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是一本由龚育之 / 逄先知 / 石仲泉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14第20书。主席读书是下了苦功的,不服不行。但主席读书偏文史哲,对自然科学知之不多。
●闲极无聊来读,支撑自己翻完的就是为了要写短评。 很佩服作者们,能够唱这么长的颂歌。虽然运用大量罗列。 给了一星是因为,我相信猫喜欢读书。但这充其量是一个好习惯而已。尤其是马哲的“研读”,对于猫,这个习惯和天天抄《心经》并无区别。
●老毛的牛逼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共产体制组织性和执行力上的牛逼 所以,他们牛逼和龌鹾之处,在文化不同的其他共产体制领袖中都有共通之处。 把他的优和劣都在个体方面无限夸大都是太偏执滴。 加一句,老实说,老毛的运气是挺神的
●想起一句话,如果想了解一个人的成功,你可以去学学他看什么书。
●学习阿学习
●写的比较意识形态,换一个角度切入会是一本非常有价值有意思的书
●什么问题都能扯到帝王将相和辩证法上,让基辛格和尼克松都五体投地并且晕头转向
●非常有获得感的一本书,其中的内容完全可以列出主席的书单来看。太祖读书的深度广度高度认真度勤奋度都是值得称赞的,能走的那种位置,不能说读书起了绝对作用,但重要作用一定是不能忽略的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一):向毛爷爷学习~~
作为一代伟人,毛爷爷对书的喜爱、对书的痴迷久负盛名,涉猎门类之广、花费时间之多、分析研究之深确实难以匹敌,可谓沉得下去、浮得上来。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二):读书
从中可以学习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和如何读书。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毛泽东。书中的内容比较客观,即没有过分的捧,也没有过分的杀。读此书后颇为感慨,但凡一个伟人,一定是通过勤恳的学习、不懈的思考和艰苦的奋斗而成的,是一个人之所以不平凡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三):开卷有益
用毛的话来说,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圣人,他是不是圣人有历史去评价,但他从一个富农家庭出身,力压无数无论门第,学历等都远超于他的人,绝不是因为什么他是天才之类的原因,从他晚年众多秘书的回忆文章来看,他通过大量阅读,以此吸收历史上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和文化成果借以组建自身的独立思维系统才是关键吧。他的成就需要天命,但他哪怕没有天命依然会是个少有的强人。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四):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
读书是件很私人的事情,很感谢作者将毛主席的读书生活汇集成册展现在读者面前。从字里行间中我们不难看出毛主席对于书的热爱和渴求,所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正映证了他常说的那句话:“一个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从书中列举的书目,我们也不难看出毛泽东最欣赏马列著作,哲学,中国历史和中国古代文学,而对经济管理方面的书读的很少,这一情况,不能不使他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局限,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
非常喜欢最后的一章节: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大学校,那里面的东西——无字之书,多得很,学之不尽,取之不竭。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读后感(五):关于读书,我有以下几点总结
第一 终生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第二 尽信书,不如无书。养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第三 读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学习。社会是一本无字之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第四 读书越多,理解的越深刻。人生阅历越丰富,理解的越深刻。跟现实的实用结合越多,理解的越深刻。
第五 读书应该加强效率,提高读书的学习方法。
第六 读书应该注意选择书本和作者,现在这个年代 书太多了,要注意选择。看豆瓣的评分再决定读不读这本书就是我的一个标准。
第七 读书的范围应该广一些。特别要注意读一些相反观点的书。
第八 读书应该多注意读一些工具论和方法论的书。哲学就很值得读,具有一般的普遍规律。
第九 读书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脱离社会实践的读书是没有灵魂的,没有理解能力,也无法验证它的真伪。
第十 读书应该注重质量。对于一些好的书,应该多读几遍 精读。做读书笔记,反思。多读经典。
第十一 读书应该从兴趣出发,在围绕兴趣点不断地展开阅读。读一些实用的书,加一些纯兴趣的书。
第十二 实践最伟大。读书就是学习别人的间接经验。只有实践才是学习自己的直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