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枫川志》是一本由骑桶人著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元,页数:165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枫川志》精选点评:
●虚化的背景,没什么自我的人物,说弃就弃,说爱就爱,没有感触,没有动人。
●骑桶人的东西向来诡异得很,小学时候看了<薤露>,那时候简直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阴影好么.现在回过头再看他的书,妈的怎一个爽字了得.
●有不疯魔不成活的意味在
●买了,读过,时间应该不超过2年,但是一点印象也无。也算是一种奇特的阅读经历了。
●浪费时间,非常差劲
●有那么一个瞬间确实不错
●虽说是奇幻吧,但是总觉后面太扯淡了些。不过胜在文风流畅利落。
●前兩章還說得過去 第三章開始什麼狗屁東西
●其实还挺恶搞的
●开始以为是传奇小说,后来莫名其妙转向了,以为原来是聊斋,再后来变得讽世,把儒家诸子都骂了一遍,虽有点刻意,也算是都读过鲁迅的。再后来又变武侠了,然后玄幻了。 一本小说想说的事情太多会让风格很杂糅混乱,要在各种节拍之间切换。好的是,作者把郎才女貌的主人公折磨的那么不堪惨烈,真痛快
《流枫川志》读后感(一):随手记两笔
类卡夫卡的奇幻小说。
和纯文学比,通俗易懂,还打着奇幻、武侠的皮,易读性显然要好很多,进入起来容易,出来也简单。和主流的奇幻小说比,《流枫川志》显得那么独树一帜,那么另类不群。
阅读体验委实不错。《归墟》让我想起了小林泰三的《看海的人》,骑桶人写的小说,有时参杂点科幻的意味。画鬼容易画虎难,比起硬科幻来说,写中国式奇幻要简单一些。小林泰三的科幻要硬一些。
《流枫川志》读后感(二):这一本绝对值得收藏
第一天,你可能看不懂;然后你把它放在你的厕所里,预作蹲马桶的时候看——事实上,这也是我推荐的这本书的阅读方式。
蹲了三十次马桶后,你读完了
你会觉得有点隐隐骚动,在心脏深处埋了粒种子的感觉。
这种子绝不是花朵——《流枫川志》并不婉约;
也绝不是果苗——《流枫川志》绝不鲜嫩
三十次马桶间,你的内心会有一种欲望蠢蠢骚动,像枯草一样——沼泽边的枯草。那枯草一边是腥臭的污泥,咕嘟着气泡,大口吸气,你会被恶臭放倒;一边是嫩绿的草坪,野花点点,蝶舞蜂吟。
当然,这半死不活的枯草也是一半沁在咕嘟着恶臭的水里,一半COS着可以开出娇艳花朵的嫩绿鲜草。
但这枯草的生命力如此之强——头上一边奋力挤出惟妙惟肖的花骨朵,枯燥的茎却已经悄悄地木质,牢牢纠结在恶臭的池塘里。
千万别忘了,这恶臭的根基,其实就在你自己心底。
:骑桶人的大多数文字都适合放在马桶背后的水箱上备读——大家自己去琢磨他的笔名吧
《流枫川志》读后感(三):喵的我错乱了啊有木有
其实是慕某网页推荐进来,顺便看来另一个豆友的评论称这本值得收藏,而骑桶人的招牌还是很闪亮的,无论是《今古奇侠》还是《九州》,于是从他一堆短篇中挖出这一本……好啦好啦,其实被勾引进来最主要的原因是简介中的“主人公是去势者”……我坦诚我的恶趣味并且期待这是一本妖艳诡异如葵花宝典前传之类与名字相称的书。
大半个晚上的阅读所得?真的不知道是什么,除了确实很诡异以外,哇塞这到底是什么烂咖啊?从唐朝陈世美开场,飙到食人宴,再转到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这是什么,狼图腾么),然后女主莫名其妙的怀孕最后回到食人宴擦擦嘴跑到草原一尸两命,再回老家突然发现有个大派送的女儿……喂理科生的思路真的跟不上啦,这难道是叫魔幻现实主义么?你一会把李世民和儒家从周到宋的人全部恶损一遍,一会骑上小马去东北,你是要搞那般啊?
