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是一部由麦当杰执导,刘德华 / 徐锦江 / 李美凤主演的一部动作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精选点评:
●此系列已成为香港电影的标杆,特别是前两部在枪战电影的表面下暗涌着港人对九七的惴惴不安,当然回过头来,这些又已是明日黄花,令人唏嘘。
●剧情俗套是其次,关键是逻辑都多处站不住脚,系列经费估计越来越多,但是成色越来越差。
●★★★ 《省港旗兵》最差一集,凑合看
●4地下通道给禁了,原谅我在香港回归20周年看了这个片子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观后感(一):为刘德华改戏,调剂口味
有人说这部是最没意思的,因为不涉及政治,大圈必死的定理居然改成了大团圆结局,大陆公安居然被成功说服。但是我觉得这部改改也挺好,之前的两部比较写实比较压抑,最后一集完全上升到卡夫卡变形记那套东西,有点太虚幻太做作。这一部弄个当红炸子鸡来耍帅打斗,再弄个当年红的美女来卖弄风情,票房上算是能补补以前的亏空。
动作设计还是挺不错的,脸谱化这一集比较严重点,但是整体剧情还是挺有意思的,大陆和香港人之间的距离,还是比较写实的。
最失败的其实是刘德华的发型,顶着万年不变的37开,太华仔了。这就是那个年代开始刘德华和梁朝伟开始高低开的起因了,刘德华太在意偶像形象了,只做偶像不做演员,不肯去尝试为了戏路而理个光头。
为了突出华仔高大全,一个人单挑50个人全身而退不在话下,一个半(加个大眼莫少聪)2把手枪,打30个机关枪,打的对方屁滚尿流,已经太脱离现实了。12,4里的匪首好歹有点军事指挥的戏份,这一集基本就是华仔大战ET,华仔大战关公那个意思了。
看看还是挺好玩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观后感(二):几个老面孔
如果不是刘德华,我是不会很强烈的想去看这一部片子的。
因为我知道“旗兵”系列,后面的几集无论怎么样也是不可能超越第一集的。
多了明星的参加,片子当然要拍得多彩一些,要有爱情,要有耍酷场景,当然,要有一个大团圆结局。
写实性和政治性削弱了很多,相反,反而觉得有点别扭。直接拍成一部动作片不就得了?
莫少聪同样不出彩,很奇怪他为什么会红不了,人也挺帅的,可在香港就是半红不黑的状况,最后还到大陆拍连续剧。可叹呀。不过对他在香港拍的电视剧《新父子时代》还是很有印象的,小时候也喜欢过他。感觉挺男人的!
仇云波,小时候看录相的时候,看了不少他的动作片,人挺帅的,有点邪气,身手也了得,那时好像在很多录相带的结尾都看着有他的宣传,说是某某动作明星的接班人。可似乎拍了几部电影就不见了踪影。
看老的港片,总是能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很好。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观后感(三):省港旗兵Ⅲ⌒膠片裏,一段紅色血腥悲催的內地移民史、生存史在上演着....
麦当雄,一个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响彻香江两岸,绝对的华语电影风云人物。早先原来就看过他的作品‘黑金’,真正见识到他的电影魅力,当属电影‘省港旗兵’系列。电影是门艺术,它太需要新鲜的创意。而一个不照常理出牌、行事的麦当雄导演,当执掌、扛起一面有着自己鲜明风格的电影旗帜。
那一层的铁丝网分隔开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边是被诬为‘罪恶的资本世界’,人们生活生活在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社会里,连呼吸的空气都是自由的;而铁丝网的另一边,是自诩‘民煮、共和’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名为‘国家主人’的人民,轻易就被污蔑为反动分子,在一个悬挂着麦克毛照片的简陋法庭里,‘人民’是这样对待良民,是这么作审判陈词的:“李长江,你协助他人武装抢劫,证据确凿,你的上诉已经被驳回。你在审判期间态度恶劣,扰乱治安,拒绝认罪,死不悔改。而档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现在判处你S刑,立即执行。”
事实上从深圳一带偷渡去香港的内地人民,也有利用轮胎等圆形漂浮物漂河入境,故称这些偷渡者为“大圈仔”。冒过一次性命危险而心有余悸到达香港这片土地上的他/她们,发现此刻的自己,身无分文更无一技之长。有些为生活所迫干脆就干起了头蒙拐骗等等五花八门的买卖,走上了各式各样的犯罪道路。但绝大多数偷渡者,到达这片孕育梦想的城市里,还是会兢兢业业的从事起最底层的职业,希望通过自己辛勤的汗水种出希望的果实。不管成与不成,至少梦想不再那么红色、遥远了....
