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的二本学生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09-04 19:0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的二本学生的读后感大全

  《我的二本学生》是一本由黄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一):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缸午夜香 ——随想《我的二本学生》

  

读书时的作文课,题目思想大海上冲浪。看书名,“我”限定为一名老师,“二本”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庸成绩,我以为是一个老师对于那些成绩斐然学生的交往录、回忆录,没想到是一个更为宏阔社会图景。读书是最公平的,知识里揉不进半粒尘沙。然而读书人境是不同的,所以有了万千的境况。《我的二本学生》,以第一人称我为亲历视角,从学生的身份上追索出了社会教育普遍现象怪异现象。 在拿到教师资格证后,我奔向帝都,在朝阳的一个教育机构给学生补习。我教语文,带的学生集中在小学初中年龄段接触形形色色的学生,间接地了解到一个个悬殊巨大庭。 混血男孩乐观父亲外籍,在长安街段的一个高端连锁酒店里做大堂经理。他活泼性格明显有着父亲的遗传。他父母很忙,是姥姥一直陪着他上培训课。他有着很强的表达欲,且声色俱佳,在传授互动一对一课堂,稍不留神,就被他见缝插针地扭转了角色房东男孩,先天疾病潜藏在他的躯体里,周边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加深着他对世界恐惧。他很可喜欢模仿各种小动物,总是想引起同龄小朋友注意。他很听话,但不灵活,对于见过的问题,他能顺利应答,而对于同类题的变形,他则连连折戟。他在班里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被班主任认作拖班级后腿元凶。班主任曾多次建议妈妈带他去做智力测试,也曾暗示孩子留级或转学。他的父母不和睦,父亲是一个大嗓门手脚给予他的关心太少,而训斥苛责则很多。我曾多次多角度努力去帮助他,结果总是不随人意。我的同事在他父母的房屋里租住,那是个城中村——东辛店。在我离开后,我通过同事了解到了他的部分生活。他的父母离婚了。 童话女孩多才多艺。她父母是飞来飞去一族,她读的是一所外国制的高端学校。她学校的作业并不多,更多地是培养个性的一些习题训练。每周的某天,我都有一节课引导写作文。她的悟性很好,我略微地引导,她懂了以后便立马制止我吐露更多答案,并喜笑颜开。这样的一种积极学习心态,真的很棒。在课间和她及带她的阿姨聊天,我了解到,她学习的东西有很多,除了正常的语数外,还有绘画音乐舞蹈手工等。我记得,有一天,她拿着一个用橡皮制作的杉树挂链送给了我。在她这样的年龄,那样的工艺已属于精致。 读《我的二本学生》时,我已痴迷浙大教授郑强对于中外教育的剖析与解局。一直在检索比对自己的成长经历,试图对于成长有着更好的纠误与补缺。 大脑对于每个人是公平的,但后天的培养却有着悬殊的差异,好的引导或好的成长规律,会让伸手可及的天花板逐渐升高,以至于出现更为开阔的天窗。我多希望在读书时能看到黄灯老师这样的一本书,用一个更高的视角,将学习、工作与后半生,认真地对待,不负豆蔻年华,不负青春活力,不负身边的所有。 知耻而后勇,觉悔而共勉,放下负担,奔向新生命。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二):独自暗中明

  

作为一个二本院校的工作人员,阅读黄灯新作《我的二本学生》,开始时源于一种职业义务和了解同行的习惯,读完后则相见恨晚,这是一部认真的书,一部诚实的书,说出了二本院校老师和学生的心声。

作者在其广东F学院的十三年从教生涯中,通过对学生群体的持续观察,以及来自师生关系的长久联系、观照,获得了鲜活的感性认知。作者打开了一个个有限个体的命运,借由他们的生命故事,帮助读者找到一种理解时代的可靠方式。读者一次次面对的那些具体的生存状态,令人意识到中国普通青年群体,在时代的洪流中,某种必然的遭遇和突围的可能。

