は祖国フランス~
●柯赛特好萌,好想养一只!!
《悲惨世界:少女柯赛特》影评(一):人是可以改变的,世界也一样
非常用心制作的一部适合青少年儿童观看的世界名著动漫,自学生时代看过后,至今难忘,爷青回!相比于原著经典,我更喜欢动漫的改变,也许人都喜欢美好圆满的东西吧~让叔一生命运坎坷,却依旧善良充满慈悲之心,敬佩!珂赛特是一个善良可爱的美丽女孩,虽然身世悲惨,可她是幸运的,让叔用生命护她周全,养育她长大
《悲惨世界:少女柯赛特》影评(二):和谐的悲惨世界
珂赛特看到第46集,没找到下载的,就放下了。
白天在公司偷偷摸摸的看TXT的悲惨世界,回家全屏倒在椅子上看珂赛特,世界真和谐。
金黄色卷发,眼睛灵巧,心地善良,怎么看都是一小LOLI,在德纳第一家打骂使唤的恶劣环境下,心中依然有爱,有苏苏,有盖布洛茨,最重要的,有妈妈。妈妈说会来接她。即便几年后在圣诞节穿着破衣,仰望“一定是住在王宫的娘娘时”,也念着妈妈会来。同样的还有子守歌,在珂赛特的童年一直是念念不忘的。
其实不是这样的,在书中,童年的珂赛特并不知道什么是爱,她小时曾爱过一条狗,但是那狗死了,在辛酸的童年中,她已经不大记得妈妈,这只百灵鸟起早贪黑,眼神无光,给德纳第一家干活,却被当作人家的累赘。不快乐的小孩总是长得不好看。
直至遇上冉阿让。可能人生中总得有什么让人念念不忘的。这两个心灵几乎一片荒芜得人开始相依为命,然后乐在其中,直到沙威的追拿。因缘巧合,老天有眼,他们得以在修道院里安身。冉阿让不是没有私心,但还是放弃了可以和珂赛特永远呆在一起的机会,又回到了社会。之后就比较动荡了,遇到马吕斯,冉阿让被绑架,革命。这个老人为了珂赛特心爱的人,心理挣扎后去参加革命,如果马吕斯死了,珂赛特会怎么样?是该找个人替自己照顾她了。这可怜的老人觉得自己活着的使命已经完成,甚至放了沙威,要求他来武人街抓自己。不想却极大的震撼了沙威。这个老人从来就有自己坚持的正义,对政府无条件的服从,忠于职守,精明能干。
后面的还没有看,虽然情节方面改的有点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的感觉,还是一下子看了40多集,还是值得一看的。扑闪着纯洁的大眼睛,心地善良,身边的人无论怎样都始终相信,始终不怀疑。这样的主角怎样也不能说坏。
http://monomn.blogbus.com/logs/12109764.html
《悲惨世界:少女柯赛特》影评(三):如果没有蛋疼的男二号,世界该有多美好
本片是“世界名著剧场”系列中断十年后的复出之作,尽管画面质量随着时代技术而上去了,但总体制作水准相比黄金期的作品还是下滑了不少,不过还是比较值得一看的。
剧组最初的目的,是想突出珂赛特的主线,所以本片的副标题是《少女珂赛特》,而主题曲和片尾曲也都强调了“妈妈”这一主题(这两首歌曲都很好听),但实际上动画版对珂赛特的定位很差,她在片中的位置近乎于花瓶,除了开头和结尾有点戏份,大部分时间是在打酱油。
动画版的核心人物依然是冉阿让,尽管他缺席了一集,登场率没能百分百,但堪称全片塑造得最出彩、心理刻画最细腻的一个角色。而冉阿让、沙威警长、德纳第这三位大叔之间的恩怨,也贯穿了整条故事主线。
不得不说名著系列非常擅长塑造大叔和老爷类的人物,如《小公子》里的伯爵、《音乐之声》里的崔普男爵、《红发安妮》里的马修、《没有家的孩子》里的毕达里斯……而本片的实际主角冉阿让也相当的富有个性,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士一定会对这个角色产生好感。
冉阿让为了救济外甥偷了一块面包而坐了19年牢、并在出狱后过上了大半辈子不得安宁的日子,不过,这种命运绝对不会只存在于小说之中,就我看来最后一个“流氓罪”犯人牛玉强简直跟他有得一拼。
说起冉阿让,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两个死对头。
一个是无赖德纳第,这家伙不必多说,只需要一个“讨厌”就可以概括。