第三集的‘省港旗兵’,由刘德华、莫少聪饰演主要角色。整部片子下来更让我觉得失去前两部的社会写意寓意,导演的风格有点向早期的都市爱情黑帮片转变。影片仍以内地与香港的民煮落差作引线,拉开以都市男女爱情及黑帮殴斗为主题剧情的序幕,现实写实意义上比前两部弱了许多。相对于刘德华后来的电影1990年开始电影‘天若有情’系列,本片的剧情催泪、感动度也弱给了‘天若有情’。
11.3.5那个夜里,我连续看完电影‘省港旗兵’系列的前三部。这三部片子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追溯的剧情,古朴粗糙的镜头、画面,更多的是通过电影这门神奇的艺术,把时光拉回到我未曾经历过的记忆社会。很庆幸自己置身在那些残暴制度、血腥场面之外,看懂了这些前人的悲惨世界,知道这个世界上,曾经真有过那么一段现在渐渐不为人知的历史。在历史即将湮没在时间的黄沙之中,电影把它们拾回呈现在我们这些后人面前。
感谢麦氏导演兄弟及其‘省港旗兵’剧组,还有众多过去支持此套系列电影拍摄的单位与集体。
省港旗兵,红色胶卷里,一段悲催内地移民香港移民史、生存史....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观后感(四):《省港旗兵3》和1234
本文的标题和开篇,是一个数字游戏。
1234,是我记忆中一种操练队列的口号。现在是否还在使用,我并不知晓。而且,本文想要讲述的,也并不是这个口号。
1234少了4,就变成123木头人的游戏。而我们本来可以不玩123木头人的游戏,因为在123的后面,是有4的,甚至可能有5678。
还是言归正传,说一说《省港旗兵》。《省港旗兵》整个系列都很不错。之所以用的词汇是不错,而不是经典,是因为《省港旗兵3》拉低了整个系列的水准。
《省港旗兵》整个系列最为难得的是它的内核,也就是它的现实意义。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有着很强的观赏性。真是一个非常好的系列。《省港旗兵》整个系列,以它独特的视角,反映了一些大胆的问题。在30年后的现在看来,它仍然有着它独特的意义。《省港旗兵》整个系列,有着纪录片一般的参考价值。
但不足之处在于,它只是以香港视角在描述一些东西,所以它的观点和看法,是有失公允的。但我们几乎没有能与之相对应的影像资料可供参考对比,所以即使是在30年后,这个系列依然有着它独特的意义。看这个系列,最重要是要有冷静的眼光、理智的思维。这个系列中反映出的一些东西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大约十岁左右的年纪,具体的年纪我真的记不清,只能靠推敲。记得那个时候很流行VCD碟片,家里有一部VCD机,那个年代娱乐比较匮乏,看VCD碟片成为家里每天固定的节目内容。当时有很多出租VCD碟片的铺子,一块钱一张的出租价格,也有月票出租,30块钱,可以租30次,每次两部影片,这样就划算许多,看一部电影只需5毛钱。我们家就是采用的月租模式,每天都可以看两部电影。所以,你知道的,我的阅片量是很大的,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我就看过很多电影,也包括《省港旗兵》1234。那个时候只觉得打斗火爆,枪战牛逼,并没有什么别的感受。
长大以后,再看《省港旗兵》这个系列的时候,才明白这个系列更多的意义。也知道了,在小孩子的世界,才分好坏、对错。在大人的世界,可没有那么简单的划分。我也很感怀爸爸的态度,他没有用他的理解来告诉我某些事情的答案,而是等我自己长大了,自己去寻找答案。我个人认为这是作为一个大人教育孩子非常正确的做法。
我清楚的记得,我小学时期发生过的而且我能够记得的最大的事情就是苏联解体。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苏联这个词汇,当然也不能明白这个事件是个啥意思。只记得班主任老师上课之前很郑重的提了一句:“X月X日苏联解体了!这是个大事情,通知大家一下” 整个事情差不多就是这样,老师的发言也基本就是这一句话,然后就上课。总共绝对没有超过一分钟。她并没有细说什么,她知道说了你这些小屁孩也听不懂。我之所以能够记得,全是因为老师那份郑重的态度。班主任老师大约50多岁,很慈祥很温和的小老太太,她的眼睛很温柔,她的手很温暖。我至今仍记得她喜欢拉着我的手,时而还抚摸一下、拍一拍,同时语重心长的说着什么。关于她说的内容,我真的一句也记不得了,但那掌心传递出的温暖,我记住了几十年,也温暖了我几十年。
