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是一本由Neil R.Carlson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4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理心理学》精选点评:
●不错,通俗易懂~比那个神经科学容易看得多~~
●只针对内容重给了分。翻译是屎,请看原版。
●是本好书!保我过!
●一个人的性取向不是一个简单的主动选择的问题,很难想象一个人对自己说:“看吧、今天我在学校有体育课,所以我会穿白色的袜子和网球鞋,只要我做决定,我觉得我这一生还都是选择吸引女孩子好。”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同性恋者?这个问题恐怕要等到我们把异性恋着的问题搞清楚才能回答。
●只选了几章有兴趣的看看。太高深,PASS!
●因为收到了新版《生理心理学》,我就把压箱底的老版拿出来对比内容。一不小心,在老版第384页看到当年的我留下的笔记:“本章主要讲述的都是精神障碍的生理学/生物学病因及医学的疗法,而不涉及心理学病因和心理治疗,事实上,心理学病因必然导致生理变化。”——由此可见,我在压根还没读过《笛卡尔的错误》之前多年,就已经是一个坚定的一元论者。而这样一个“史实”,如果不是今天的“考古”意外发现,早就掩埋在岁月的尘埃里,连我寄几都已经完全不晓得了!
●头大,上周看完,现在在不起来他说了什么了。
●渣翻译!!!!! 顺便缅怀一下新浪爱问。
●目前读的是英文版教材。。。我要读中文版。。。。这种什么5羟色胺用英文讲讲也就算了。。。什么氯氮平、氯丙嗪、阿立哌唑、利哌酮之类云云,还有脑膜瘤、神经鞘瘤之类,这玩意儿用英文讲就好直接买块豆腐撞死了。。。。
●不错的 虽然不详细 但是比那些说明详细的课本要容易读
《生理心理学》读后感(一):很好很强大
第一次接触生理心理学,很痛苦。考试的教材薄薄一本,看似什么都写了,实际上什么都没深入。
而这本生理心理学的书,是考试教材很好的补充。非常详尽的介绍了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出现的名词。
作为教材的补充材料,很详尽。
《生理心理学》读后感(二):美味的书
从小到大看过的那么多教材,你还能保留多少本?我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用完了就扔,有时候也会用来擦擦屁股(尤其是政治课本)。
你会觉得哪本教材写的好,值得一读再读?我是经常会有焚掉这些教材的愿望,所以我特别理解秦始皇,估计他也是被坑爹的教材给弄得火大。
中国的教材为什么那么多让人不忍卒读,只想捉弄上面的杜甫们?现在这个时代整本经典教材怎么那么难?
算了,也没个答案,没看还是看看这本《生理心理学》,了解一下我自己为什么火大吧。。。
《生理心理学》读后感(三):你该怎么看书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觉是编的太好了,就像一个老师就在你旁边与你对话
这本书为什么容易读?
一.语言风趣易懂
二.编排得好
为什么说编排得好呢?因为
1.每章之前都有个小目录,让你大概了解这章讲什么
2.每章不多,几乎每章都分三节,这样你可以每次不用看太多,不容易疲劳
3.它每节都分好几个话题,每说完这个话题,它会有一个问题,通常的回答这个小段的主要内容。注意,它是以提问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给你个总结,带着你思考,同时很快得给你一个反馈:刚才这个理解了没
4.每一节讲完之后,它会把所有的这节知识分点总结,帮助你复习
5.它每节后面都有引人深思的问题,但没有答案,开拓你的思维
总之,读这本书很舒服,想想神经之类的东西应该有些枯燥,可读这本书一点也不累
然而,这样的好书是不容易遇到的,看到那些每一章都很长,分节也不明确,也没有提问的书,我们要怎么读呢?
很容易啊,照着这本书的套路就好了
1.看书先看目录,直到每章的目录,直到每节的目录
2.自己分,大概看到哪休息一下,不用太长。一般书是有节的,可以按节分
3.最重要的是提问(1)再还没看书的时候,看到目录,可以题一次问(2)看完书的每一个小点的时候,提一次问,可以是大概讲了什么,也可以是如果是考别人会问什么。提问的好处很多,最大的好处是让你得到反馈,原来我知道这么多小点,会让你有劲头再读下去。
4.读完一节,总结一下,想想如果给别人讲这些知识会怎么讲,看看自己会不会突然又冒出问题
按照这样的方法读,不管怎样的书都会好读的吧,况且经常读着读着就有新想法把自己激动得不行呢
《生理心理学》读后感(四):重点看第12章 学习与记忆
为了孩子教育所看这批大部头书中,这本肯定往后站,不起直接作用。
但是如果对这行为神经学好奇,那这本很通俗易懂了。
概化和还原,本书使用这两种解释形式。
前者指采用心理学传统方法解释行为;
后者指的是,采用身体内(神经系统内)生理学事件解释行为。
我很喜欢看这本,大概是我还原论的倾向比较重,尤其在人的行为方面。
关于学习这个大话题,我一直想找找更深入的神经学解释,那么请看第12章吧。
学习和突触可塑性相关大。关于LTP很详细。
学习的四种分类,很新颖。
海马的具体各区、海马到底有什么作用,介绍了很多实验。
值得反复看:海马结构在陈述性记忆巩固中的作用,等等。
此外,关于睡眠(第8章)、吃喝(第11章),也很有深度。值得再看。
本书530页,我从这本书偶遇:
万物有灵论。
生理学之父,约翰内斯缪勒
赫尔姆霍次,推动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各种病例小故事,告诉我:生理运作正常、能正常活着是值得珍惜的。
体液平衡。这里没有看懂。
继续加油,原来我就一直在想:细胞间质、血浆和细胞内液的实际交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