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不说破,是善良
古言说:“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因为他知道,这两人是夫妻,孩子从小就身患白血病,需要高额的医药费去治病,生活非常不易。
一想到这,老板就默默地走开了。
第二天,老板宣布所有员工包餐。
但他知道,如果自己推门进去,不仅会让夫妻俩难堪,还会让他们愧疚。
契诃夫说:“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
看破不说破,是智慧
据《韩诗外传》记载:
妃子大惊之下摘下唐狡头上的红缨,然后哭告楚王没有红缨的人就是调戏自己的人。
而那时蜡烛还没点燃。
于是,他下令在场所有人,凡顶有红缨者尽数摘下。
蜡烛重新点燃后,除了唐狡自己外,没人知道刚才大胆犯上之人是谁,此后也无人再提此事。
事隔多年后,楚庄王被攻危殆,可有一位将军奋身杀敌,救回楚王。
这位将军就是唐狡。
有句话说:“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清,凡事太尽,缘份势必早尽。”
有些事,你去说破,不但不会利于自己,还会伤害别人。
人人都会犯错,与其让人丢失颜面,不如留人颜面。
对于已知晓的错误,说出来,就是让人记恨;不说出来,换来的则是感激。
揪着人错不放,是愚蠢;看破不说破,是智慧。
人生从来不是竞技,放过别人,是大度,这样更得人心。
看破不说破,是一个人难得的修养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士在与丈夫离婚后,来不及回家,直接带着离婚证回单位上班了。
她着急上厕所,在放包的时候,不小心将离婚证摔了出来。
坐在她左右两边的同事都看到了,都非常惊讶。
那位女士回来后,左边的同事抑制不住好奇心,就问她是不是离婚了。
女士十分尴尬,看着摔出来的离婚证,点了点头。
但那位同事仍旧不依不饶地问:“为什么离婚?男方出轨?财产怎么分?孩子归谁?……”
女士本就伤心,这样被追问,她都快哭了。
右边的同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拉着左边的同事说她的报表有些问题。
这才停止了这个话题。
事后,右边的同事发了个加油打气的表情给那位女士。
女士也回了句谢谢。
面对同样的一样事情,你说破,给人的是难堪;不说,给人的是尊重。
海明威说:“我们用两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说话是一门学问,合时宜的话,说出来是智慧;不合时宜的话,说出来是伤害。
有修养的人,懂得把握说话的分寸,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一句话,听的人得承受多大的伤害。”
深以为然。
有些不顾及他人的人,爱说别人的隐私、难堪,却不知道别人知道后有多受伤。
与人相处,要谨言慎行。
因为,言多必失,行多必过。
看破不说破,是对人的尊重,也是一个人最难得的修养。
有句诗说:“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做人也是如此,不仅要有火眼金睛的本事,更要有润物无声的本领。
有些事,可以看破,但不要说破。
因为谁都要面子,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有些人,可以看穿,但不要揭穿。
谁都不容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看清一个人,不说是一种智慧;看透一件事,不说是一种修养。
看透不说透,继续做朋友。
作者:明心君,公众号:一心问禅()。弘扬禅佛文化,用禅佛智慧解答读者的人生困惑,百万读者订阅的微信大号。本文首发于一心问禅,转载请添。
图: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