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精品:白棉花》是一本由莫言著作,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简装本图书,本书定价:15.00,页数: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言精品:白棉花》精选点评:
●在五星和四星间犹豫了一下
●我相信身手不凡的方碧玉还活着…
●把我们埋起来吧
●不如红高粱血淋淋的给力
●台北:麦田出版,2001
●中国
●21中图书室借阅
●莫言的书只读过这一本,是载在90年代的一本<中篇小说选刊>上的(貌似还有池莉的<你是一条河>)。高二寒假的样子,完全没法感受到所谓"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风格,但最后方碧玉移花接木的结局还是觉得非常赞的...其实我觉得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好多作家很不错的
●“多少缠绵曲折的男女爱情故事,都沉痛地证明和宣告:女人的爱情之火一旦燃烧起来,就很难扑灭;而男人,在关键时刻总是像受了惊吓的鳖一样,把脖子缩了起来。”
●其实情节老套了,但马成功那不成功的一段经历,莫言拿捏的挺好的。就是短点了
《莫言精品:白棉花》读后感(一):书和电影
先看到了宁静在剧中的几个片段,再看的书。每当有对碧玉细致描写的时候,就能想到宁静的倔强、大眼睛和长长的脖子,一种坚持、不屈的姿势。形象的切合度很高啊!作为导演,能选到宁静,就是电影《白棉花》的保障了。
《莫言精品:白棉花》读后感(二):书和电影
先看到了宁静在剧中的几个片段,再看的书。每当有对碧玉细致描写的时候,就能想到宁静的倔强、大眼睛和长长的脖子,一种坚持、不屈的姿势。形象的切合度很高啊!作为导演,能选到宁静,就是电影《白棉花》的保障了。
《莫言精品:白棉花》读后感(三):莫言--怎是一个狂字了得
如果把余华比作一个外科医生,可以冷静的叙述残酷;把王安忆比做一个风格画家,刻画江南的神韵;那么莫言就是一个魔术师。读过莫言文字的人都知道,莫言很“狂”。他的文字没有平静的音符,犹如哈利波特魔棒下的事物,玄幻的不着边际。但就是这种“狂”使得莫言的文字非常有张力。有了莫言的名字就没有普通一般可言。
《莫言精品:白棉花》读后感(四):这世上有一个名字叫莫言
莫言是一个大师。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一个名字叫莫言?
这千刀万剐的大师!
既生他,何生我?
既生我,何晚生于他?
他已活了五十岁,
可,
为什么还不死?
我可怎么办?
他到底要活到什么时候,
非要等到吓死我?
小子们还要不要再搞文学,
这坐山头怎么翻过?
《莫言精品:白棉花》读后感(五):《白棉花》读后随想
《白棉花》读后随想
y 马凤洁
为了爱国的缘故,莫言得奖后,我低调了两个小半天儿,不好意思大声说我刚在读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读得好珍惜,直到现在都舍不得把最后的几十页读完,不好意思说,每次读村上春树的小说,都会在梦里把故事继续。等着这风头稍稍冷了一点儿,我从书店借了本彩绘版的《白棉花》,读它的原因是我爸爸生前在棉厂工作,似乎有点牵强,但小时候的记忆是很珍贵的,一不小心,就会越来越淡薄,所以我还是决心写几段,纪念一下。
先说这本书,封面上写着这样一行字:“没有人这样写过棉花。一部农村走向工业化的血泪史诗”。好吧,我的确很少读专写“棉花”的书。至于血泪史诗,我不得不说,真的很吓人。我是晚上读的这本书,不时觉得冷冷的。且不说这本书的内容,因为读完之后觉得在情理之中。结尾的猜测也多少让人觉得可以接受。也不多说里面的血腥场景,我只是想写写另外的关于棉花的闲言碎语。
妈妈常跟我讲起爸爸的事。我自己也记得一些。比如爸爸以前在供销社,算盘打得好,人聪明,后来在酒厂工作,因为不愿意离家远,拒绝在外工作。后来他在棉厂工作,经常出差,小小的我经常在家门口等着他回来。后来看到他在全国各地的留念照,偶尔也会想去他曾去过的城市看看。他的办公室在厂子大门对着的那个楼里,那是我们小乡镇上最早的楼房。我和家属院的小伙伴们经常去挖楼道上的小方石砖,我们也曾在棉厂各个囤棉花包的石灰地上奔跑、追逐、玩耍。不出差的时候,爸爸主要的工作,是在办公室看报纸以及喝茶水,各种开会。所以爸爸有空闲练习毛笔字,以及下棋等等。后来爸爸也在车间忙,很多阿姨操作超级高大的纺车。几乎很少听到血腥的事,除了厂子水塔上的猫头鹰不停地叫,爸爸爬上去跟它聊天。后来厂子倒了,爸爸也喝了很多苦得要死的无数中药。爸爸的离世,对我来说,是关于棉厂的最血腥的事了。
我还记得有一年爸爸在收棉花时,来不及回家吃饭,我跑去找他,叫他回家吃饭。大包大包的白棉花排着队等着过称,那时候的物价没有现在这么高,好多棉花也卖不了太多钱。我也曾和小朋友们一起骑车去棉花地帮忙摘棉花,也曾见过给棉花打农药。后来爸爸承包了车间,我也经常去帮忙,有时候是包装,有时候是帮忙折袖口。爸爸在石灰板上写着一些粉笔字。那是他对人生的感叹和疑惑。后来,爸爸最后一次写字:坚持就是胜利。
棉花本该是暖人的。记忆本该也是暖人的。借这本血粼粼的小说,记录下我记忆里的零星点点。感恩一切的发生。愿一切安好——所有的年代,所有地方的人,以及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