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很可爱。我也跟你一样,我也无法相信,我怎么努力也无法相信。你看,我坐在这里,多真实啊!眼睛看着窗外的树,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我使劲敲一下桌子,会感到很疼……这不都非常真实吗?怎么能说“人生是梦”呢?
因为我们是凡夫,我们有这样的认识,完全符合我们的状况。真正觉悟“人生如梦”,这是佛菩萨的境界,我们只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所以并没有真切的感受。不要说我们阅历不丰富,即使有丰富阅历的人,也只是偶尔感叹而已,“哎呀,人生如梦啊”,但他不能真正看透人生的本质,更谈不上般若观照——如梦观。
如果不念佛,这场生死大梦就要梦中套梦,一直做下去,从人道梦做到地狱梦。“大梦谁先觉?”,醒不过来。但只要念佛,你会自自然然醒来。此世一命终,其实就是在极乐世界醒了,伸一个懒腰,“啊,我在极乐净土呢”,就这么自在。
所以说“念念弥陀是娘亲,声声唤醒梦中人”,我们每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其实这也是阿弥陀佛亲娘,在呼唤我们,就像妈妈呼喊昏迷的孩子一样,直到把我们喊醒。所以,只管念佛。
如果我们自己修禅、修其他大乘教法,自己开悟,自己醒来,太难太难!我们连人生是一场梦都信不来,怎么能醒得过来呢?祖师有两句话说得非常生动:“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我们还在梦里,所以明明白白有六道轮回,很真实呀,一旦醒来,梦境当下就没有了,就空了。所以,这不是我们的境界,这是觉悟者的境界。
一,不觉悟。就是你昏睡了嘛,不知道自己在梦中,忽然醒了,醒悟醒悟,那就觉了,悟了。你在梦中,是不觉悟的状态。
二,梦幻非真。梦,如幻,如梦,都不是真的。
三,梦里是什么特点?自言自语,自作自受,一切唯心所现。你梦里的张三李四,都是自己跟自己玩呢,没有别人,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梦境都是自己意识的作用。
第一,“不觉悟”。我们现在不是不觉悟吗?佛说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可是我们觉得生生灭灭;佛说一切万法本来无我,我们觉得有我。我们谁也不敢说自己大彻大悟了,我们都是在迷茫当中,所以说人生如梦,这是不觉。人在梦中,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都觉得很真实。
第二,“梦幻非真”。这个世界什么是真实的?世界有成住坏空,生命有生老病死,细胞新陈代谢,事事变换无常。是真的就不会变化;变化的、生灭的、无常的,那就不是真的。你自己是真的吗?你的思想是真的吗?不断的变化。你个人是真的吗?转眼就老了、死了。这都不是真实的,都是梦幻非真。只有真如实相,是真实的,没有生灭。这道理就太深了,今天我也不能在这里展开说。
第三,佛在经中说我们的世界,所有的依报——外在的环境,正报——内在的身心,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就像梦境一样,都是自心的投影。当然,这是佛菩萨讲的真实情况,我们感受不出来,我们看见有张三李四,他是他,我是我。
什么叫“唯心所现”呢?就是一切由我们的心所现。心,有真如实相心,有虚妄心。本来万法都是寂灭的,万法一如。但是我们一念无明生大千,这种妄心在无我中强立为“我”,一旦有“我”就有主观和客观的对立,能与所的对立,这就形成了二元对立的状态,然后自我就要去追求外物,起心动念都在造业,随业受报,善业结善果,恶业得恶报,这就形成六道轮回。
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切梦境就出来了。这个“一”,就是立了一个“我”;有了“我”,就有“他”,就分为“二”,就有对立面;有我,有他,这就产生关系,就成了“三”,这其实是妄上加妄,迷中添迷。不断地累积,不断地循环,这世间万象就产生了。如果这一念妄心休歇,返源归觉,归到本源的地方,这一切自然就消停了。
所以外在的一切都是妄心所现,都是你心中所显现出来的影像。这都不好理解,我们打个简单的比喻。比如电脑,电脑上显示很多图画啊,人的影像啊,它其实就是数码、数字传输过来的,它的本质就是“0”和“1”;不同的排列组合幻现出不同的彩色图片,人物啦,动态啦……形成虚拟世界,我们却把这个虚拟的世界当作真实,认假为真,迷失自我。
同样,一切万法的本来状态就是真如,但是由于我们妄心的作用,就显示出山水、人物、思想意识等等,形成宇宙万有。这些道理,佛陀在《楞严经》中说得很清楚:“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好啦,我们没有那个智慧把它弄明白。即便是说得明白、听得明白,做起来还是不明白。还是回归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净土,自然会从迷茫的生死大梦中觉醒,成为像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