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好些了吗》是一本由吴虹飞著作,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个世界好些了吗》精选点评:
●爱屋及乌 但是本身没有多大营养价值
●很早以前就看过采访郑渊洁那篇,笑死我了。
●上星期路过书店问店员这本书,没人搭理。 从豆瓣转弯到她的blog,把近期的文章都看完了,我自己写的东西从来没这么费心过。 她爱慕的上师,原来就是那个唱仓央嘉措情歌的日波益西,活佛。 搞得我也想去看见他了。多么美的人啊。
●一口气看完了,很不错,有自己独特的切入点。
●挺好的,但我想这个世界大概好不了了
●喜欢周传基 喜欢郑渊洁
●1:不喜欢她的歌,但必须承认她把自己包装的很好。2:这本书就是满足了八卦心理,因为里面有好些想了解的人。
●好不了了
●格非的对话
●的确 改变我的视角
《这个世界好些了吗》读后感(一):看阿飞姑娘的访谈有福了
看第一篇郑渊洁的访谈,差点给我笑喷了。郑渊洁在那胡说八道,但未必没有真义,问和答都很精彩。我觉得象马晓春说的,阿飞姑娘有点笨有点较真,但就是这点吧,她离人物更真更近了。这个世界好不到哪去,但看阿飞姑娘的访谈有福了。
《这个世界好些了吗》读后感(二):。。。。。。。
这个世界好些了吗?
这个世界难道没有好过吗?
我模糊记得有在《***》里面有人问:清木,你还有什么不快乐吗? 她回答说:这个世界满是痛苦何来快乐而言!
呵呵。她这话真的对了吗?或者说有什么错吗?
这个世界好些了吗?
这个世界好些了吗?
这个世界没有人类居住了吗?
如果有,那么世界又何言,好坏呢?
如果没有,那么世界的好坏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世界好些了吗》读后感(三):盛名之下
吴虹飞的大名,如雷贯耳,估计只要是对传媒、娱乐、文化稍有关注之人便对其不陌生。
以采访集出书很聪明,不至像曾子墨那样,招人嫉妒、冷眼,当然那本书本身也有不少问题,难怪遭人骂,但大多数是一边看,一边挑刺的。
说回到本书,前些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了一部《小凤丢手绢》,采访集子,也是当时的一些文化名流,甚至先锋人士。而吴虹飞的切入点更加主流,绝对与前者在同一档次,不太会叫人失望。
《这个世界好些了吗》读后感(四):吸引力
初看到这本书是被当做传记类放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的。这本书收录了吴虹飞三年来精选的采访作品。
我承认,她的文字的确很有冲击力。这种素净简单的写作方式给我新闻写作开启了一个新的认识。可是读完全书我开始思索:她究竟要表达什么?我看到吴虹飞一直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探寻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可是她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
书中选录了不少文化名流、世纪老人、企业家、作家、自由音乐人等等人的访谈。然而这些访谈中不乏前后矛盾的内容。一名记者的写作并不是纯粹记录,也应该渗透她自己思索的东西。这些在吴虹飞的文字里,我看不到
个人认为,吴虹飞的采访对象更适合选择电影人、音乐人,甚至是边缘人。扯上潘石屹这种大众颇有微词的人物也难免看不出记者的倾向
《这个世界好些了吗》读后感(五):青春的热病
依然有着青春期的孩子,在长高,荷尔蒙有时太多了,就拿起电吉他,前仆后继。那是青春的热病,象天花,总是要这样挥霍过的,后悔的,放弃的,然后就好了,回到办公室里。如果有一天,你见到一个西装革履的人,微笑着说,我当年也是搞过乐队的。你会想,青春多么相似,可是他们都没有象他们三个人一样。他们没登上过辉煌舞台就被纳入西服里,笑容可掬。有些是摇滚明星,有些是普通人。命运是很平等的,没有谁比谁更幸运。
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能免息青春炽烈的痛。但每个人都要走过去,烈火葬身,死过返生。然后貌似风淡云轻。
对的,命运很平等,没有谁比谁幸运。
如今还可以活着。每一天都能看到日光出来。睁开眼睛我常常感动到哭泣。
那些死去的灵魂。请你们好好安息。
世界没有好起来。但我们要越来越坚强。
200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