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色追捕令》是一部由加里·弗莱德执导,摩根·弗里曼 / 艾什莉·贾德 / 加利·艾尔维斯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桃色追捕令》精选点评:
●最终大boss还是被我猜到了。
●情节未免太简单了吧,简单的像ccav的报道,最好是破案有那么容易。
●还行~
●=_=就只有结局前面那段霸气
●呵呵,今晚看的第二部摩根的老电影了,前一部是《全面追缉令》,套路有点类似啊,都是变态杀手的,只不过这一部更加变态更加没有人性,我看老摩确实适合演这种类型的角色啊……冷静执着机智灵敏,再加及时搭救女主!呵呵……
●豆瓣的评分60%都不能相信
●没有想像中好看,但是两位主角的盛年时代很亮眼。
●AshleyJudd
●贾德的悬疑系列片里最好看的一个
●看见Morgan Freeman你就知道好戏要开演,看见Ashley Judd你就知道她最后能逃脱。
《桃色追捕令》影评(一):长镜头给出的诸多错觉
Ashley Judd的出场很惊艳,才发现这是个很有魅力的演员,侧面看像Charlize Theron,正面看像Natalie Portman,或许这么形容有点不公平,分了主次的感觉,但是另外两位的名头比她大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之前如果不看简介看片子,其中的几处剧情转折大概会引起我们的叫好,长镜头推向剧中某人时候,很容易就觉得凶手就是他了,其实不是。举个例子就好比最后freeman走出警局,探长的副手开着车缓缓驶来,他就是凶手吗?大家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吧,还有很多,类似《沉默的羔羊》的剧情,带点惊悚和悬疑
《桃色追捕令》影评(二):惊唇劫
1997年《惊唇劫》(又译《桃色追捕令》)上映时,占据了前两周的票房。
其实,十六年后再看,仍有其可赞的地方,不乏亮点。当然瑕疵也显而易见。作为一部纯粹的商业片这也无可非议。导演加里·弗莱德本就是为摩根·弗里曼量身打造的电影。《七宗罪》和《刺激1995》让这位实力派演员好评如潮,赢得好口碑同时,他并未懈怠,乘胜而上,于《惊唇劫》有了更丰满的质感形象。与他作配手戏的女演员艾什莉·贾德可谓光彩照人。
总体看,影片不甘落入俗套却无法突破,这也是同类好莱坞惊悚片的通病,只是警官加心理学家的这一角色,着实让弗里曼有了突破的前题,庸常的电影也就有了更多探讨的可能,如同理察·基尔出演的《致命恋人》,总是让人看得下去的,单就这一点就足以令人开怀了。
2013、6、24
《桃色追捕令》影评(三):怪奇录像厅:变态杀手替身多,心理神探陷疑惑
怪奇录像厅:变态杀手替身多,心理神探陷疑惑_腾讯视频--------------------------------------------------------------------------------------------------------------------
好多期视频传不了门户,查漏补缺可以上微博@方君的怪奇录像厅 或B站“方君荐电影”
--------------------------------------------------------------------------------------------------------------------
《桃色追捕令》影评(四):混乱追缉令
这部电影很令人失望。
失望在哪里呢?
第一是剧情,看了预告片之后,觉得这会是一个精彩的案情片,但实际上这片子一不紧张二不悬疑,偶甚至第一眼就把凶手给猜出来了。然后主线之外准备了多条线索,但是都混乱不堪有头无尾,甚至连主线本身都出现了偏差,这些会在下面角色分析的时候具体讲到。
第二是角色。
摩根弗里曼演了个谈判专家(心理学家),本来以他的演技和形象都是符合的,但是剧本不给力。除了开头说服那个要自杀的女人,他的所作所为和谈判专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四处询问嫌疑人,他客串的是侦探;找出女主角被注射的麻醉剂,客串的是医生;通过购买记录和电子地图寻找嫌犯,客串的是情报员;带队抓捕,客串的是警长;通过对比笔迹确定犯人,客串的是鉴定专家。好一个警局多面手,但心理专家的职业是完全废了,所以本片也由心理悬疑片降格成了大杂烩侦破片。在这个角色身上,还表现出了本剧线索混乱的毛病之一:找寻侄女本来是他参与这个案子的动因,但最后几乎被淡化的看不到了。
女主角忘了是谁,挺漂亮,当花瓶是合格的。演技很不错——杯具的剧本的本意,似乎是希望女主角智勇双全又不脱离常人范畴,这样很混乱很没特色的设定,女主完美地呈现了——于是就看到女主明明练拳击练跆拳道但是不堪一击到不可想象的地步,为了克服自己的恐惧和救人强行参与男主的行动却不服指挥还认错犯人,明明是个“冷静”的医生(我猜女主亮相那一幕本来是想表达这一点),性子似乎也比较要强,但在受了不完全影响行动的伤之后就不知所措只会倒地呻吟。在女主角身上还出现本剧的线索混乱之二:女主开头说过要找一个有父亲专注看母亲一样眼神看她的男人,大约是想为男女主爱情戏铺垫,俗了点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可是后来你就会发现,这条线神奇地消失了!
反派太失败,首先太外露了,反正偶是第一眼就看出他可疑(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偶最近看警察内鬼的片子看多了,看着主角以外的警察都奇怪)。其次变态的很不独特,令人几乎没有印象。这里出现本剧最大的混乱,也就是主线的偏差:这反派明明是个心理变态,身为心理学家的男主居然完全不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追寻犯人;在最后交锋时,反派只把自己这种畸形的心态与行为归结于对美女的征服欲和占有欲,你还可以更平淡无奇不出意料一点吗?
墙烈劝告大家不要看这部片子来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最后谈一谈本片译名,英文名本是Kiss The Girl 还是Kiss The Girls,翻译成红唇劫,情色有了,惊险也有了,算是比较成功的翻译。糟糕的地方在于让偶产生了一种这片反派是对女性红唇有特殊执着的心理变态,觉得还有点看头,结果是红唇没有,心理也没有,无语。桃色追缉令,我赶脚像是抓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