另一个是沙威警长,他可以说是本作最复杂的角色。人物简介点评他是“正义的坚持者,也是正义的顽固者”。沙威警长因为有过一段不幸的童年,所以他信奉人性本恶,认为人一旦犯过错,就绝对没有改正的可能性,所以他花了一生的精力去追捕曾经偷过面包的冉阿让。
然而,沙威警长却也是个悲剧人物,当他最后发现冉阿让是个好人时,遭到了人生中最为沉重的打击,他无法接受自己一直坚持的、耗费了数十年所做的,竟是一件错误的事,面对信仰的破灭,沙威警长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这点来看,警长远比红X兵和某些日本老兵有良心得多)
不过动画版放过了沙威警长一马,给了他重新振作的机会,因为最终大BOSS是德纳第这极品人渣……
除了沙威警长,艾潘妮也是一个相当复杂而且很悲情的人物。
艾潘妮最初以一种让人厌恶的形象登场,性格骄傲、虚荣、自私,而且经常和妹妹一起欺负珂赛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可恨的女生,却最具有良知、也最为让人怜悯。尤其艾潘妮后来伪装成小男孩暗中救助情敌珂赛特的场景,让人看到了她的善良,而她对命运的不屈服、对德纳第这个大烂人父亲的不妥协更让人看到了她的坚强。
但就是这样一个顽强的女孩,最终却为了保护永远也不会爱她的马吕斯而惨死于枪口之下……
她以坚强,换来了最大的不幸,她以自己的生命,成全了马吕斯和珂赛特之间的恋情。
可以说艾潘妮的故事精彩而悲壮的程度,比起珂赛特只有之而过无之不及,然而她的优点,却只有观众才会知晓,珂赛特永远也不会知道艾潘妮救过她一命,其他人也不会真正了解她的勇敢和善良,只有那位爱书如命最后死于炮火中的老爷爷,见证了艾潘妮天使的一面……
艾潘妮的弟弟伽布罗修也是片中相当出彩的一个灰色人物,一方面他为了生存经常在大街上干些小偷小摸的事,可另一方面,他也很聪明、有主见,经常帮助处境比自己更糟的孩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原著中,割命爆发时给珂赛特送信的其实是艾潘妮,伽布罗修此时因收集弹药中弹身亡,仁慈的动画版放过一马的对象并不止沙威警长……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还不忘了将伽布罗修和男二号马吕斯进行比较。
老实说我真的不太喜欢马吕斯这个蛋疼寂寞的家伙,偏偏他的戏份又超多,看得我很痛苦,如果不是因为最后几集他还能偶尔表现出英勇机智的一面,我简直会把丫划入“讨厌”的行列。
很多蛋疼的家伙说讨厌《水果篮子》里的慊人,但我个人倒也不怎么反感慊人,况且相比我所讨厌的那些家伙,慊人算是好多了。一般来说,我不喜欢的动漫角色大体只有几种,无外乎摆出一副“大义凛然”自我道德优越感十足且严重缺乏自知之明的家伙(这类主角太多,不举例)、喜欢欺负人的家伙和他们的帮凶(具体我在给《小公主》写观后感时已说明过)、装腔作势装帅扮酷自我中心自以为是的小白脸(如《奇幻贵公子》里的那鲁,一个“厌恶”不足以形容我对丫的反感),还有一类就是马吕斯这种优柔寡断、娇柔造作、软弱自卑却又潜意识里很自大的蛋疼男。丫一开始时是因为爷爷的恶言而冷漠了自己的父亲、后来知道了真相又用同样的方式冷落了他的爷爷、而在ABC之友中他又因为“单恋”闹别扭一下子参加一下子不参加一下子又自以为是地“借酒消愁”,真亏他还好运到有那么多无私得跟圣人一样的朋友。
再说丫的“爱情”,自己扭扭捏捏犹豫不决,若不是靠着同伴们的顶力相助、冉阿让这个伟大父亲的拼死相救、艾潘妮的为爱献身、伽布罗修勇敢地前往送信,他和珂赛特之间那段不算伟大的爱情,又有多少成功的机会呢?丫连写封情书都是在朋友的百般劝说下才动笔的。
朋友们牺牲了,艾潘妮也为他而死了,冉阿让大叔不顾自身安危地把他救出来了,爷爷跟他和好了,经历了这一切的一切后,丫终于能够和珂赛特情意绵绵了。
我说那些认为这家伙不错的女同胞们,你们真要嫁给这种寂寞蛋疼男?