二本是个因录取批次而来的内涵与边界都相当模糊的概念,随着高考改革中采取平行志愿填报录取模式的普及,二本主要意味着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如果说985、211是出类拔萃、光彩夺目的主角,那二本院校则是面目模糊的路人甲乙丙。以笔者所在的山东省为例,历年一本录取率不足20%,985、211录取率更是不到6%,这意味着,数量远为广大的二本学生这个群体更有资格代表时代青年的底色,正如作者所说,“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路径,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因此,作者依赖其教公共课、先后两次当班主任的观察、私下的导师制实行过程以及对广东学生的刻意聚焦,见证了八零后、九零后两批年轻人的成长,提出了一些远未解答甚或无法解答的问题:二十多年来,二本学生到底面临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承担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压力?通过念大学,他们在立足社会的过程中,在就业、深造、定居等具体人生节点,能否依仗高等教育提供的屏障,越过一个个在今天看来无法逾越的暗礁?应该说,意识到这些问题、描述出这些问题,比解答这些问题更有意义,因为这些根本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的具体命运的观察,作者得出一个结论:学生毕业后的成长路径和阶层定位,更多取决于原生家庭和对历史机遇的把握,并由此展开对教育的反思。比如观察某位广州学生毕业后在广州的艰难生存后,作者说“在投机的年代,他身上缺少一股赌劲,缺少职业规划师提到的风险承担能力,在一闪而过的机遇中,他的谨慎和犹疑,没有帮他避免风险,却让他失去了在自小长大的城市立足的资本。没有人追问他的谨慎和犹豫来自哪里,也没有人意识到,他的父辈在承受下岗的命运和改革阵痛的代价后,家庭的瘀伤一直延伸到了这个瘦弱男孩的身上。”作者因之无奈总结道,“对二本高校而言,不得不承认,学生的分化,在入学前多半已完成,教育的实际功效,其边际效应早已递减。”

作者还发现,对于购房契机的把握,成为学生毕业后分化的决定因素。凡是学生家庭或个人在最近一轮房价上涨前入手房产的,一般而言,生活质量要比没有房产的同学高得多。她说,“如果说,062111班已经显露的分化让我担心,那么,对1516045班而言,孩子们不约而同的缄默和放弃,更让我直接感受到一个群体根深蒂固的困境。房子房价对于国家而言,只是一个经济维度的术语,但对1516045班的孩子而言,则是他们在离开学生宿舍后,锅碗瓢盆必须搁置的地方,他们的前途、去向、家庭、生活质量,都与此密切相关。他们无法想象一个不用租房的时代,也从不怀疑高房价的合理性。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的这些现实,会妨碍他们从更多的层面去理解自己的成长,妨碍他们从个人成功的价值观突围出去建构自己完整、充实、自我主宰、充满力量的生活。”

不得不说,作者的结论有相当的真实性,符合常识和公众认知,但同时也比较丧。今年以来,甚至是985高校的毕业生都在豆瓣成立“废物引进计划小组”,以“小镇做题家”的定位自嘲互嘲。这样的结论意味着承认教育的局限和个人努力的局限,这或许是所谓“佛系”的根源吧。

作者的工作其实更像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有共同生活的记录、有访谈、有调查,还有家访,其实如果在序言中更系统的整理介绍自己的工作方法,或许结论会显得更有力量。另外,样本既是来源于教学经历,这就决定了样本在某种程度上的单一性,所有同学都来自同一所学院、绝大多数同学来自作者任教的中文系,这样的样本在评估入学前比如原生家庭影响方面没有大的问题,但教育过程、择业就业不可避免的带有专业和行业特点,对于做出普遍性结论不利。

社会学经典作品《跨越边界的社区》的作者、北京大学学士硕士、牛津大学博士、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曾谈及地方院校老师,说“他们除了重复新闻报道的话语之外,对当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说不清楚。我就很奇怪,你整天生活在这里,怎么会不知道呢?他们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看一下学术期刊上写什么文章,就往上套,主要目的是进入那个话语体系,而不是观察身边的世界。”因为项飙的话难听但却是实情,我很沮丧;但现在黄灯的这本《我的二本学生》似乎成了项飙言论的一个反证,我对此深感欣慰。

最后以虞世南的《咏萤》勉励二本院校的师生:“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包括我自己。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三):需被看见的“微尘” | 慢科学读《我的二本学生》

  

