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安身》是一部由恩里克·乌比祖执导,何塞·科罗纳多 / 鲁道夫 桑丘 / Helena Miquel主演的一部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很多人都会因这片的沉闷而提前放弃吧,我坚持了下来,发现其实是部好片,真心喜欢上了这个老警察!好想去尝尝朗姆可乐!
●剧情有点没太搞明白,啰哩啰嗦的西班牙名字不好记,最后部分还可以。
●两条故事线最后汇聚 结尾处老头死亡后定格的形象诠释了一切 漫长的奔走后的爆发点
●没!看!懂!
●故事应该能够讲得更精采 可惜了
●误打误撞的反英雄
《不得安身》影评(一):电影微评:不得安身
恐怖分子准备恐怖袭击和老警察进行复仇双线方式推进的剧集,但明显导演和编剧并不具备这种多线叙事的能力,整个故事讲得支离破碎,不知所云。最后的结局好像就是老警察的复仇无意中破坏了恐怖分子的袭击,属于歪打正着~~
《不得安身》影评(二):地下判官
酒保拒绝卖酒,桑托斯骂了句娘也就算了。他不是杀人狂和疯子。第二家哥伦比亚人开的酒吧,显然是桑托斯早已关注的重点目标,恐怖组织常通过开妓院、贩毒来筹集招募、训练恐怖分子和购买武器弹药的经费。桑托斯假装醉酒打碎杯子,不过是解除老板的警惕,找个借口揍丫一顿,直到保镖亮出手枪,桑托斯这才大开杀戒。
《不得安身》影评(三):2012年戈雅奖大赢家是怎样?
看此片是因为2012年戈雅奖的大赢家,收入囊中的包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最佳剪辑等等奖项。
西班牙电影一直不错,特别是戈雅奖,所涵盖的电影通常水平都不错。
很多评论总是纠结于最初为何在酒吧杀了三个人。其实很容易理解:心灰意冷的老警察、酗酒、对此类人渣的厌恶、对对方拔枪后的习惯性反映,等等。总之,他滥用职权了,所以才会毁灭证据。
至于后来如何一步步追查,老实说,我也懒得看得仔细。
种族问题,西班牙国内独立元素和“恐怖分子”,哥伦比亚贩毒势力,如此种种,可能西班牙观众更熟悉,就像我们的某些独立电影所热衷表现的元素和题材吧。
片中,男猪脚坐在自家沙发上,指尖挑枪的场景,呼应了最后战死后的姿势,塑造了此类英雄的悲情,倒是好着!
《不得安身》影评(四):永不卡壳的左轮
他已经过着警局→酒吧1→酒吧2→酒吧3。。。的自暴自弃式生活,很显然,自警察大叔的乌龙枪放倒了搭档兄弟后,大叔精神如遭雷劈,意志决堤自怨自艾,从此一蹶不振,余生无可作为,唯等死而矣。
借着酒劲横扫一屋男女,与其说是作为一个警察宝刀未老的自卫反击,还不如视为资深警察直觉上的醉中清醒:此乃贼窝,既开杀戒,弗如全歼。看上去却十足一个《坏中尉》,杀人灭口只为无虞后患。而射杀行云流水,下手当机立断,于妇人毫不心慈,简直横空而来的惊艳!就如之前的酒保因打烊而拒酒时,胡子拉碴人渣般的大叔猛地亮出免死金牌,雷地看客们比酒保还震精:这邋遢货居然是条子!
随后清理现场,焚毁证遗,追索疑端,顺藤摸瓜的过程,无一不背离大叔因缺乏自律而容颜身材严重走样的落魄形象,处处精明利索,行事如风,于是乎,当第二次震精不期而至:鲜嫩欲滴的小警察向大叔表白仰慕之情,并传达家父对他的推崇备至时,看客们的吃惊又一次来得毫无征兆,但立刻发现惊地毫无理由,大叔之前的表现不已充分证明了小警察的溢美之辞?
