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世界相续——宇宙起源
日期:2020-11-16 15:21:28 作者:真如妙心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世界相续——宇宙起源

  世界相续——宇宙起源

  对于宇宙人生的来源、相续等根本问题,佛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楞严法会上就否定了四大及七大产生万物的观点,而确立了如来藏妙真如性周遍于法界的观念。弟子富楼那对此起疑,既然一切根、尘、阴、处、界以及七大等都是如来藏清净本然,为何能生出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呢?佛陀在《楞严经》卷四以“三种相续”解释了这一疑问。

  对于富楼那的提问,佛陀是如何解说的呢?佛陀问富楼那:“你平常不是常听我讲,当你开始觉到自性的妙明时,方知自性原来是本觉不昧,具有灵明的功能吗?当你称觉明时,究竟如何解说?你是以自性本来具足灵明故名为觉?还是本觉自性原来没有灵明,需要加明于觉,才叫明觉呢?”富楼那说:“如果这觉体不再增加灵明可称为觉的话,那么只是虚名为觉而已,就应该没有所明。”佛说:“照你的意思是说若不加明于觉,就没有灵明的觉体,只可单名之为觉。你却不知,一有所加,即不是本有的灵明。就有生灭,早不是本明的真觉了。已将妙明变为无明,真觉变成妄觉了。要知道,本性的真觉原不是所照的境,因本具妙明的功用不落能所。现在无故加明于真觉之上,乃转妙明为能明的无明,以真觉而为所明的妄觉。因妄以真觉的性体,为所见的境相,导致产生能见的妄能。于是在原没有同异之中忽见万象森罗,种种差别显然成异,又于千差万别之中,以类相属而立同,一异一同相互彰显,因此又立无同无异的众生界。这样昏扰动乱,相待为缘,由妄境引发妄心,妄心又分别妄境,辗转劳虑。劳虑既久便自发生染著尘念,以致心水浑浊纠缠不清,越陷越深,由是而引生尘劳烦恼。又因为业力所致,便幻起万象。有相之处,就成山河大地而为世界;静而无相处,就空阔广荡,显然而见顽虚。虚空为妄明中所现的同相,世界即所现的异相,众生业果等有为法,就是妄明中所显现的无同无异之相。那些形貌不相同而体性实无异的众生、业果相续,随于五阴三界中无法出离,故于无为法中便真的变成有为法了。”

  综上可以看出,世界的形成原因是由于众生依真觉妄起无明,由于无明妄力熏变而成地、水、火、风之四大。世界是由于众生业感形成的,但推究其根源也是由无明妄心而起。四大依无明而有,而世界又由四大所成,那么这“四大”究竟是怎样从无明妄心而生起的呢?在《楞严经》卷四云: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这段经文是说由于真觉之体,已起妄明,遂将真空变成顽空晦昧之相,于是真觉之光明和虚空之晦昧,互相对待,互相倾夺,不停地动荡而成摇动之风。如此积久而成为风轮,风力极大,有执持的功能,故能执持世界,使能安住。世界诸风不出妄心动荡所感,可见风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一念动相罢了。就如当年六祖惠能大师见两个和尚争论风动幡动时,六祖大师说:“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仁者的心在动。”这正说明了风幡之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无明妄心动荡不已。结果积而成轮,故有风轮执持世界。虚空形成动摇的现状以后,由坚持妄明欲明白晦昧的空体,遂结暗为色,而成地大坚碍之相。依无明妄觉而立坚硬之相,因妄心坚执而成坚相,再坚执不休就积成金轮,所以大地中心与地壳有金轮性的固体保持国土。又由于坚执妄觉所立金宝既成,再与摇动妄明而生的风力互相摩擦,风性属动,金性属坚,一动一坚相摩相荡而产生火光,所以有火性的光热发生一切变的本能,故知世间诸火亦不离妄心摩荡所成。由于金宝的体是明净的,明能生润(如五金之属遇热而化水),火大之光则常上升,而蒸发金轮,如此蒸润成水,积而成轮,故有水轮含十方界。所以《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云:

  诸佛子!此中有何等世界住?我今当说。诸佛子,此不可说佛刹微尘香水海中,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安住;一一世界种,复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诸佛子,彼诸世界种,于世界海中,各各依住,各各形状,各各体性,各各方所,各各趣入,各各庄严,各各分齐,各各行列,各各无差别,各各力加持。

  由此看出诸世界刹种,皆依香水海住。

  综上可知世界地大依水轮,水轮依金轮,金轮下有火轮,火轮下有风轮,风轮下有空轮,空轮依无明妄心,晦昧所成。无明依本觉,无明是本觉之相,究竟不离本觉之性,足见世界是起于真妄和合之心。此四大即为能成世界,万法之本,无明就是能成四大之本。故推本溯源,一切万法都从本觉真心所生。而此本觉真心非因缘所生,非自然而有,它能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染缘而有山河大地等种种有为法,随净缘可成立四圣道。

  四大之性虽然各有相违,实则相济,如此便成四居。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这个道理,《楞严经》卷四中讲完四大之后紧接着便讲了四居是如何形成的。佛云:

  火胜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数,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由于火性光热上升,水性湿润下降,一升一降,交互发生,就造成种种坚硬的物体而成器世界。湿的地方积水而成大海,干的地方变为洲沙土地,就是因为水火交互发生的道理。故在大海中,本来是深水之处,不应有火,因不忘火的气份,所以常有火光发起。而陆地处,本来是坚硬之地,不应有水,亦因不忘水的气份,故江河常有流注。如果水势劣于火势,则水随火的势力结为高山。所以当用力击打山石时,就会迸发出火焰,若山石融化了就成为水。如果土势劣于水,土随水而成润,于是能生出草木。所以树林草木遇烧时,便成灰土;尽力绞时便有水汁。

  由此看出,此四居以四大递相为种,如果水火既满,就成为洲海之种,降水势以从火就结成高山,水火就成山石之种,降土势以从水而滋润草木,水土就成草木之种。以此因缘,使得世界成、住、坏、空,终而复始,相续不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世界相续——宇宙起源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