初看到《我的二本学生》这个书名的时候,我首先联想到的是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我的天才女友》,以为同样是一部娓娓道来的生活史小说。结果我只猜中的前半段——确是一部“娓娓道来的生活史”,但并非小说,而是一本教学札记。本书记录了作者博士毕业后在广东F学院这所二本院校任教的经历,而着眼点则放在了一批又一批青春、懵懂、鲜活、挣扎的大学生身上。作者透过他们,既看到了时代背景中个体的多元和复杂,又看到了个体奋斗终究淹没于时代大潮的渺小和脆弱。虽然我们几乎可以从任何群体的群像中感知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脉搏。但二本学生这个群体,却让人意外地获得了更典型广阔的视角。与这个群体的庞大数量相悖,他们往往显得沉默。因为单摆浮搁地来看,他们拥有普通的才智、普通的家庭、普通的生活、普通的经历……他们很少出挑,在人群中是那么不起眼,以至于很容易被忽略。我们眼中所“看到的”,是家庭优渥、才智过人的精英,是“985、211”。就像如果你经常逛知乎的话,就容易产生一个错觉——会以为这世上80%的职场人都在IT企业,而又有多半的人名校毕业、月入数万。而事实呢,这个国家尚有6亿人的月收入不足1000元,而他们才是真正的底色。仅仅因为沉默,他们没有被“看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足轻重。恰恰相反,近距离地了解这些与社会现实贴身肉搏的群体,才能对这个世界形成理性的认知。他们的命运,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而这正是长时间与二本学生的接触观察,带给《我的二本学生》的作者黄灯的深刻体悟。

精英主义的退潮

有着千年科举传统的中国人,始终相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阶层跃升。通过考试一举改变命运,是广大基础民众的一个信念或者说执念。而时间推进到当代,当高考替代了科举,自由择业代替了毕业分配。阶层跃升的游戏规则已被重塑。只是人们对这一点缺乏感知,又或者即使有感知也无可奈何。游戏并没有结束,只是过程变得千辛万苦。高中生们拼尽全力,经过残酷的考场搏杀成功突围之后,前面不再是坦途,而是又一场生死未卜的战斗。这里面的落差可想而知。作者黄灯老师是90年代上的大学,那时的大学尚未褪去毕业分配的“温情脉脉”,所注重的还是精英式培养。而等到她来到广东F学院这所二本院校任教的时候,就明显感受到学生身上体现出了更为现实主义的考量。“就业”、“赚钱”成为了绕不过去的主题。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或许有碰撞,但更多的是两者间的互相忽略。黄灯回忆以前自己在课堂上捉弄老师,而现在自己教了十几年书,却从没有学生捉弄她,这种“互动”的兴趣似乎也消失殆尽。学生只要低头看手机,老师的权威和影响也就荡然无存。是啊,从学生的两眼看过去,再无“天之骄子”的傲骨,只有奋力求生的未来,这精英主义又从何谈起。这本质上是一种时代的割裂。它用极快的速度撞向了二本学生这个脆弱的群体,而且显然他们还没有准备好。

这是缺乏安全感的一代

据黄老师观察,她所带的05、06届学生在毕业后,很多都在自由择业的过程中败下阵来,在经历社会的鞭打之后选择考公务员。因为对他们而言,公务员考试相比别的选择,意味着相对公平的竞争,也承载了对于稳定的期待。纵观毕业后的学生,那些顺利考上公务员的,往往内心也更为宁静。对普通大学生而言,公务员不见得是最好的职业选择,但却是最能兑现文凭价值,也更安全的一种选择。这条路能否走通,往往成为判定这个群体是否存在上升空间的隐秘标尺。而这样的上升空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小。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05、06届的学生尚且对留在广州,留在一线城市心存寄望。在那个房价仍然显得温和的时代,拥有立足存身的雄心。而在短短不到十年过后,黄老师发现自己的学生当中已经没有一个人能理直气壮地说要待在大城市,更没有一个人相信凭自己的能力能买得起一个安居之所。这是一个更为纠结的困境。在这样的时代,个人的奋斗早已败给了家庭的出身。安全感的来源不再是奋发图强。残酷的现实“妨碍他们从个人成功的视角去建构自己完整、充实、自我主宰、充满力量的生活。”他们需要被看到,被理解,被支持。

早已没有了故乡

笔者由于从小生活在发达地区的城市,因而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可以说是一个“纯城市”的视角。而《我的二本学生》里面记录的来自各个地方的学生的生活经历,让我意识到即使到现在,依然有大量来自农村的非独生子女,在经历过匮乏的少年时代之后,通过大学这个通道初次来到城市,面对新世界的冲击。他们看上去有些格格不入,却大多希望真正的接纳融合。对他们而言,故乡早已不再温情脉脉,不再人丁兴旺地自成体系。那里早已衰败、没落、失去生气。来自甘肃的学生在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之后,就明白自己再也不想回到缺水的故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贴在故乡身上的标签是“慵懒”、“黏滞”,密密层层地让人透不过气。所以他们一方面处在新世界的门口不得而入,另一方面又再难回头。“城镇化”这个时代名词背后,是一代人的“不能承受之重”。回想在前些年,就业焦虑和生存焦虑的惯性,给成功学的登陆撕开了最好的缺口。这固然并非好事,但还能隐约窥见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动辄以“丧”、“佛系”、“宅”作为自我标签,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自嘲,一种变向的自我救赎。故乡,成为了一个逝去的记忆,一个破碎的梦境。