大叔为了追杀目击其真容的小子,不得不对死者彻底盘查找出线索进行追踪,以期赶尽杀绝,不料歪打正着了一窝毒贩,更是牵连出恐怖组织。而大叔的辉煌期就是在与他们的角力中度过的,误杀袍泽也是在这些角逐行动中发生的。(犯罪题材原本就没打算认真看,用2倍速过个场而已,故具体的前尘往事、恩怨纠葛实在没厘清,但直觉如此。囧。不过大叔的个性吸引到了我)所以,一旦拉开了往事苍茫的背景,影片的调子便开始质变。
从‘坏中尉’式极为自私的杀人灭口,摇身一变为罗宾汉式的仗义执法替天行道。原本只是一种出于优质警察对猎物的敏感性和强烈的要将其正法的意识,如电流击中了大叔疲累的心脏,令那个别着功勋章曾经意气风发的自己在褪色起褶的皮囊中复活。类似睡着的猫忽然嗅到了鱼罐头浓烈的腥臭,更像撞到了曾经狠狠咬过自己的狗,于是大叔机不可失,要为死去的兄弟报仇,更要雪洗因兄弟之死而让自己蒙羞镀耻多年、让浸泡在酒精中饮鸩的一颗被绞杀的心,死而后已。
‘复仇与追杀’、‘追杀与拯救’成为两组双螺旋,如此自然地交织成影片,顺理成章又意料之外。如果省去‘追杀’成分,拆二合一成一股双螺旋,那么,影片主题立刻神奇地变为‘复仇与拯救’,两个相悖的概念在同一事件中不动声色地发生着。之所以说不动‘声色’,因为,毕竟大叔至死都不知道,由于自己孤胆作战、只身探黄龙而保全了G20的开幕,保住了超市商场内庶民们的小命。他凭借的是一颗复仇之心和出于对罪犯的深恶痛绝,完全是一己之私,于是何来英雄末路后雄风重振之浩荡‘声色’?唯小人之怒耳。
但是,正因如此,观影感受才会如此跌宕。影片没有做作地将‘坏中尉’的形象最终颠覆,反转为力王狂澜的个人英雄主义,他至死依然是个无可救药的堕落警察。勋章渐渐锈蚀的过程中时间也腐蚀了他的精神本质。大叔独闯龙潭,抱定有去无回的念头,死已不足惧,死的精彩、死的有意义、死的如同活过来一般,便是终极目标。大叔终于找到了将自己从行尸走肉中拖出来的办法,灰飞烟灭前可以是一场血雨腥风的屠杀,惊心动魄地鬼神泣壮烈。然而,无论结果多么惊喜傲人,大叔所为,一切只为了自己,毫无拔高升华的理由。影片潇洒地抛却英雄的光环,为之,人的血肉愈显饱满,人性得以酣畅挥斥,痛快了得!
而拯救了大名鼎鼎的G20则成了无关痛痒的赠品,相当于送了大叔一枚超级彩蛋。对于这波恐怖分子而言,恰巧应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天惩之说,影片将区区复仇雪耻的个人自赎凌驾于拯民救国的高远境界之上,立意之尊卑颠倒实乃影片良心之所在。
最后不得不再提大叔形象塑造之成功。一位残花败柳的中年警察,金玉其内败絮其外的深沉本质越往后越如火如荼。之前的两次震精已然揭示了演绎的传神到位,于此不再赘述。最为出彩的一场:大叔气定神闲对答如流地结束了审讯后,拎着归还他的装着左轮手枪的塑料袋,掏枪,插枪,然后视女法官坐镇的审讯室如垃圾桶,直接一个反手如弃敝屣般将空袋子甩向身后,看着这一幕的女判官,大概能感觉袋子仿佛这厮的脏手直接抽在了她冷艳的面庞。大叔丢给她一个大步流星的背影,并大敞其门竟毫不顾忌随手关门的基本礼仪,活脱脱一个无可救药的破落户警察,却帅得撼天动地!直似影片对G20这般高端权势的刻薄,大叔用类似野蛮人的动作表达他对高层的睥睨。而最最重要的是:他急着摆脱这场审讯并非为了脱罪,大叔心急如焚,他要提着榴弹枪赶去轰死那帮让他喋血甬道的孙子们,因为该死的伤口快撑不住了!这份焦急,如果你能感受到,这份视死如归,如果你能体会到,或许,这片在你心中就有分量了。
大叔扫荡酒吧后,瘫倒座椅,枪挂在指尖,活着;大叔全灭了老巢后,瘫倒座椅,枪依然挂在指尖,亡矣。之前的生,犹如死,之后的死,犹胜生,人生得意靠的是枪,失意亦祸起于枪,生死一枪之间。误杀了兄弟缘于手枪的卡壳,不仅如此,大叔的人生也同时卡壳,但是,或许这次教训足以让大叔将配枪换成了永不卡壳的左轮。所以,大叔得以人生重启之机,一路杀来如江河入海势不可挡,结束可悲的人生,漂亮地走完短暂的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