后来上初中就没怎么看过VCD碟片了,开始接触网吧,而且也住校了。看VCD碟片的传统节目,也就永远的留在了那个年代,我上初中后就几乎再也没有观看VCD碟片的记忆。而初中发生的最大的而且我也能记得的事情,就是香港回归,只记得欢呼雀跃,普天同庆。其实也并不能完全理解这到底是个啥事情!也是后来长大了才明白。
初中记忆更深刻的还有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初中班主任是男老师,帅气而儒雅温文的30岁左右的青年人。当时使馆事件,他说得很多,专门用一堂课的时间只说了这一件事情。开头也是很熟悉的X月X日,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北约炸了。因为老师解说得很详细,也充分的描述了他的感受。所以那是我少年时期第一件真正意义上明白了的国家大事!还有那时候的情绪也是几十年都难忘的,很气愤,很悲痛,热泪盈眶,心痛得无以复加,恨不得拿头去撞墙!澳门回归我不记得是在初中还是高中发生的。
综上所述,根据一些重大的时间节点,我能够推敲出《省港旗兵》的一些真相,第一,《省港旗兵》1234是绝对存在的!第二。《省港旗兵》在4之后,还有没有5678 ?我只能说有可能,因为我没有办法找到确切的答案,但我看到《省港旗兵》1234的时候,绝对是在90年代初期,距离97怎么也有四五年。从时间上来说,是完全有可能在4后面还有续作的!但真相到底是怎样,我只能靠着推敲与想像,再结合自己浅薄的阅历见识,得出一个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的答案!这只是90年代的事情,距今不过30年,30年前的事情,我已经没有办法知道真相,那么70年前呢?100年前呢?更加久远的历史我就更不可能知道真相了!这个发现让我有些害怕,有些恐惧。
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错误,请指正。历史是否应该是一个不管对错,只管忠实记录的东西?
为什么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真正忠实而权威的记录?
那朝那代也是有修史这个工作要做的。是我们没有这个东西么?还是因为我个人的孤陋寡闻而不知道有这个东西的存在?
90年代而已。现在我为什么连90年代的事情都搞不清楚?
我必须到处查资料,到处听人说,再把错综复杂的各家之言归拢结合,最后以自己有限的学识阅历来得出一个有可能对或者有可能错的结论。
现在是2020年,我刚刚开通豆瓣账号,纯新手。我现在搞不清楚1990年的事情,如果是因为我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没有办法找到答案,那是小事。如果是其他的原因,那这个事情就有些不方便评论了。
我只是在想,30年前的事而已,我现在搞不清楚。会不会有人和我一样,也会搞不清楚?
如果会有很多人搞不清楚30年前的事,那130年后呢?230年后呢?那时候会有多少人搞得清1990年的事情?
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就没有历史了,或者说都是些胡编乱造的历史,都是些想像中的历史?有没有这种可能?
那如果真的这样,会不会对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影响?会不会在久远的未来,我们现在的国家就不是现在的国家了,我们现在的民族就不是现在的民族了?
有没有一天,我们最终会忘记了自己是谁?再忘记了自己?然后全世界也忘记了我们……
我只是有些害怕,有些担忧。30年前的事情,我现在不知道。那30年之后呢,是不是还有人知道真相?
130年后呢?230年后呢?是不是还有真相?