虽然黄灯老师在书里依然会提起教学过程中的有益尝试,以及学生的积极反馈,但通篇的氛围却很难让人轻松。作者通过二本学生的群像,展示了时代大潮的力量,和落在每个个体身上的沉重。光鲜、亮丽、岁月静好,从来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那些真正的骄子后浪们也从来不是社会的主流。作者在书中最常用的一个概念是“隐”,二本学生这个“沉默”的群体隐匿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辛苦生存,他们或许在宏大的叙事中显得微不足道,是时代微尘,但沉默的群体所影响的却是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此刻我们看见了他们,就存在了某种倾听与和解的可能。黄灯老师正是用众多二本学生的人生轨迹,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契机。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四):仰望星空的人们——大学前后微纪录

  

那天看豆瓣好友动态,提到了这本书,有了点兴趣。因对文学性的追求,对诸如柴静《看见》之类的社会纪实小说一直冠以“文笔肤浅”之名,而这本书 ,虽然是类似体裁,但或许是因为主旨深处和本身生活的共通处,而果断地买下它。这些话,上面也好,下面也罢,似乎不算是书评,但我想以这种方式为契机,写出我想写的东西。或许是个人求学的回忆,或许是对黄灯老师书中现象的共鸣。

生长于皖北的我是在比较宽裕的环境长大,从小到大,上的全是最好的学校,接触的人——我完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都是整个市最优秀的学生。高中也是,靠自己的实力,在参加自主招生的一万多人的惨烈竞争中成为脱颖而出的五百人之一,进入省城最好的学校。此前,还算是完完全全顺风顺水。

虽长在城市,为了保持优秀,满足自己的要求,每天写很多作业,还加量阅读,但也没有丧失童年的欢愉。打记事起,我就经常和大院里的孩子们一起 玩。因为父母都是同事,一群孩子在小广场玩得也特别开心自由。从下午5点,一直到晚上10点才回家。这种状态 ,持续到初中二年级的暑假。

虽算是活在混凝土的时代,我也没有脱离乡村的土地。每年过年,会回到农村的外婆家,各种贴近土地地玩耍。

高中时期,或许要分为两个阶段。高一,同时学习九门的重任,外加模拟联合国协会的会议任务,压得我喘不过气——人生第一次有这种在学习上吃力的感觉。起初是铁了心要学理科,或许是家人的夸大,或许是我自己的自信与自尊,怎么着也不想学文科——明明几乎每年的文科状元都是在我们学校啊。高一一年,过得很苦,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算是为学习完全拼尽全力的一年,也许也是最优秀的一年。在重压下的我,从来没有放弃,与初中稳定成绩的落差,是鞭策我进取的利刃。虽十分压抑,甚至没有交到什么朋友,但是,却很充实。

高二分科后,为了某些执念,进入文科班,遇见很好的同学和老师,虽也是十分坎坷,但是,却比高一的时候要快乐许多。现在回想起来,甚至回想高三,我也可以很开心地说:“我没有经历过什么别人经历的痛苦的高中”,因为,那时的老师、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还是给彼此留下了很美好的回忆。但是,若是回到过去,也许我的心态会好些,重新来过,我一定不会选择,在高考未及预期后,被录到一个从未接触到、考虑过的世界后,仅仅为了“中文系”离开高中的课堂。更不会,仅仅满足于一个在安徽以二本招生的院校。

现在回想起来,仍旧觉得:

凭我的成绩,怎么可能只上这种学校?甚至普通的学校,都是不能接受的吧!

