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985名校是好工作的标配。”我选择在别的赛道上起飞
日期:2018-05-12 11:47:30 作者:杨小米 来源:遇见小mi 阅读:

“985名校是好工作的标配。”我选择在别的赛道上起飞

  微博 @杨小米1988遇见小mi点击关注即可关注小米上周五晚上,刘先生同事聚餐。

  他有一个同事外派芬兰了,刘先生也曾出差新加坡两周。我问刘先生:“你什么时候机会外派,我也可以跟你一起出去。”

  他说:“出去有什么好,你在芬兰,你的自媒体事业就没了,在那里你还能写励志?还能接地气?”

  以前,每次我和刘先生聊工作就觉得戳心。他身边的同事,95%以上都来自于如下几个学校:复旦、交大、东南、北大等,要么就是国外的大牛,平常研究开会,要么和美国的同事,要么就是欧洲的,公司里还有星巴克入驻。

  刘先生还能讲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语,平常在家里,他看英文的paper和书,我问他:“看懂了吗?”他说:“都是一些专业术语,又不难。”

  对于内心骄傲的我来讲,被比下来的感觉糟糕明显看到自己差距

  刘先生的同学也是,大学室友,要么就去美国了,要么又去哪个牛逼企业了。他们找工作,不仅仅是能够去一些大企业,最重要的是身边人优秀的人很多,待在一起进步很快。

  我曾问过刘先生一个问题名校毕业,你有没有优越感?”

  他说:“没有,因为身边都是一堆学霸智商高、能力强的比比皆是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优越的。再说,谁没事往下比呢?还是和自己同等背景或更牛的人相比吧。”

  正因为我内心经历过这么拧巴的过程,很多问题倒想明白了。刘先生和一些学霸朋友,对我而言是一面镜子让我在人生选择上,走向了另一条路。

  不得不承认,

  人与人之间的智商是有差距的

  我和刘先生属于姐弟恋,他比我小1岁,但却是高一届的学长。我们读的那所高中是市重点,连续20年升学率第一,学生挺多元化的,这样的学校生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成绩好的,一是交借读费进来的。

  学校也有实验班和普通班,刘先生那一届高二只有2个实验班,有20多个普通班,真是优中选优,刘先生就在实验2班。我表姐也在实验2班,现在的姐夫也来自这个班级

  我和表姐关系非常好,认识了她很多关系好的同学,都是学霸,经常一起玩。这也是为什么刘先生都不如我和他同学熟悉原因

  最初接触这么多学霸时,我也下决心想成为他们这样的人,但我发现智商是天生的,我们学校的数理化很强,他们这群人数学轻松考145分以上(满分150分),理化大都也是满分,而我对物理一窍不通

  他们高考完,有一个小哥哥非常懊恼地说自己发挥失常,后来他去了西安交通大学。

  还有一个同学,去了山东大学,本专业考了第一名,但觉得很无趣,非要转到数学系。后来去国外搞数学研究了,他高中就把大学数学的很多课程学完了,还会写诗。

  虽然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但是我认识的这群人中95%以上的都找到了好工作,另一半大都是相同背景的

  我一直喜欢学霸,也曾想通过研究生进入名校,但我不得不承认,在学习上,我天赋有限,比如数学成绩,我能轻松考到130多分(满分150分)。

  整个高中所有大考中,有过两次过140分,一次145分,单科全校排名199名;还有一次考了148分,单科排名48名。(为什么我记这样清楚,本以为自己很厉害,没想到高手这么太多。

  在我高考填报志愿时,初恋男友高皓提醒我:“我知道你一直很努力数学考130多分,实在不算有天赋,工科和理科的专业,你就不要考虑了,很容易短板,不能发挥出你的特长

  后来,我就报考了心理学,这门学科对数学有一定要求,要学习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统计,我那一点数学基础完全够用了。如果不留在高校继续搞研究,应用实践,我具备的能力也绰绰有余

  为什么花这么大篇幅讲学习这条路?因为在大学毕业之前的很多年里,家长老师大都拿这一个单一维度高低评价我们。

  我不是不努力,真的天赋有限,如果靠学习进入名校,找一份好工作是一条路的话,那我在起点上,已经落后了。

  工作第一年,我就想明白了这个问题,选择了走另一条不同的路,对我而言,不好走,相对容易。

  单一赛道太拥挤

  我选择其他赛道。

  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在学历上,不算我的短板。按照我们学校的传统,一般是考公务员、事业编制,要么考研等。

  找工作的人都知道,这些考试竞争是非激烈的,而在父母及身边人觉得是好工作的领域,我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选择这个赛道很难取得出色的成绩。

  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我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选了做销售大众对这个职业一直有偏见,而每个公司销售部门基本上都是核心部门。

