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在说话》是一本由梁明 / 李力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镜头在说话》精选点评:
●5,5折购书
●一般,太琐碎,抓不住重点。你讲光的时候又是冷光暖光的,讲蓝光红光,你给我配一黑白图片让我看,我怎么看出色差对比?我以为你就是黑白印刷,可是书的最后风格章节配图是彩色的,你这不是糊弄人嘛?!书写的差点可以原谅,但看书的肯定都是专业人士或者进军专业的人士啊,作者编辑各打五十大板!很差
●言过其实
●我个人还挺喜欢这本书的。虽然现在看案例老了些,但行文之间充满人性的魅力。优美动人、爱憎分明。
●海岸线还可以 运动镜头 心理镜头 表现主义都还行 别的还是算了 废话好多
●
●原以为可以更多从艺术和技术的角度分析,作者主观的表述显得多余了
●写的有点儿枯燥
●boring
●有些章节的分析还是蛮精彩的
《镜头在说话》读后感(一):电影
黑格尔曾经说:“一切心灵的东西都要高于自然产品。”看电影不仅是视听的快感,也是审美主体“静心”思想的过程,是观者用“虚静”心态通过感悟而达到愉悦心灵的审美体验。
《镜头在说话》读后感(二):这也能叫分析
太烂了。
1、选的影片以国产为主;
2、语言非常不专业,不是客观评论,而像是爱好者写的影评,整本书感觉就是在扯淡。
3、全是不着边际的空话套话,实际内容起码可以压缩90%。
大家千万不要浪费时间了。
《镜头在说话》读后感(三):太杂乱
书中理论与抒情节奏混乱,片子的选取比较粗,文本描述还可以,插图有些错误,其他做的也不错,封面设计太仓促,主要是导演的自我观点为主,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书中有两位作者理论工作者与导演工作者交流的产物,也是后浪派的一种新方式。书中在电影的选取比较喜欢国产或者自己拍摄的电影,是个人的情怀,但太小众,我希望作者能客观的去写一些真东西,不要太文艺,太子虚乌有。
《镜头在说话》读后感(四):带着诚意说话
首先,这是一本有内容的书。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从色彩、运动、光线、空间环境与景别这几个方面,全面解读了电影语言。全书多达三十个左右的案例,每一个都分析的有切入点,有见解,使人眼前一亮。在最后一章,作者还把风格也作为了一种语言,单独列出来,是一种尝试,效果如何暂且不说。
第二,这是一本有想法的书。选用大量中国电影作为案例,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有些人说作者学识浅薄,其实恰恰相反。国外经典电影已经被无数人分析过,如果再拿来分析,难免落得拾人牙慧。对于大众都知道的事情,你没有必要再一遍遍的重复,这体现不出来什么。而作者选取的这些案例,大都不是完美的影片,但却有其特点。通过作者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影片所独有的亮点。从现实中发现美,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第三,这是一本中肯的书。作者没有盲目崇拜,没有刻意贬低,分析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影片中有精彩的段落,他会不由自主的拍手叫绝,有不足的地方,他也会为之惋惜。对于大导演的名作,他能看到其中的缺憾,而不是盲目较好,这种态度实在难得。
最后,这是一本不完美的书。就像作者分析的案例一样,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人生没有完美,本书也一样。对于一本分析镜头的书,插图应该是重点,有了图像,读者才能有深刻体会,但是本书的插图实在太少,很多地方大量的文字描写,使人难免有些摸不着头脑。另外作者的修辞手法有些过于文艺,大概因为其本身就是搞艺术的原因,可是这样的文字,并不能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使人难免觉得有些晦涩。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有诚意的书,它能教会你很多东西,带给你不一样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