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嘉兴“南湖旅游”的选择
日期:2020-11-13 08:03:39 作者:大唐羽衣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嘉兴“南湖旅游”的选择

  乘车到达嘉兴已是傍晚。我们选择的住宿地离南湖很近,在湖南边的海盐塘路,目的就是想看看夜晚的南湖和白天的南湖有什么不一样。

嘉兴“南湖旅游”的选择

  晚饭后,我们准备去看看夜晚的嘉兴。打听一下当地人,给我们推荐的是梅湾街。来到目的地,可是,怎么也没觉出这是一个繁华的去处。灯火辉煌的街上,几乎见不到行人。偶尔远处传来歌声,循声过去,是几个人在演练节目。又乘车去南湖景区门口。门是开的,但工作人员已下班。

  但白天的南湖是热闹的。景点也不少,且善于抓热度。你看,进了大门,有一个叫“醉仙楼会馆”的地方。猜猜这“醉仙”是谁?——是金大侠金庸!你应该想象得到这是“武侠热”时的杰作。据说嘉兴海宁人的金庸回来,彻底放松了一把,当了一回“醉仙”。什么滋味?醉过酒的人应该清楚。

  不过,南湖选择的是打“红色旅游”牌,这是对的。在古迹名胜多如牛毛的浙江,嘉兴没有淹没在旅游地图上,与这个选择有很大关系。因为“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这个特色是别处没有的,因而也是最吸引人眼球的。我们这次来,更多的就是冲这个来的。由此我想到了现在很多地方的开发旅游资源,抓不准切入点,可能非但不能带动旅游业,反而是劳民伤财。

  但我来嘉兴,更希望体验的还是“烟雨江南”的特点。好在老天照顾我们的心情,天还是乌云密布的,时不时来点雨。我们登上船不久,天就下来一场点大而疏的雨。而到了岛上,雨立刻就停了。

  水城中心的南湖也的确是以“烟雨”著称的,它的湖心岛上的名胜就是“烟雨楼”。据导游介绍,烟雨楼始建于五代,原为苏州节度使广陵王钱元璙在南湖之滨建筑的以便游览的“登眺之所”,相传取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之意。以后烟雨楼几经兴废,明嘉靖年间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城河,把挖出来的河泥填于南湖之中,垒成“积五十尺,广袤二百尺”的人工小岛,并“旁植苇蒹榆柳桃杏”。第二年,又仿“烟雨楼”旧制,建楼于岛上,同时在烟雨楼前栽银杏树两棵。四百多年来,两棵银杏树陪伴烟雨楼也饱经沧桑,但仍生机勃发,苍劲挺拔,成为南湖景物变迁的历史见证。

  烟雨楼位于湖心岛中心地势最高处,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飞檐翅角,外观雄伟壮丽,古朴典雅,是整个南湖景区的核心与象征。现楼前檐匾额“烟雨楼”三字是董必武同志1965年手书。烟雨楼从明嘉靖年间在湖心建起后,经过多年的扩建、重修,又在楼周围陆续增筑亭台阁榭,配置假山回廊,终于形成布局精巧,花木扶疏,具有江南特色的完整园林构筑。清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八次到南湖登临烟雨楼,并先后题诗十四首,盛赞这里的湖光水色和楼台烟雨,“四面波光烟雨意,无边春景咏吟材”,乾隆也被南湖诗一般的景色陶醉,最后一次南巡到南湖竟然“鸣榔欲去重儃徘”,流连不忍离去。到了晚年,仍然不能忘情,命人按照烟雨楼图纸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仿建了一座烟雨楼,才略慰心愿。现湖心岛上还留下乾隆御诗碑两块(御诗碑镌刻年代不详,系按乾隆御笔真迹摹刻),两碑共刊乾隆咏南湖烟雨楼诗十四首。

  烟雨楼始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代文人、学士接踵而至,观名楼,赏美景,吟诗作画,给南湖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画卷和诗篇。现在湖心岛上还保存着一批珍贵的刻石,其中有米芾、苏东坡、黄庭坚、苏辙、吴镇、董其昌、吴昌硕等名家的手迹,和历代多次修葺烟雨楼后留下的碑记。

  南湖革命纪念馆是1959年建立的。作为中共“一大”纪念地,把它和南湖烟雨楼风景区放在一起推介,这绝对是一个双赢的结果。烟雨楼的维修保护得到高度的重视,至今仍保持着作为湖心岛主体建筑的气势和风貌,岛上的名人碑刻和各景区景点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开发。现在,南湖风景区的南湖烟雨楼已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作为“红色之旅”的南湖革命纪念馆,也将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一一展示在前来参观的人们面前,教育着后来者。

  我相信,选择这两个“卖点”的南湖旅游,不会是昙花一现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嘉兴“南湖旅游”的选择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