当然,客观地说,马吕斯也是有优点的,比如他在战场上背起火药桶救出伙伴,说明了他也是有英勇的一面,而最后智斗德纳第虽然差点因此丧命,但也说明了他的正直。所以《悲惨世界》也许可以解释成一个蛋疼青年怎样成长为一个相对不那么蛋疼的青年的历程。
还有一些人物是不得不提的,比如恩佐拉(也译作“安乔尔拉斯”),由于珂赛特大小姐中后期经常打酱油很不给力,配角们也就在这段时间内纷纷大放异彩,这其中就包括了中途突然跳出来、然后一跃成为主角级人物并抢走了马吕斯的风头、最后在战场上挂掉的恩佐拉,他也算这片子里的真·悲剧男了。不过作为一个割命党人,他在临终前所想到的可不是交党费……他和酒鬼朋友之间的遗言,纯朴但也豪爽。
通过这部动画,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很热血很割命的情节,也可以配上很柔情的歌曲,而且居然还没有违和感!!
《悲惨世界》完全可以当作《凡尔赛玫瑰》的姐妹篇来看,两部作品都涉及到了法国割命,所不同的是,《凡》要战翻的是路易十六,《悲》要战翻的则是复辟后的波旁王朝。
拿破仑曾评价自己一生最大的功绩不是打赢了数十场胜仗,而是他的法典和政策能够得以施行。这段自我评价,无疑是很中肯的,至少雨果肯定会同意这一看法。
雨果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将领,不过雨果本人痛恨殖民主义,对拿破仑政权并无好感,所以当波旁王朝复辟时,他写了文章对其大加歌颂,获得路易十八的赏赐。然而不久后,雨果便发现波旁王朝真的好烂,所以他苦等波旁王朝的垮台,不料却迎来了更烂的奥尔良王朝,到了拿破仑三世的时代,法兰西人民的领导者简直烂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时候雨果总算明白了,拿破仑一世确实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君主,无论此前还是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帝制还是共和,换政权比翻书还快,却一个烂过一个。几次大割命都没能给法兰西人民带来幸福,这段痛苦历程还得持续到二战之后……
法国至今也没迎来恩佐拉心目中期待的理想世界,可法国人民总算再也不必因为一块面包而坐19年牢了,尽管每次割命都搞得一地鸡毛,之后比帝制ZF还要残暴的银民处决更岂止一个“恐怖”能够形容,但至少人家的子民感到不满时总算有努力过、反抗过,无论这种“努力”和“反抗”是对的,还是错的,是所谓“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况且被压迫、被欺负后不想反抗的家伙,也只能说活该被压迫、被欺负了,不值得同情。当然,不值得同情的还有德国牧师尼莫勒提到的那些人,尽管我们就是那些人……
:本文的某些XX字眼实属无奈,这样写法只是为了防“荷鞋”……
2:给这部作品写观后感,纯属时间巧合,与帝都某菊花事件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