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趋势》是一本由约翰·奈斯比特著作,中信出版的266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0年前的分析,今天读来依旧振聋发聩。里面智慧频频闪现,让人耳目一新。如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傲慢万岁!它是我在这个世界的守护神”。如哈耶克的对待个体的自由政策是唯一真正进步的政策。
●随机不确定
●一本还不错的商业书籍。纵观全文,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世界变化」这一主题的把握,但是只是略以大类思考,并没有细化分析。主题思维模式如下: 1.掌握不变量,根据历史规律性,推测变化量 2.未来是现实的演进 3.透过媒体与数据信息理解背后运作逻辑 4.勇于挑战当前的主题 5.将未来理解成一张拼图 6.既要做时代的先驱,也要成为宗教煽动者 7.变革需要短期利益的驱动 8.改变需要时间,尤其是时机的等待 9.成功的关键是对机会的利用 10.新事物需要破茧 11.科技,始终来源于人性
●文中有一些观点,我觉得很简单,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想法,不过看过后,深受启发。
●这本书还可以.对于思想方法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视野决定未来.如何通过本书去拓展生命的视野,发掘人生的空间是很有帮助的. 智慧传承,终身相伴,呵呵
谁能告诉我,这是不是作者本人的意思?亦或是出版社的意思?
太过分了,拿着2007年的《定见》来瞎糊弄读者,你以为钱是这么容易骗的啊?小心遭雷劈!欺负我没看过《定见》是不是?
无耻之极!!!!!!
《世界大趋势》读后感(二):世界大趋势
机遇就像是在暴风雪中没有关好的窗户一样,可能突然被吹开,又突然被关上。想要抓住他们,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思维模式2、未来就存在于现实中,当你发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变化时,不要忘记寻找支持这一变化的其他的证据。
思维模式4、勇于追求,错又何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你害怕犯错误,你就讲无法利用这个进步时代多提供的机会。
.....
《世界大趋势》读后感(三):把正确观察思维模式改成帮助观察思维模式更妥
鲨鱼咬死人 vs 椰子砸死人,本来这两者谁上头条只是一个谁更吸引眼球的问题,若要按重要度排,两个都落榜。较这个真没有太大必要。
冰川世纪 vs 全球变暖,虽然历史说明了气候变”冷“对人类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不代表变暖也一样(纵使两个事件的数据,情形都是那么相似)。问题发展的结果不是一个单独的结果,是要受同期其它因素发展所左右。作者自己也说了,变冷,人们搬进室内,灌溉庄稼,抵消了变冷所带来的一些后果。那么变暖同期的因素呢?作者没说,不易确定。对比一下人类对抗冷热的工具:火炉,风扇,空调,等等。哪个更容易?御寒还是祛暑?哪个更普及?人们更怕冷还是更怕热?恐怕结果的不对称更能说明全球变冷或者变暖不能笼统说一样的后果。
《世界大趋势》读后感(四):11个思维模式
体育界总能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人性科技、进步围绕永恒、细微变革、信任公开、公平竞技、成绩只代表过去、无限制地突破自己……也许并不是很理想,但是的的确确是在按照这个趋势去前进。
以下为书中的11个思维模式,个人觉得字字珠玑,声声入耳,时常看看这些话,让自己能更加淡定,对未来更有希望,充满信心:
1)很多事情变了,但大多数事情没有变;
2)未来就存在于现实之中;
3)认真把握媒体统计数据;
4)勇于追求,错又何妨;
5)把未来看作一幅拼图;
6)不要走得太快,免得让人不知道你在哪里;
7)要变革,先让人们看到收益;
8)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9)成功靠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机会;
10)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11)科技,始终来源于人性;
《世界大趋势》读后感(五):没有加水的“浓汤”
典型的美国快餐,不必细度,草草翻过即可。
前面一半讲了理解世界趋势的11个思维,看得云里雾里,好像这些所说的“思维”每一个都没有明确的逻辑分界,思维里所阐述的观点也不是层层推开,只能留下些许印象。
之后的半部讲了欧洲、印度、中国还有行业等“大趋势”。
优点是,每章都罗列了大量的事实,好似湖面的点点星光,旁征博引,好不耀眼;
但缺点是,作者没有提供太系统的逻辑来推演这些事实,而是牵强的加上一些副标题,用所谓的“思维”方式来总结所提到的事实。
注意,这就是区分恒星还是流星的所在。美国的好多畅销书大抵如此,由试验或者事实入手,再寻找一些简而易懂的图表或观点提纲挈领,再辅之以大量事实显得翔实而权威。
不过,不得不看到,作者对于“大趋势”的观察还是有较高的视角的,如果读者本身心中有“舟”,那自然可以泛舟湖上,怡然自得。如果没有这贯穿事实的心智,那看看这美丽的点点湖光,就不便驻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