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心切,念佛得力
一
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且众生无量劫来,念念妄想情根固蔽,日用未尝返省,今欲以虚浮信心,断多劫生死,所谓滴水焉能救积薪之火?岂有是理哉!若当人果为生死心切,念念如救头然,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难复,要将此一声佛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处念念现前,不被妄想牵缠遮障,如此下苦功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此事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告诉不得他人,全在自己著力,若但将念佛做皮面,驴年无受用时。
念佛虽易,世人不知,都轻视为寻常,殊不知为真实出生死之要路,但不知念佛之妙,故多错误耳?且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致,凡念佛时,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嗔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心心不断,如线贯珠;又如箭筈相拄中间,无一毫空隙处,如此著力靠定,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如此日用动静中,不杂不乱,久之梦寐一如。若是如此用心,念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便是超生死,生净土之时节也。若但口说念佛,心地不净,妄想不除,只道念佛不灵验,纵到三生六十劫,亦无出头分,尔其勉之!
二
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原本是要了生死,成佛度众生,故云“念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今人发心,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了?若念佛的心,断不得生死根株,如何了得生死!如何是生死根株?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是知爱根乃生死之根株,以一切众生,受生死之苦,皆爱欲之过也。推此爱根,不是今生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乃自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皆是爱欲流转。直至今日,反思从前,何曾有一念暂离此爱根耶!如此爱根种子,积劫深厚,故生死无穷。今日方才发心念佛,只望求生西方净土,连爱是生死之根也不知,何曾有一念断之!既不知生死之根,不求出离,则一边念佛,生死根犹在,如此念佛,与生死两不相关。任你如何念,念到临命终时,只见生死爱根现前,那时方知念佛不得力,却怨念佛无灵验,悔之迟矣!
故劝念佛之人,先要知爱是生死根本,而今念佛,念念要断除爱根。即现在家念佛,眼中见的儿女子孙,家业财产,无一件不是爱的,则无一不是生死活计,如全身在火炕中一般。不知正念佛时,心中爱根未曾放得,只说念不切,不知爱是主宰,念佛是皮面,如此爱只增长。且回光看看这一声佛,果然敌得过爱么?果然断得爱么?若断不了爱,如何了得生死?以爱缘多生习熟,念佛心甚生疏,又不切实,因此不得力。若目前爱境主张不得,则临命终时,毕竟主张不得。故劝念佛人,第一要知为生死心切,要断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斩断,则念念是了生死之时。待到腊月三十日(临终之时)方了,晚之晚矣!所谓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此念念真切,这般用心,若不出生死,则诸佛妄语矣。故在家出家,但知生死心,便是出生死也,岂更别有妙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