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梳头记》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0-05 16: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梳头记》读后感摘抄

  《梳头记》是一本由周耀辉著作,冻鸳鸯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元,页数:1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梳头记》精选点评

  ●2008/07/02

  ●20080609,17:30。玉渊潭,中,午后。梵音中读完。中暗伤。 心细的男子总是容易受伤

  ●曾经这样一个男子。

  ●火星人的生活

  ●了很多遍 还是觉得一般

  ●20131016#词人专题#

  ●讲座时买的,后来证明完全是一时冲动

  ●我深这就是你,一个潮湿的你,一个世界总会有这一种方式的你,如果我爱你。。。也许不管如何。。我还是定会爱上这样的你吧

  ●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

  ●细腻如发

  《梳头记》读后感(一):周耀辉的“博客

  三个月前收到书那一刻

  欣喜若狂

  很快地就将周耀辉这本20年前的“博客”文集看完

  后来和周耀辉、sandymama、闹闹一合计

  再请林二汶重画了插图

  加上文婷的细心编辑

  就复刻了这本具有珍藏意义的“博客”文集

  《梳头记》读后感(二):单纯恋慕,终至人仰马翻

  有些书很吸引人,会让人忍不住一气呵成的看完,比如精彩小说,尤其那些悬疑侦探小说,环环相扣的领着你进入书中的场景,不读完不得罢休。

  但另一些书则不然可以慢慢看。《梳》就是这样一本书,因为是日记吧,分散开来记的,自然也可以分散开来读。我看书向来慢,按我妈的说法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而这本书看起来也是要看心情环境的,深夜安静时候合适,那些文字流淌情感,教人看着,会不自觉放下书发起呆来,原来就是这样啊,人同此情。过了一阵,才回过神来,继续读下去。

  一个26岁的,多愁善感的男子,他说,“单纯的恋慕,定还有人喊马嘶的局面,这原是所有有情人开始的时候都应该作的抉择,到头来结局如何已是另一回事。至于我,却从一开始的时候,经已丧失选择权利,像天生下来便盲了般,终致人仰马翻。”

  《梳头记》读后感(三):梳頭記 - 那日复一日乐乐哀哀

  我們喜歡懷舊,過去的,回想起來,總是比較美好

  我知道這種想法相當愚笨,卻也聰明,反正就是自保的方法,説服自己日子沒有過。

  20年后,再看當年寫的,也想過改之刪之補之甚至棄之,畢竟可惜,只好承認,舊,還是要懷的,像鬼胎,切勿太相信

  或許就像周耀輝所說,“我們的確長大了,並且精明得一切都不願記起”。

  我猶記得一開始的時候,信誓旦旦說兩年之后的自己不會改變,但,變是無可避免的,怕只怕兩年后的自己竟變得模糊

  有人說,現在這個世界已經讓人慢慢失去同情心了。我現在也有些不知道該用什麽樣的心情去面對不同的人,會不會最後迷失的還是我自己

  你常常對我說記,其實我知道這些都不是記憶的缺失,你只是不想記起,不願提及。

  而我真的願意這麽相信,你心底仍舊是溫暖如初的。希望如此。

  《梳头记》读后感(四):陈年礼

  上周拿到《梳头记》。因为不是正式出版的复刻版,所以无从知晓手中这本是新出世的几分之几。

  亦舒笔下专有一种女郎,桃红柳绿姹紫嫣红,任何俗艳明亮的颜色都能披上身。不,不是因为她们特别美,真正的美人反倒更加内敛。是因为年轻。独独属于年轻的气势可以盖过一切艳色。她们最不缺的,乃是新鲜。虽不至处处讨喜,却走到哪里都能搅动鲜活的生气。

  20年前的周耀辉正如此。

  《梳头记》是散漫的,尽管被叫做一个26岁男子的日记,记录的却多是状态,而非事件。我26岁时,远没有这个开花店的男人这样忧愁,为福分而忧愁,为单纯的恋慕过多或没有而忧愁。多数情况下,忧愁都算是个较高级的词汇,粗砺的人没办法遇到或强留。那些絮絮叨叨似是而非的朦胧情事,很可能叫抱了过高期望的人失落,这简直连八卦都不能算,不过是一个男人追问自己私房话,真的只是日记罢了。

  它感动我的地方是20年后的不改不删不变。

  尽管那个时候看起来,很可能是傻的呆的矫揉的造作的,但也没必要遮掩和涂改,重新来过仍是一样,此时即彼时。今时今日,书中人事可能早已面目全非,没有关系,出版本身也不全为纪念。行过一段路,回望,不会不舍,也没什么不能认,当时随心,现下亦安心,已是很好的生命状态了。

  人生仿佛一枚橄榄,头角尖尖,头一个20年总是最飞快,余下的,过到肚子部分通常加倍艰辛。因此艳羡那些从不后悔的人。

  20年间,他的梳头记,大概就是生命最好的陈年礼。

  《梳头记》读后感(五):终究还是没能醉生

  评价一栏没填力推

  这终究是一本personal的日记

  《一个二十六岁男子的日记》改为《一个二十六岁男子的情事》

  会不会更加精准?