未来是怎么样的未来?未来的我们是否要像现在的我一样,因为搞不清楚某个事情的真相,而要到处查资料,到处听人说,再把错综复杂的各家之言归拢结合,最后以自己的学识阅历来得出一个有可能对或者有可能错的结论?这个问题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省港旗兵》这个电影系列的好坏,我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我对电影本身没什么研究,所以对一些电影的表现手法不甚了解。对于一个业余的电影观众来说,叙事、剪辑、声画关系、视点和镜头设计、灯光等等专业的东西,我说不出个啥来。以我的水平,只能理解一些浅薄层次。我一个业余观众没有能力去评判这电影的导演导得怎样,演员演技如何,镜头如何、电影语言等等专业问题,但这个电影系列能引发我的思考,在我心里这就是一个好的电影系列,一个值得收藏起来反复观看的电影系列。
那我就单说说我个人的思考。仅是些我思、我见、我以为,如有不对不妥之处,请多原谅。
我想说一说历史。历史一定是个有用的东西!而历史是什么呢?我说不清,或许历史是一个概念,一个词汇。或许它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不管你在意或者不在意,它就在那里!不会改变,它一直有它的作用!历史这东西,还总是惊人的相似与讽刺。时不时的还能穿越时空发生点光学现象,犹如海市蜃楼。历史就像是一本书,真实的记录下许多东西。更像是一本字典,权威而精确,对许多事情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世间万事万物在冥冥之中本就有许多关联。明白了核心的理念,自然可以推敲更多。而历史,我个人以为可以归为核心理念的一种。
世代更替,谁知道是福是祸?苍生各有宿命,历史只是轮回。历史的规律是如此的一以贯之,当你在说某段历史时,总能在今天找到对应。历史从来没有变过,人心从来没有变过,所以人事也不会变。历史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能真的不那么重要,很多时候只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但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历史一定有着它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的历史,有着太多的痛。祖宗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损。古代华夏男子可都是一头飘逸的长发!曹操割发代首说明个啥?说明古时候削发有着与砍头一般的意义!对于古代男子来说,那是极其受侮辱,极其没有尊严的事情!结果呢?被全部剃成金钱鼠尾!侮辱了国人,更侮辱了祖宗!实在弄不明白现在为了啥还那么喜欢拍清宫戏,那大辫子还美化得油光水滑的!那个时候真实的男子女子发型是个什么鬼样子,现在真的没有人知道了么?!中国的近代史也是非常的屈辱、疼痛。连日本也敢来打我们!日本侵华十四年啊!又造就了多少的伤痛?!
我们唐朝的时候是站在世界最巅峰的?!那时候的日本跟我们比起来就是个破落户!女真也没有什么存在感。宋朝的经济、文化、科技都是世界最巅峰!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弱了军事!那时候的相国寺门前的大广场就是东方华尔街,名副其实的全球金融中心!许多犹太人也在宋朝讨生活!明朝的时候我们也是站在世界最巅峰的!郑和下西洋时期的大明舰队,那才是当时世界上真正的无敌舰队!这些都是历史啊!
让人不得不感叹!历史选择了中国啊!中国却没有选择历史!
如果我们今天还是忘记了历史,那么历史也终将再次忘记我们!
总有些事情,不能忘记啊!总有些事情,需要记得啊!
我想说一说文化。电影是文化的一个缩影。网上的言论,民间的言论,也是属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本身的先进与正确是内核。文化的普及和输出,电影是一个武器,但语言和文字的简洁易懂是一个重要条件,我国的语言和文字本就比较复杂,不利于输出,不如英文来得简洁明了!拼音和简化字的出现,从左至右书写阅读习惯的推广,都是为了文化的普及和输出。
现在的小孩也不知是怎么了,好好的话不好好说,好好的字不好好写。偏偏喜欢在网上用些错别字,谐音字。莫名其妙的网红词汇大行其道,这是在流行什么样的歪风邪气?这样的语言文字,年纪稍长、不那么热衷于网络的国人都不一定看得懂,更别说给外国人看了!电影的字幕也是做得很差!还非要加些网红词汇进去。就不能用标准的字词、字典上有的字词吗?就不能为国家的文化崛起与输出作出点身体力行、力所能及的贡献吗?就好好说说话,好好写写字不行吗?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就非得这么来糟蹋吗?