但这也是,一意孤行的我必须做的牺牲。

因为只要往前迈步,做出选择,就不可能回头,只能一往无前,走上自己已经选择的泥泞的道路。

我觉得,我从来没有在大学悦纳自己,接受自己。一直不想面对的事实,往往在有了自觉之后,变得更加可悲。

昔日的那些——“你继续像以前一样喜欢你喜欢的,好好学习,即使大学上不了,研究生上P大,也是很好的啊!”“你在不了解P大的学术体系的情况下,就盲目憧憬,甚至还想去复读之类,根本就不合理啊!”“现在凭本科学历指望在哪里混啊”。虽出自我很敬佩的高中教师们,但是,自从我离开高中,进入大学,就已经完全意识到,完完全全都是谎言。但是我知道,没有人会觉得,我适合这里;也没有同龄人会选择这里;也不会有谁,会在我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劝我来到这里。那些谎言好比一句“明日复明日”,把希望寄托在渺远的未来。但与其把路程拉得长久,不如一鼓作气,用一年换四年美好得多的未来。一年还是太短了。四年,太长太长。

离开省城,离开安徽,是我自己的选择。初衷似乎和这本书里的很多来自甘肃、陕北的学生一样,想要体会不一样的世界。事实证明,广东西边的这个省份,和我所接触的世界极度不同。这里的学生,也和我昔日生存的世界里的十分不同。一路向南,虽惊异于风景的变幻,山水的多姿,但却没有找到归属感的感受,甚至,找不到内心真正认同的、可以交流爱好的人们。

我喜欢桂林,极度喜欢广西,喜欢我的大学是一回事。因为我觉得,她不同于北方、江南城市的喧嚣,是很适合生活的城市。但是,对于资源——同学也好,学术也好,眼界也好,实在是不敢恭维。以一个向上攀登的年轻人的角度来讲,这里不足以提供生命的舞台。过于安逸的竞争环境,往往会麻痹人的身心。但是,对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塑造自我的可能与期待。

“我要为自己而活。自己做决定。自己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追寻梦想,不要再向任何事、任何人妥协了。”

来到这里前,我很笃定地告诉自己。

但是,普通本科终究还是普通本科,虽有无数可爱的同学和想要拉我一把的老师们,这一点局限完全不能突破。我只能尝试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自己标准下的更好。

还记得大一第一节“职业生涯规划”课,老师的一句“我们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都是要当中小学教师的”让我目瞪口呆。为什么师范院校的学生就必须当老师呢?难道不考研?而后,这所学校的考研率,着实汗颜。要是在北上广,应该就是出国与否了吧。然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广西,还有人纠结,要不要考研。

普通的大学,的的确确已经偏向职业化教育,即使在中文系,甚至在所谓“国家中文基地班”,那种完全偏重真善美的教育也是缺失的。而这种基于真善美与情感的教育,往往会与文学感受力挂钩。在生活中,在学术领域,最有生命力的不是西方世界的阐释,而是文学感受力。也就是如今被广泛提及、倡导的“经典重读”能够产生新效用的根基所在。

和北大中文系相比,这里的中文系没有设置多元的课程。但有一群鞠躬尽瘁的老师,和一群对文学、诗学麻木的,阅读仅仅局限于考试内容、书本与本专业的学生。老师们的热情,难以得到真正的回应,学生们看起来很麻木,对学术、读书本身很麻木。这是我在这里所感受到的。我虽一直在努力读书,但仍旧觉得,以P大的标准来讲,自己阅读的范围、深度都难以达到顶尖中文系的标准。世界上,读中文系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北大,一个是其他学校。我一直如此坚信。而真正好的学生,应该用自己的热情与发现,促进老师们对文学的研究,后浪应该推动前浪前进。但在这里,我看不见。甚至,我自己,已经难以做到了。

形式与分数充斥的对“优秀”的定义,实质上又能够以分数筛选出多少真正优秀的人呢?获得奖学金,各种奖项拿到手软的人们,又有几个是真正的在专业领域所向披靡的呢?

局限于条条框框的中文系,不是中文系本身的样子。不读书的中文系学生,不是真正的中文系学生。不背古书的中文系学生,没有真正走进古代文学的资格。外语不好的中文系学生,不读外文书的中文系学生,局限于声光色世界的中文系学生,没有资格踏入比较文学的领域。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保持自我的方式。能够在百人随波逐流的浪潮中,保持自我的方式。也是因为一直以来的目标都很清晰,所以才能不迷失自我。虽然怠惰之气时常光顾,但理智之光总会在情形失去控制之前,照亮黑暗的云雾。

我的身边,不乏书中的人物,也不乏能够携手同行的友人。我时常自动隔离不想交际的圈子,在鼓励有共鸣的人的时候,自己的心灵也会得到慰藉,收获难忘的友谊。

我时常想:

有的老师日复一日地耕耘在讲台,像是给高中生上课一般传授知识,或许已经有感到麻木的存在了。这普遍存在的麻木,存在的目的,就是在某一年,某一天,某一节课,每一秒,在某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上,遇见能够不拘一格的学生,遇见能够照亮一秒的存在。

老师们想要看见的,并不是一双双因渴求高分策略而发光的眼睛,而是因真正的知识与不懈思考而闪亮的非功利的灵魂。在偏向功利的社会,这种渴求也愈加奢侈。

即使是普通学校的学生,也不要因人生的某个阶段的失利而给自己贴上“普通人”的标签,不要因为遇见清北复交毕业的学生而自愧不如。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思考的个体,为着属于自己的世界,不断地发光。

我虽在求学路上,暂时陷入了“滑铁卢战役”,但是,心灵的世界却愈发宽广。在广西的山水中,我能够体会自己呼吸的每一分秒,都是那么地畅快、自由。我没有因为在大学时间的增长,而改变自身最本质的东西。因为,我也经常庆幸着。

每一个人都是这本书中的人物。

我是难以对自己真正下狠手的、优柔寡断的人;也是陷入沼泽,期待靠自己上岸的人;是不甘于现状的人,是想要为别人带来幸福的人……

许多人都是如此的人。

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在告诉自己:

I don't want to be a normal person.

但是,最后的结局,大部分都会走向normal.

我仍旧觉得,随心就好。在那些暗淡的岁月里,总有照亮你生活的存在。只要活在这个世上,只要活着,一切都不会迟到。

回想来时的路,每一天,全部都是感激。

对所有陪伴在我身边的人,全部都是无限的感激。

有你们,真好。

但愿将读大三的我,在日冲刺P大中文系比文所的一两年里,能够真正地无愧于心。

“奋斗是在挚爱的领域触碰最顶尖的人的世界”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五):看见他们——《我的二本学生》序言

  

黄灯 读者即将翻开的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教学札记。换言之,本书更像普通高校教务处要求老师提供的教学反馈,我不过用另一种语言、另一种形式,表达了对多年从教经历的审视。

1995年,我毕业于湖南一所地方院校,按今天的划分,也算是二本院校的学生。2005年,我博士毕业,进入广东F学院当了一名教师,见证了八零后、九零后两批年轻人的成长。我的人生经验,包含了双重视域下的自我成长和见证他者成长的参差图景,这种亲历,伴随对现实的体察和感慨,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一个问题:短短二十多年,那些起点像我一样的二本学生,到底面临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承担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压力?通过念大学,他们在立足社会的过程中,在就业、深造、定居等具体的人生节点,是否如我一样,总能倚仗高等教育提供的屏障,越过一个个在今天看来无法逾越的暗礁?

我的教育工作,为我提供了审视这一问题的机会。从保留的学生名单看,我教过的学生多达四千五百多名,无数课堂课后的近距离、不间断的师生交流,让我充分接触到一个群体,并真正看见他们。细数我的从教日常工作,也无非就是教公共课、当班主任、以导师制的形式私下里带学生,参与日常的教学、教研活动,辅导学生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下乡实习、挑战杯项目,给各类比赛当评委,随时接受学生的求助和咨询等,但这种琐碎、立体的职业体验,却让我获得了诸多见证学生群体成长的维度。随着时光的推移,以及对学生毕业后境况的跟踪,我深刻意识到,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众所周知,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不可否认,只有少数幸运者能进入几十所光彩夺目的重点大学,更多的则只能走进数量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以我任教的广东F学院为例,尽管学校处于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但从生源而言,接近一半来自广东的粤北、粤西和其他经济落后区域。我的学生,大多出身平凡,要么来自不知名的乡村,要么从毫不起眼的城镇走出,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或一个下岗的父亲,和一排排尚未成人的兄弟姐妹。务农、养殖、屠宰、流连于建筑工地,或在大街小巷做点小生意,是他们父母常见的谋生方式,和当下学霸“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在高校的金字塔中,他们身处的大学毫不起眼,但对于有机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可能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是寂寥村庄的最亮光芒和希望。来到繁华的都市后,他们对改变命运的高考充满了感激,并对未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们来到大学的路径,完全依赖当下高考制度提供的通道。在应试教育的机制里,他们一律经过了紧张的课堂教学、题海战术、千百次考试的淬炼,从高考中艰难突围,就这样一步步来到大学的校园,来到我的课堂,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温良、沉默的性子。