  我们公司其他部门员工全部本科及以上学历,而销售部这么多人,我们部门拥有最多的本科生,2个人,其他大都是专科生、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

  平时,交流时,他们都告诉我,“小米,你应该去当老师,我们是学历受限,没办法,只能做销售。”

  销售领域门槛低,进来的人很多,看似竞争激烈,深入其中才发现,可以称得上竞争对手的并不多。

  首先我的知识储备是没问题的,加上我骨子里对赢的执着,对结果很看重,而销售就是靠业绩说话。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我在学习上用不到的能力,都可以发挥出来了,比如喜欢和人打交道,擅长沟通,能搞定客户……在加上个人努力,很快业绩就top1了。

  麦家在《暗算》一书中,写过一个具有超凡听力瞎子阿炳,平常在他们村里,这个能力对他也改变不了什么,而他通过听力辨别敌台,发挥了大作用

  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相对擅长的那个领域,深耕几年,在这个单一维度上取得成绩,而不是眼光只盯着别人觉得好的。

  我想正因为大学毕业前2年从事销售工作,让我的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工作的强度,让我做其他工作都觉得轻松。

  跨界,多几个维度,寻找机会

  过年期间,我见了几个初中同学,她们是大美女,初中毕业就打工去了。她们嫁得都还可以,但老公也是初中学历。

  单纯外表来讲,她们不输明星。如果一个美女,成绩稍微好一些,都不用是学霸,就很容易脱颖而出

  李笑来老师曾讲过运用多个维度寻找突破

  “在任何一个单一的维度上,都只有一个人是「第一」,只有少数人「名列前茅」,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落后」。想明白之后,就不会觉得这个事实有什么残忍了,因为有更残忍的:很多的时候,即便当了第一又怎么样呢?

  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两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积;三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体积。”

  李笑来老师也曾说过:“跨界成本越大,越有可能获得极大利润。”这个跨界可能指换行业,也可以是不同岗位,比如刘先生是工程师,搞研发的,如果他具备市场能力,成为一个有专业背景的市场人是不是更有机会脱颖而出?

  第一份工作,我换了一个赛道。到上海后,我就不想一直做销售了,毕竟行业的前景在那里,对自己有限制。我就想转行,恰好工作的第一个项目高端月子会所的品牌定位

  大量调研后,我觉得这是一个朝阳行业,很多资本都刚进来,而里面的人才确实很少。加上我本身就是学心理学的,擅长调研,加上销售功底,沟通能力没问题,稍微做一些迁移,就很容易被注意到。

  经过不断学习,我从销售转到了市场,跳槽的单位已经算上海最大的月子集团了,旗下只上海就有十多家会所,拥有3个品牌,在外地还有很多加盟店。

  要不是企业内部斗争,大老板股份卖掉,我在这个行业深耕,应该也做出成绩了。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走一条看似很难的路,但竞争并没有那么激烈。

  从2013年年底开始,我在业余时间,一直坚持写作。我又踩对了几个点,进入了自媒体行业,慢慢地积累了几十万粉丝

  写作如果只看单一维度文笔的竞争,我实在没什么优势可言。但我是学习心理学的,加上专业背景,还有这么多年的实战经验,以及几年坚持写作,算上这些维度,我才取得一些成绩。

  在“遇见小mi”平台链接到更多优秀的人和资源,如果还像之前一样在公司工作,我大概事业上永远不如刘先生了,而我在一个新的赛道上,能够发挥我综合能力的行业,发挥自己的优势。

  最近,和刘先生讨论学区房时,我就很果断地说放弃民办及一些非常重点的学区,选择二类重点。我的原则是不能让孩子读菜场小学,这样环境也会受影响

  读一个重点,保证他能够在成绩上达到平均水平,再让他通过其他维度的竞争脱颖而出,与成绩相比,我更愿意让他有更全面看问题的角度

  单一维度上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不妨多给自己找几个维度,静下心来好好规划自己的路。如果没有任何一项突出的话,还是需要打磨一项技能的,以这个为基础,其他维度上60分,就很厉害了。

  我们生活世界是多元的,竞争也是。我们要做得就是除了努力,也要多一点思考

  在不知道做什么时,我建议你找身边你佩服的10个人,全面地聊一聊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不一定要模仿他的路,但要看看他在关键节点做对了什么事情

  我们需要以开放心态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而不能闭门造车,把人生局限在一条路上

  不一定就要考研、考公务员,或进入大企业,也可以在其他小而美的公司做到出色或者修炼一门手艺,再加上其他维度的优势,也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当然,我也羡慕学霸,可我智商有差距,与其怪自己投胎不好,不如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做出成绩对我更有价值

  - END -文章推荐2014年月入3万的我,竟然丢下工作去失恋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985名校是好工作的标配。”我选择在别的赛道上起飞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