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0-08-28 19: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读后感1000字

  《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是一本由左丘萌 / 末春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8,页数:27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读后感(一):匠心杰作

  

喜欢美女是我少年时期爱好,我自认如今的自己不再有那份痴情。没想到我被这本美女的书吸引。今天和同事们一起拜读到这本书,异口同声惊艳叫绝。在这速成的年代惊叹尚有如此匠的杰作!这本书从策划完成历时3年,仅封面感觉美到心里,太惊喜了。我会好好读这本书,不仅体验她外在的美,还将领略她溢满美丽心灵

  《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读后感(二):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如面柳如

  

此番看来,无论是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青黛点眉眉细长”,还是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都不能形容大唐女性妆束之万一。隋唐五代历时约四百年,按照传统史学划分,唐代分成初、盛、中、晚四期,但在服饰史的划分中,还需单独列出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变化,这是从时间顺序分割。从妆束的划分上,又有绮罗、琳琅、髻鬓、粉黛之别。然,在地域上还有南北之分。一部《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绘出了大唐女性盛世红妆漫长画卷绮丽难言,气象万千大国气派与女性自,无需言说,一目了然

丝绸品类,有绢、絁、纱、縠、罗、绫、绮、锦、织成等。“浅色縠衫轻似雾”、“嫌罗不着轻容”,都在这里了。由彩色配图看来,织物本身的花纹质感已极为丰富

印染绣工艺,又有绞缬、印绘、刺绣种种区分,绞缬、灰缬、蜡缬、夹缬、印花、印金、彩绘、金泥绘、劈针绣、平针绣、压金绣、蹙金绣,满目琳琅,华美异常

初唐北方日常的“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南方礼服的“碧轻纱衣,大袖裙襦”,武则天为嫔妃时期的石榴红裙,二圣临朝时期的华丽柔美间色长裙,及至执政时期女性妆束的秾丽大胆。武则天正式称帝之后,女子妆束变得愈加自信从容,这个时期的妆束呈现了姿丰容艳、秀色明丽风貌。从武则天时代盛唐,女子妆束由外放逐渐转向内敛。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女性气质和女性地位的外显,妆束的开放含蓄深刻地被女性自我认同、女性社会地位所影响左右

在女性时尚拥有无限活力的隋唐五代,首饰装饰功能也愈发凸显。花树、宝钿莲台、步摇、梳、花钗、花簪、耳坠、宝髻、水精珠璎、金镶玉、凤冠等等等等,单只名称道来已美不胜收,何况在《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书中全部以真实彩图呈现,阅读过程让人惊叹不已,回味再三。

接下来的篇章更是造型师必读。发式:翻荷髻、坐愁髻、朝云进香髻、半翻髻、乐游反绾髻、交心髻、惊鸿髻、倭堕髻、愁来髻、堕马髻、归顺髻、盘鸦髻、抛髻……从发型、到妆容、从上妆步骤到眉式、唇式、贴花式样,无论是文字介绍,还是彩图提供,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全书200张插画,还有1米长卷的视觉饕餮,将其定位为“人人都能读懂的大唐女子时尚指南”,实在是绝不为过的。通览之余,似乎对鞋子的介绍稍稍少了些,也算贪心求全了。

美而自知或不自知,大唐女子对自己的评判无从知晓了。从众多的诗词歌赋当中,从男性的赞誉欣赏之中看来,大唐女子对自己的美是有足够的信心的。她们认认真真地为自己活过、美过,如此恣意汪洋。千古之下,带给我们的,除了心存艳羡,对人生、对文化、对女性、对审美,还应该有一些更深长的余味和思考吧。

  《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读后感(三):绮罗藏盛世,红妆有乾坤

  

唐朝是经历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无论文治武功还是文化艺术均威名远播,对整个世界具有深远影响。一个国家女子的服饰妆容,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和社会风尚的变迁,汉朝女子妆容简洁,服饰承袭秦制,大气明快;魏晋时期服饰以宽博为主,长裙曳地层叠;隋唐时期妆容艳丽,服饰工艺装饰繁复,葳蕤活泼。