最要命的是,你要掉书包也可以啦,你把儒家的BOSS全部改名来损一遍也可以啦,要抄诗一共就抄了前几页两首,好啦这个也算你,要学黄蓉整各种菜但是换成人肉版,这个……也算你啦,但是你不要让武德年间就把100来年后的卢纶拿出来打PP,更不要让宋朝的鲍照跑到唐初出《鲍参军集》这样的小册子好不好啊喂~~~
《流枫川志》读后感(四):在一起
今年是我大学毕业的第二年,像很多人一样,我远离家乡来到了陌生的上海,为了一个未知的未来打拼,幸运的是,我的女朋友也和我一起来到了上海,今年也是我们在一起的第四年。
我的老家实在山西,女朋友的老家在山东,我们两个在上海没有亲戚,只有几个关系很好的大学同学。毕业的时候,女朋友说我到哪里她就跟我去哪里,开始我以为她是在开玩笑,因为我不想她 吃苦,所以按照我的计划,我一个人现在大城市里好好奋斗,等我混出一个模样的时候,再接她过来。
当她给我说她马上要到上海的时候,我很吃惊,更多的是感动。过来后她很快找了一份工作,在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一年有将近9个月在出差,比我累多了,她从来没有埋怨过我,偶尔觉得累了,会给我抱怨几句:为什么我要来上海啊。
是的,为什么要来上海啊,我也想过很多次。为了所谓的梦想?别扯了,我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为了生活的更好?这是无法量化的,当你挣了100万你会向往1000万的生活。
当我看完《流枫川志》的时候,我瞬间明白了,之所以我们在上海,是因为我们要在一起。
的确,如果我回到山西,可以找一份清闲的工作,但她是不愿意去山西的,而且她的家庭也不一定愿意她去山西,而如果我去山东,我现在会做的事和我大学学到的东西,并不能保证我可以在山东养活自己。所以我们来到了上海,起码我们可以继续在一起。
像《流枫川志》里写的那样,他追逐名利、追求权力,他以为他想要的就是这些。直到后来历经种种折磨,再次回到流枫川的时候,他才明白他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但是却回不去了。
爱情的本质就是在一起,从最初的相互爱慕,到变为爱情,再到亲情,能让你坚持下来的唯一信念就是在一起。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因为想在一起,所以不论经历多少的痛苦,不论产生怎样的波折,不论现实是好是坏,两个人才能始终牵手,这就是爱情。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玉楼春·次马中玉韵
苏轼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
故将别语恼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
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流枫川志》读后感(五):百转千回的华丽奇幻
做园子的都讲究不会让你一眼就看见流水的尽头,哪怕只是转个弯就停了,也要让你在转过这个弯之前还存有幻想。批量生产商品的现世,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或者小说,凡是讲故事的,起篇虽然各有不同,结局却都大同小异。以至于听故事的人总在抱怨都猜得出情节了,还算什么故事。
所以不喜欢唐七却喜欢唐缺,所以不喜欢简简单单的你情我爱却喜欢乱世中因为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而显得无比渺小的男女之情。所以喜欢潘海天,今何在,舒飞廉和骑桶人。
嗯,我要讲的就是骑桶人。
我相信看过灌篮高手的,第一眼看见《流枫川志》一定会念成流川枫志。。。。我也是。说实话,直到看到杨无恭去到流枫川我才发现其实不是流川枫。。。。好吧这是外话,我接着讲书。
一般来说,故事里的男女主角一定都有着一定的人格,不管是坚忍还是狂傲,不管是善良还是倔强,这些个品格一定会伴随着男女主角一直到故事的结尾。嗯,我要转折了。然而,这个杨无恭却变化万千。
落第举子杨无恭,一身傲气,穷困潦倒却从不向人低头。便是这一股傲气才使姬慧芳心暗许,才衍生了这后面的许多故事。
姬慧身边的杨无恭,百般温柔,像是要就这么相爱一辈子似的,却不肯给出任何一个承诺。姬慧问,杨郎,你会不会高中之后就把我抛弃?杨无恭却只是嗔怪姬慧像所有傻女人一样问啥问题,连答案都不肯给一个。
高中之后的杨无恭,仅仅一个九品的右补缺,就抛弃了姬慧,娶了高官的女儿。这里开始有了浓浓的嘲讽的味道。落第的杨无恭好歹好算个硬气的人,而九品小芝麻官的杨无恭却开始失去了那份硬气与人性。是以姬慧一刀斩下,把个没了傲骨的杨无恭又变成了可笑的阉人。
阉人杨无恭,混混沌沌,醉生梦死,一心只想被人吃掉,没了求活的心。这里又要再提一笔,关于吃人这件事。骑桶人笔下凡是有点权贵的人,下到各老夫子,上到秦王李世民,没有一个不吃人肉的。关于吃人的细节,作者不惜笔墨写了一遍又一遍,嘲讽之意尽在言表。嘲大唐还是讽的现世,那就仁者见仁了。
恶鬼杨无恭,由化性池里被金钱僧救起之后,变得刀枪不入力大无穷。适时正逢突厥反乱,他不去帮自己的国家,却要去帮突厥。或者也不是帮谁不帮谁,他早已没了人性,只是行尸走肉而已。
阿慧的男人杨无恭,被姬慧在胸口刻了五个字,从此就不再是刀枪不入的铁人。没了的人性也被姬慧这几个字带回了身体。拼了命也要从寂灭师太手下救出姬慧,从此两人形影不离,就算他是个阉人,也誓要天荒地老。
突厥人杨无恭,这段日子怕是两人最幸福快乐的时光。男的打猎牧羊,女的抬水做饭,俨然过起了小日子。然而一旦生活平淡下来,就会滋生一些欲望,孩子,就是其中一个。明知是再也不会有孩子,却还是要抱那么一点希望。所以乌麦女神给他们带来一个孩子,而姬慧却不敢告诉杨无恭,从此便有了隔阂。
恶鬼杨无恭,这次他又变成了恶鬼,救了被“大唐权贵”折磨的失去心智的姬慧,站在秦王面前,一个一个杀掉那些个吃人的官员,扬言也要做人肉大宴,吓得秦王脂肪尽破,看到这里我已经忍不住笑了起来。
乌麦女神赐予的孩子胎死腹中,姬慧也死了。杨无恭被周九叫回流枫川,无端端冒出来一个女儿,却是当初抛弃姬慧时所生下的孩子。。。。。。。
这个结局,是不是很像仙剑?好吧这也是外话。
姬慧是从头到尾一直没有变过,那些跟随着姬慧的品格一直到她死。所以不管杨无恭怎么样千变万化,怎么样大起大落,只要姬慧不变,他就还是杨无恭。
写书的人,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实际上都是有深意的,不能有半句浪费。我喜欢揣摩这些深意,喜欢跟着作者的思路,从一个故事衍生到很多个故事,从一个点,发散到无数个点。这一本《流枫川志》,百转千回,华丽至极,同时又辛辣无比,正合我意。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