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愤怒,是因为他人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
日期:2020-11-24 19:56:24 作者:冰晶鸟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这几日忙碌总算告一段落,却接连迎来两位愤怒的朋友:都觉得付出良多没能得到对等的肯定和回馈,有一种受伤的感觉,为自己感到“不值得”。

  这种感受我经历过很多次,所以我懂得。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愤怒,是因为他人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

  整个过程通常从愤怒开始,以失望告终,最后成为消极对抗——你不好好对我,我也不会好好待你,你活该。

  如果对抗能够解决问题,这世间大概不会有那么多失望到绝望的人,这些人一边依然对他人充满期待,一边又对自己的付出左右思量。

  久而久之,纠结成了习惯。放不下的依然放不下,解不开的还是死疙瘩。

  对抗是一种内耗,人与人之间若出现对抗,损伤的不只是关系,还会耗费掉大量的精力,耗损人的能量。也就是说,这是一件损人不利己的事,不值得做。

  幸运的是,人总会成长,成长就会学着接纳,接纳就能变得圆融,圆融就能允许他人的不同。如果你常常陷入负面情绪中,那就跟随作者的文字,试着解除对抗,也许你还可以找回丢失已久的能量!

  很少有人会反转矛头问问自己,为何如此愤怒?

  真实的原因是这样的:你原本有个设定值(他们至少应该怎样),而事实却远低于你的设定值,你想要的最低限,或许远高于别人能给的最高限。

  这个最低限是你的主观判定,而别人的最高限,也是他们的主观意愿。这两者同样主观,没有对错之别,他人毫无察觉,你却波涛汹涌。何故?

  这是一种来势汹汹的痛苦感受,而导致这种感受的,恰恰是我们和事实的对抗——不接受现实,认为现实不该这样,拒不承认。

  没有人刻意忽视你,他们只是在做他们自己。并非他们不懂,而是你过于在意自己的不同。

  换句话说,你所付出的那一切,可能已经远远超出应有的范围,达到了“奉献”或者“牺牲”的程度。

  而“额外”的付出,自然期待“额外”的奖赏,这是人性的基本诉求。

  可以说每个人都独一无二,也可以说没有谁与众不同。角度不同,结果各异。

  当然,谁都认为自己不一样,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戴尔·卡耐基早就告诫我们:人们通常只关心他们自己。

  也就是说,我们以为自己很不一样,别人平淡无奇,而别人通常也这样想。

  当你了解了人性的这一点,就会换位思考,既不会把自己看得过重,也不会把别人看得过轻。

  如此一来,就不会把自己的期待凌驾于他人的感受之上,只看到自己付出的辛劳,看不到别人体会的稀少。

  从“劳而无功”到“事半功倍”,这里有你的成长,是更加过人的智慧。

  对抗本是徒劳,当你自顾自地愤怒和不甘时,他人依然在他们的世界里快乐度日,并不会因你的失望而有所损伤。

  要放下毫无意义的对抗,学会调整自己的期望:既然额外的付出会觉得不值,那就减少付出,到自己不会觉得不值的程度;既然不被珍惜,那就保留那份精力,留给懂得珍惜的人。

  大部分的时候,让人烦不胜烦的,并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恰恰相反,那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才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让人欲罢不能的痛苦。

  谁说世界非黑即白了?黑白中间还有无数个度的灰。

  除了攸关生死的大事,其他都是小事,人生光阴何其有限,实在不必浪费在琐事上。

  人要努力向上生长,不断获取心灵的能量,增长为人处世的智慧,用来成长的光阴还嫌不足,哪有人闲得用那么多功夫去在小事上过多计较?

  抓大放小是智慧,不为琐事烦恼的人,才能体会人生至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愤怒,是因为他人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