本书展示了初唐至晚唐时期女子各式衣物妆容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大量的文物素材图片和手绘复原图。上溯隋朝,下至五代,作者分别考证了这近四百年间不同历史阶段,女性在妆容、服饰、首饰上的潮流演变,比照古书古画特征进行样式复原,以出土原文物做支撑,细碎如一钗一环,均有出处,甚至关于织物的纺造细节都刻画入微,独具匠心,让读者更深切的感受到唐时风韵。

政治文化的高度发展,促进了唐朝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如唐时女子面上绘制的各种花钿、斜红、靥子,即使以现在的审美角度观摩,仍不免有些夸张,而日常妆束中W形对襟上衣领口,为了裙腰半遮雪胸穿法,以及为方便骑马而使用的蹀躞带,更凸显了唐朝女子装束的前卫、大胆和随意。所谓“一抹浓红绕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像当下美妆博主常推的酒晕妆、桃花妆,在唐朝早有流行。

有意思的是,本书每小章开头特别援引了《唐诗纪事》、《虬髯客传》、《旧唐书》等诗文,引述关于上官婉儿、红拂女、杨贵妃等女子的传奇经历,让读者更富趣味性的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认识唐朝服饰和首饰对不同身份阶级的象征,透视出唐代社会的工艺水平和审美品位:首饰做工精致考究,服饰设计风格大气,豪迈而不粗鄙。

除了讲述大唐女性时尚装束的繁华世相,书中也记述了部分历史人文故事,如在“第二篇琳琅”的首饰介绍中,提到的隋朝李静训墓、吴国妃杨氏墓中陪葬的奢华首饰及背后的血腥皇室争斗故事,让人在欣赏出土文物的美轮美奂同时,不禁为墓主人高贵出身但又凄惨悲凉的身世感慨。

总之,如果有机会穿越到唐朝,一定要带上这本大唐女子的时尚指南,在某个华灯初上的傍晚,脚踏七彩祥云出现在熙攘繁华情景如画的长安某个街头,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之姿,去邂逅一场偶遇。

最后特别提示下,书中还提供了精美书签和唐代女子服饰搭配卡片,可以自己裁剪变换造型,堪称小女生福利,也让我这多年不做手工的老阿姨找到了童年的乐趣。

美丽有趣的卡片

  《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读后感(四):出版社回馈读者 送美人挂画 ~ ~ ~

  

7月12号上当当预售,当当艺术新书榜第一位连续一周,不到一个月就要启动重印计划了。非常感谢各位友邻对本书的喜爱,自发地帮我们宣传,陪伴小编和作者度过了难熬的前期推广。

这个选题于2017年7月启动,整整做了三年,从图书框架、体例、书名,到版式、封面、选纸、装帧,每个环节都都无比忐忑,生怕辜负作者所投入的心血。每张复原图都经过了仔细地推敲,左丘萌把每位人物相关的文物、文献、同期壁画雕塑等资料及灵魂画风的示意图发给末春,末春再来重构这位人物的形象,我们会在群里讨论指甲的颜色、袜子的纹样、眉毛的走向、首饰的材质.......回想起来真是一段快乐又辛苦的时光。过不了多久宋朝就要交稿啦,看完唐之美,再来期待一下宋之雅吧!

最开始的定位是一本以图为主的画册,后来看到左丘萌的样稿,被其扎实的文字和专业功底折服,索性就做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科普绘本,希望可以通过这本小小的书让读者较为全面的了解唐朝女子的服饰、发型、妆容,我们其中一条宣传语是“翻阅此书,做最IN唐潮女”,如果你想穿越唐朝一定要带上它,绝对能艳压群芳。最触动我的是那些文物背后的故事,随着文物一起出土的还有墓主人的生平,她们和我们一样曾生活在这片土地,那些精美的首饰包含了亲人、爱人满满的思念和祝福,穿越千年。

絮叨了这么久,重点是要告诉大家出版社做的抽奖活动,喜欢美人挂画的朋友可以参加:8月26日前于任意平台购买《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可将购买订单截图(能清楚看到下单时间、订单号、图书封面等信息)发至邮箱:liuyl@tup.tsinghua.edu.cn 就有机会获得一幅美人挂画,名额是10幅,结果将于8月27日公布在@清华大学出版社 的微博主页,没有大肆宣传,参与的人不多,记得发邮件碰碰运气~

初唐:流落南土的王妃

晚唐:敦煌遗梦

五代:簪花侍女图之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