他们的去向,更是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有着触目可见的天花板。根据我的观察,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去向会对应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任何群体中,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个体要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只有当事人知道。作为二本学生,他们踏进校门,就无师自通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也从未将自己归入精英的行列,他们安于普通的命运,也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有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毕业以后,他们大多留在国内、基层的一些普通单位,毫无意外地从事一些平常的工作。

我得承认,作为教师,我对世界安全感边界的认定,来源于对学生群体命运的勘测。二本学生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他们是和脚下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多年来,在对学生毕业境况的追踪中,负载在就业层面的个人命运走向,到底和大学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关系,是我考察学生成长过程中,追问最多的问题,也是本书竭力呈现的重点之处。我想知道,学生背后的社会关系、原生家庭,以及个人实际能力,在就业质量中所占的具体权重。如果其权重越来越被个人实际能力以外的因素左右,那么,对大学教育的审视,将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命题。

在中国快马加鞭的教育背景中,无论名校的光环怎样夺人眼球,都不能否认多数的年轻人,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挤过这座独木桥,而只能安守在各类普通大学,这是我写作本书一个基本的观照和讨论前提。毫无疑问,在自我瓦解、自我提问式的写作过程中,本书承载的落脚点,意在探讨中国转型期青年群体尤其是普通青年群体的命运和可能,换言之,这些文字不仅面对教学日常,更面对青年成长、命运和去向,它打开和呈现了一个群体隐匿的生命境况,是有关年轻个体的生命史和心灵史。 在本书的写作中,我之所以将目光更多对准广东学生,这固然和我所在的高校是一所地方院校有关;和我作为一个内地人来到广东生活后,所经历的异质性生活经验有关;更和广东复杂维度与我先前的南方想象的落差有关,但其直接动因,则源于一次课堂的偶遇。

2006年5月17日,周三。课表上,排给我的是计算机系的《大学语文》,根据教学进度,当天安排的是作文课。因为天气是少有的大台风,学生在二栋简陋的教室,都能感受到大风在龙洞山脉中的肆虐和威力。我将原本准备好的作文题,临时改为《风》,让学生现场完成。作业收上来后,一个名叫邓桦真的女孩所写的内容,让我无法平静。从她简短的叙述中,我还原了一个家庭的基本脉络:多子女、半年没拿到生活费、家庭月收入不足一千,因为父母年龄不到四十五岁,桦真申请的助学贷款被拒。她所描述的状况和无奈,让入职不久的我极为震撼,以致在一种不安和难以放下的焦虑中,当天就通过校内邮箱,向全校的老师为她发起了募捐。

多年来,惯看广东经济发达和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亲闻珠三角火热的经济势头对全国吹起的号角,我对南方的理解和想象,始终停留在发达、开放的单一向度。偶然的《风》,让我第一次纠偏了这单一的印象,我从来没有想到,在我的班上,仅仅通过一次课堂作业,就能窥视到比我年轻很多的学生群体中,竟然还有面临吃饱穿暖层面的现实困境。因为顾及学生的自尊,我没有打听这个女孩的更多消息,毕业多年,也不知道她身处何处。

但她的作业,她的《风》,却让我对流水线般的课堂,从此多了一份驻留的聚焦。

在完成《大地上的亲人》后,我曾多次追问,我笔下触及的一个重要人群,我的外甥、侄子、堂弟,那些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的亲人,如果没有遭遇留守儿童或者外出打工的经历,如果考上了大学,将会面临怎样的生存和命运?生活是否会呈现出另一种可能?这种追问,显然来自我个人经历与职业经历的触发,构成了我考察学生群体的另一个隐秘维度。巧合的是,从2005年至今,我所教学生的年龄跨度,恰好囊括了我上面所提各个年龄段的亲人。我从事的职业,恰如另一扇窗户,让我得以拥有机会,预设亲人的另一种面相、另一种生存。尽管在《大地上的亲人》中,我为他们没有机会念大学而深感遗憾,但目睹一些境况相似的孩子念完大学之后的真实处境,内心有一种隐秘的释然。相比我有过留守经历的亲人而言,我的学生和他们的唯一差异,就是负载在文凭上的那一丝并不确定的期待。卸载掉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身份的各种兜底后,他们的人生开始与市场直接搏击。

我不否认,学生的命运,农村孩子的命运,其实也是我的命运。他们的现实,不过预演我晚出生十年、二十年后的生存,这种时空错位的命运互证,不过再一次强化了我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在急剧分化的现实语境中,我企图通过文字勾勒高校学子的真实场域,以凸显普通青年进入社会后突围、奋斗以冲破自身局限的路径。

