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诸法是“缘起”的,不是“本来就有(自有)、永恒不变、独立存在、有主宰性”的,所以,诸法本质上就没有自性(自体),才能是空性的存在。
空性的存在,是如梦如幻的存在。不可以世人的常识经验说“有”,也不可说“无”。因为世人的“有”是“实有(真实存在)”,世人的“无”是“实无(什么都没有)”。
空性的存在,不是实有(真实存在),也不是实无(什么都没有)。
比如梦,说它是“(实)有”不对,因为梦不是真实的,醒来后才知道是虚幻一场;说它是“无”也不对,因为在梦中时,你明明是把梦境当真了,哪怕梦境再离奇荒诞,你还是当真了!
而佛法告诉我们,我们的身心世界、宇宙人生,本质上就是一场无明大梦。
庄生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翩翩起舞,忘记了自己。等醒过了后,发现还是庄周。庄周说:不知道是庄周梦见庄周化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蝴蝶化成了庄周?
庄子从这个梦境中悟出了什么?物化。因为他说: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庄子是在提醒我们啊!
什么是物化?无常、无我、无自性、空性、不真实、一切皆虚幻。
在梦中是无常(庄周变成蝴蝶,蝴蝶变成庄周)、无我(因为无常变化,分不清哪个是我)的。
那么,现实中呢?
庄子的言外之意是说:现实与梦境一样---现实中照样也是无常、无我、无自性、空性、不真实的!
只不过:梦中的“无常无我”很明显(当然这是你醒了后才知道的)---梦中的我,有时换了几个角色,竟然混然不知,而以为还是我自己;梦中的我,时时在变化,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六欲;梦中的我,也知道衣单则寒,见炎觉热;梦中的我,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常常处在极度危险的边缘却无法自救,常常彷徨在歧路岔口却不知何从何去。
梦中的我,不就像一个傀儡木偶,完全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操纵、驱使吗?
而现实中的“无常无我”呢?你就不会很明显的体会到了。千经万论,都是要我们明白这一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你悟到“一切都不是真实、绝对不变”后,你就醒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
所以佛祖、庄子都在提醒我们,我们眼中的“现实生活”,其实就是一场无明大梦!
念佛,就是醒梦法;如来,就是大觉者;极乐世界,就是一真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