我想说一说电影。我个人认为中国电影这么多年是在全面倒退,2000年几乎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分水岭,2000年以前优秀作品很多,最集中出现在80年代和90年代,可说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再往前也有很多优秀作品,即使是在很早的50年代,也有一些优秀的传世经典!但2000年之后就乏善可陈,优秀作品越来越稀少,缺少了太多的新鲜、独特、灵动与现实,多出来许多流水线产物,看着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通篇的胡编乱造,千篇一律的呆板无趣。真实的东西越来越少,有价值的东西越来越少!虚假的东西越来越多,骗钱的东西越来越多!哪怕拍个真实事件也是离题万里,观之劳目伤神。
是我们在现行的制度下拍不出好电影吗?不是!《地久天长》《天注定》《让子弹飞》《驴得水》《三峡好人》《大明劫》《光棍儿》《美姐》《我是植物人》《一年到头》《万箭穿心》《盲井》《盲山》等等等等就是证明,很多的好电影都是在现行的制度下拍出来的!
行业风气也是很差,贵圈太乱这样的评论看得人眼睛都能起茧子!让人不得不感叹!起初的演员是表演艺术家,之后的演员还是演员,现在的演员连演员都不是了,专业都丢了,都当明星去了。整个行业里充斥着太多浮躁的人心。感觉中国电影真的堕落了,破败了,坚定不移的一直在走下坡路。
人总是渴望被认同,一个国家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也是,都希望被别人认同。没有别人认同的文化,是否是优秀和正确的文化?比如有一部印度电影,叫什么名字忘了,讲什么也不记得了,但是我记得在豆瓣上很受好评,评分8分左右,评论人数也有10万以上。所以我也去看了,看到一个情节,丈夫下班回家,自己用手脱掉鞋袜,然后没有洗手!注意!没有洗手!就开始吃饭,还是手抓饭!看到这一幕,我就再也看不下去,所以我根本没记住这部印度电影的名字和剧情!我觉得这个就是没有输出正确文化的例子!而我们输出的商业电影为什么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呢?!那我们输出的东西又是不是优秀的、正确的呢?!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崛起,文化的输出靠的是什么?无非是真实的美好,真实的苦难与救赎。它的核心永远躲不开一个词:真实!
欧美、日韩文化产业的输出,靠的不仅是电影工业,靠的不仅是技术实力,靠的终究还是核心内容,而核心内容就是真实的美好或苦难或救赎,正确的制度与理念。我们的东西为什么走不出去,因为我们的核心就是一个字:假!虚假的美好,虚假的救赎。徒有其表,没有内核,或者说没有正确的内核。这样的东西只能在自己家里边自嗨!永远走不出去!只能在自己家里面展现虚假的繁荣!
《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怎么样,中国票房排行榜前三名。代表着中国商业电影的巅峰水准!《战狼2》拍的是什么?虚假的美好!《哪吒之魔童降世》拍的是什么?脱离实际的华丽特效堆砌!根本没有携永的内核,充其量就是一部优秀的爆米花电影。《流浪地球》拍的是什么?虚假的美好!绝对不成立的科幻!不要以为科幻就不需要真实!科幻拍的也是真实!拍的是一种有可能的真实!《 Avatar》就是这样的科幻片,就是拍的一种有可能的真实,有可能的科幻!而《流浪地球》展示的是一种绝对不成立的可能!《 Avatar》2005年初就开始拍摄,成片历时5年,2010年才在大陆上映。这就是别人做电影的态度。而我们的电影行业充斥了太多浮躁的人心,很少有能沉下心来,好好打磨作品的电影工作者。
虚假的东西,没有内核的东西,是走不出去的,是不会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的。就更谈不上文化的输出!这三部影片在国内火得一塌糊涂!又怎么样?别说卖全球票房了!你就在香港,台湾,中国大陆周边地区都卖不动!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影片本身确实质量和水准不高,说明了在中国大陆地区我们主要的观影人群欣赏水准的低下!而商业电影市场又必须要迁就主要观影人群!那我们只能出产更多低水准的大片或烂片。因为观众喜欢呀!商业电影是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优秀的文艺片只能是小众!因为艺术片再怎么优秀,再怎么拿奖,但艺术片这个整体是要亏钱的,是需要整个行业扶持的!商业片带动艺术片,商业和艺术再带动整个市场,这才能让国产电影崛起!良好的市场氛围才能带动卖钱的商业电影和拿奖的艺术电影齐头并进!而我们现在能为国争光的,能够得到别人认可的,全是艺术片,我们的商业片根本就走不出去,挣不着别人的钱,只能窝在家里边玩!我们现在这样下去,首先卖钱的商业电影不能健康发展,只能躲在家里面自嗨,无法输出,损害的是整个中国电影的未来!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中国的商业电影只能在家里自嗨!走不出国门!