我不否认,在写作过程中,因为不同时代对照所产生的反差,以及诸多个案中一次次确认学生命运和背后家庭之间牢固的正向关系,我内心陷入了不知所措的茫然。在进入他们背后更为真实细致的生存肌理,目睹他们日渐逼仄的上升空间,以及种种难以突围的生存场景后,我内心确实有着难以排解的压抑和沉郁。

作为从教者,我亲眼看见全社会最应具有活力的青年群体,越来越多的年轻个体回退到更为封闭的网络世界。不少学生认定今天的便捷和丰富理所当然,今天的失衡和坚硬也理所当然,他们不追问高房价的来由,难以感知各类存在的差异,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手机、网络、信用卡的时代,也无法想象一个不用租房、没有房贷、教育成本低廉的时代。他们甚至有意无意地转过头去,从不直面大学毕业的起跑线上,同样年轻的躯体去向却千差万别的现实。他们认定个人奋斗,自动剥离个体与时代的关联,在原子化、碎片化的具体语境中,个体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被轻易转移到了个体的机遇、命运和努力程度上,个体层面学生与命运的抗争,和整体层面学生无法与命运的抗争,两者构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

作为见证者和施教者,我想知道他们的隐密。我不否认,对于年轻群体而言,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精神历程,这一切竟然都在无声无息中完成,在市场化、成功学、工具理性明码标价的惯性中完成。我想知道,在现代性进程中,年轻人,尤其是底层年轻人,事实上成为这一进程的直接后果,成为市场化、工具化的直接承载者后,这种后果和当下教育目标及现代化进程,到底呈现出怎样隐秘的关系?我想知道,当一个具有精英观念的老师和毫无精英理念的学生群体相遇,当一个抱持理想主义的中年教师和一群持有现实立场的年轻群体相遇,他们中间是否存在互相看见和唤醒的可能?

至于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为什么更倾向于喋喋不休地讲述学生的故事,倾向于让学生自己出场,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呈现他们更为细致的成长经历、生存状态、生命去向,是因为我一直坚信,在找不到确定性和结论以前,倾听更有力量,让他者发出声音必不可少。无数学生的剪影在我脑海翻滚,我只能依据文本的需要,严格遵从本来的边界,让不多的学生来到我的笔端。对于个体生命的表达和理解,我向来不喜欢戏剧化的呈现,警惕情节化的凸显,我更看重普通生命节奏里所隐含的人生真相,过滤掉学生身上那些新媒体时代极易吸引眼球的事情,我更愿意凸显他们倏忽眼神背后的仓促和隐忍。

我知道,相比学生群体的丰富和我笔下人物的有限性而言,我的表达,具有天然的局限。我既无法通过穷尽对象的学理式写作获得答案,也无法通过严丝密缝的推理来寻找结论。唯一能够依仗的,不过十三年从教生涯中,通过对学生群体的持续观察,以及来自师生关系的长久联系、观照,所获得的感性认知。通过打开有限个体的命运,我发现他们的生命故事,竟能验证自己的某种直觉,并在这种直觉中,帮我找到一种理解时代的可靠方式。我知道本文无法提供整体性的观点,不过呈现了个体见证的生命景象,但我不能否认,正是具体的生存,让我意识到中国普通青年群体,在时代的洪流中,某种必然的遭遇和突围的可能;我不能否认,正是鲜活的个体生命,丰富了我对年轻人的认知和理解,稀释了此前对这个群体常见的曲解和成见。

本书出场的年轻人,全部来自我任教的广东F学院,时间跨度始自2005年直至今天。写作的线索,主要依赖我教公共课、先后两次当班主任的观察、私下的导师制施行过程,以及我对广东学生的刻意聚焦。我欣喜地看到,尽管年轻人的奋斗夹杂了无数心酸,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依然呈现出了生命本身蕴含的创造本质。他们努力、认真、淡定,有着无法想象的韧劲;他们蕴含的巨大力量,足以迸发出各种可能。

今天,二本院校的起点,也许让他们默默无闻,但没有人否认,无数个体的努力,正悄悄改变群体的命运,并事实上推动社会更为稳固的站立。

世界已悄然改变,对大多数人而言,日常生活并未产生太多的变化,但那宏大的转身,终究会渗透进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会介入年轻的生命。

看见他们,看见更多的年轻人,是我作为一个在场者记录的开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的二本学生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