  不止看过一遍 但也不超过三遍。

  私心缘起《如果你爱我》

  只因自己也记不得还有去要求的权利

  原来还是可以主动去做些事的

  现在或许可以控制住自己逢情必煽、煽情必滥的恶习

  但看到26岁时的这个男子

  终究还是要为其失控一次

  劈头一句“我是从来没有希望的。”

  已经难以不动恻隐

  我是从来没有希望的。

  「我一路行一路责怪自己为什么向你说谎……这一切谎言只好成为我失去你的后果」

  当时是怎样想到去欺骗的?欺骗是否表示已经开始害怕失去?我反问我自己。

  「有时堕落之中反有着一种超越道德的快慰……我想起伤口结疤的情形。明明知道到头来必会鲜血淋漓,也不还是乐此不疲地揭呀揭。看似奇怪,却极合情理。达明一派一首旧歌的曲词是这样的:无限痛苦,但美丽。有时却是,无限丑陋,但快慰。」

  可以预见的丑陋怎么总是无法阻止堕落的步印?

  「打从中学开始,我已经这样一个人行街看电影,一个人买东西,一个人作决定,一个人自得其乐,一个人自甘堕落。日子总是一个人过的。我看着眼前的李,眉清目秀的一张孩子脸,正滔滔的跟我说着他现在的所思所想。他确实未到他生命中的一个新阶段。我忽然感到一阵的凄凉。不是埋怨,不是感叹,也不是遗憾,只是怜惜起自己来。我想到李新发掘的这一切,于我本来就是这样。而来到这阶段之前经历的种种美好,我确实从来不曾拥有过,大抵永远也不会了。」

  多熟悉的情景。一个人总有一个人的楽与悲。只是,有时朋友的哭诉,于我更接近是羞辱。

  「就是这样,这对男女的心就是这样一线牵着了。也许我应该羡慕,也许我应该为着他人的喜悦而开心。我没有。我只是感到一阵的悲伤、恐惧。我想,我是想到今日他俩如此如此深爱着,但,但有朝一日呢?热之后必是冷,冷之后又如何?我害怕见到,甚至预见一切美好的事变得丑陋。我不知道我会否因为害怕变冷而宁愿从未热过。或许我从未试过真正的炙热,于是选择了不温不冷。我想,我是应该羡慕他俩的。」

  在明白没有什么可保证一世后,也许也该羡慕他们。短暂,起码快乐。

  「我赶着出外公干呢,刚巧你放了假,来不及便随便找个地方剪了便算,你不会怪我吧。」

  换作是我,大概是连那家理发厅都不会再踏入了。

  「其实我又何尝明白我所谓的快乐是什么。我仍然是茫然,很无所措。我以为我生活的很快乐,却常常怀疑实情是否如此。」

  快乐、茫然、无错、实情。却自知不知。

  「怕?怕什么呢?我这样说。一直以来,我是个极端自卫的人,我从来不跟别人有什么交往,别人也休想闯进我的世界。不过,这三数年间,也许我真的长大了,我开始变得接受我自己,因着接受自己的缘故,我也不怕向人披露我里面的种种。怕什么呢?我究竟还怕什么呢?」

  那么这时,究竟是怕呢还是已经不怕了?我也想真的长大。

  其实很无意。

  但是整理下来,还是那么多。情。

  周:大学老师。大二时曾走的近,但忽然疏离。

  明:前女友,现已婚。

  何:其中一位女友,聪慧女子。

  黎:绯闻女友,却愿意与其醉生梦死。

  温:空の缘分,亲密の人。

  安:我欺骗她欺骗我。

  还有同事麦、玲,结婚男子的勾引,朋友琼、伟、陈,同志祥……

  漫天飞舞的信及不时冒出的汗告诉我,

  对这一年中的零碎日记,我是有感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梳头记》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