我们来看看我们能够走出去 能够得到别人认可的是一些什么影片!《霸王别姬》《活着》《鬼子来了》《红高粱》《一个都不能少》等等,这些影片拍的全是真实的苦难,甚至连救赎都没有!这就是真实的力量,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打动人,才能走出去,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而我们的美好为什么走不出去?因为我们拍的是虚假的美好!我们没有输出真实的美好!
我们有巨大的人口基数,我们有很多优秀的,才华横溢的导演!我们有很多优秀的演员,说实话欧美的优秀演员确实能够在数量上胜过我们,但日韩的电影,你别看拿金棕榈奖,他们的演员能够在三大影展上拿下影帝影后的极少!可能是文化差异的原因,日韩的演员总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浮夸,真正能够沉静内敛的很少!日韩的优秀演员和我们比,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比我们差得远!我们有着很好的基础条件!我们的电影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的中国电影有巨大的潜力有待开发!
电影不是小事,电影是文化的缩影,电影是文化输出的武器!电影不应该是当时看了,笑笑,过了就算了,时间久点就忘了。我们应该要做大量的优秀影片,那种10年后,几十年后,100年后还会有人看的传世经典!多一些这样的电影,我们的电影产业才能强大,我们的文化产业才能输出,在文化产业崛起的同时,文化娱乐行业会越来越规范。规则,玩法会变得先进,会树立起标杆的作用,电影带动文化,文化带动其他,然后可以带动更多的东西发生良好的改变!
好电影很简单,无删减的真实就行。如果还能加上一些认真讲故事,认真做电影的态度,那就更好了!比如贾导的《天注定》,说实话,即使以我非常业余的眼光来看,缺点都不少。但瑕不掩瑜!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真实,真情实感,客观公正。看得人心里很有触动,很震撼。就凭它的真实,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更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而我们老是去拍些虚情假意的东西,能有个什么好?! 老是整些虚假的东西出来,真的一点也不会脸红,心虚,愧疚,良心不安么?!关键虚假的东西你输出不了啊!别人不会接受,不会认同啊!最终只能窝在自己家里边自嗨!
单机游戏真的就那么好玩?!真的就没有玩死的一天?!广大的电影工作者们对于中国电影的良心何在?责任何在?使命感何在?!电影不是小事,文化不是小事,教育不是小事。文化产业的真正崛起,会带动很多东西!
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有些东西总是可念不可说,可言不可说。
念是指怀念、想念、牵绊、记挂着某某事物。
在我看来,口头的表达方式大概能分为三种:言,说,骂。
言,是指使用书面化的语言,克制的,隐晦的表达。这种表达方式有太多的束缚,也有着太多被阉割之后的言而不尽。
说,是指客观公正,干净明了,简洁直白,不用有太多顾忌和忌讳的表达。也是我个人最推崇的一种表达方式,文明礼貌、合理合法的畅所欲言。
骂,首先是指情绪激荡,而且很可能是处于一种不太理智不太严谨的状态中,然后却要在这么一个不太合适的时机,去毫不掩饰,无所顾忌,激烈痛快的表达。有点类似于酒后吐真言!这种表达方式是很畅快舒爽,但我个人并不太推崇这种表达方式。
我们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言这一步,还须得谨小慎微,字斟句酌,仔细着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说啊!不能说的苦楚,实在是憋得人难受啊!
更别提骂!骂的境界更是离我们十万八千里,短时间内想都不要想!
1234后面,是否真有5678?
未来会怎么样?
我有些疑惑!有些伤感!
希望我们的电影越来越好!希望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强!希望我们的国家真正的走向大度开明、繁荣富强!希望我们国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