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怀共读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慈怀共读选取慈怀读书+会员小程序“深读书房”栏目中的内容,7天共读一本经典好书。
今天我们读的是《曾国藩家书》的第五部分:牢记三件事,有个好人缘。
曾国藩身边聚集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有人说,他的成功靠的是人才。的确,曾国藩是一个用人的高手,他精于揣摩人性,会施展各种手段,能人尽其才,让人才为我所用。
曾国藩说,获得人才是最困难的,过去有些人做我的幕僚,我也只是平等对待,对他们不是很钦敬,以今天来看,这些人是多么的不可多得。
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他能否把与之有关系的人物能力,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曾国藩就是一个把别人能力化为己用的最佳例子。
曾国藩曾对他弟弟说:“你应该常常把‘求才’作为重要的任务,至于那些无能的人,即使是至亲密友,也不应久留,这主要是担心有才的人不愿与他们共事。”
曾国藩在最初操办团练时,就发布文书说:“我奉命协助帮理团练,接受任务以来,日夜忧心忡忡,担心自己见识不厂,考虑不周。
因此,希望家乡的贤人不嫌弃我,肯慷慨前来相助,借此广泛地采取众议,周密地听取意见,以补救我的疏漏。
所以,我经常寄信请人出山,或是热情欢迎来宾,这一片耿耿之心,想来能得到大家的体谅。”
后来曾国藩领兵出征,则更加注意时时网罗人才。不仅自己如此,对自己的弟弟也发出如此忠告。
他在《致沅弟》信中说,成大事的人,以多选助手为第一要义。满意的人选择不到,姑且选差一点,慢慢教育他就可以了。要时时注意笼人,不能因为没有十分可意的就不去用人。
曾国藩不仅重视选拔人才,还重视培养人才。曾国藩培养人才的原则是“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礼”。所谓“用仁”,就是视部属如子弟,教育他们努力上进,帮助其成才,成就事业。
曾国藩把各种人才招来以后,首先对各种人才进行考察,做到各尽其用。所以,除了一些人才直接使用以外,曾国藩将大部分人安置在自己的大本营内。
让他们办理文稿、充当参谋等,让他们在实际中锻炼自己,以达到增长才干,获得经验,同时还对他们进行品行教育。
他最恨官气,因此就摒弃官府习气,严禁部下弄虚作假;他最恨懒惰,自己就首先做到早晨早起,对部属要求做到的,首先他自己做到。无论是小事还是治军,都以自己的信条、经验来严格要求部属,耐心训导他们。
课读,就是曾国藩要求所有部属按其专业方向读书学习,不但要求他们这样做,而且要求甚严。既布置任务,还要检查学习任务。
历练,就是在环境较为安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身边幕僚进行定期考试,每月两次,亲出题目,亲阅试卷,评定等次。曾国藩通过这种办法,既可督促幕僚读书学习,也可了解他们各自的情况与水平。
言传身教,就是曾国藩利用茶余饭后的闲暇,结合自己的阅历与读书心得谈古论今,内容切合实际,形式生动活泼,使部下潜移默化,增长学问,扩大眼界。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今天分享《曾国藩家书》的第五部分就到这里了。
-《曾国藩家书》-
1.本书价值
2.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一生的命运
3.人与人的差距,往往是从这一点拉开差距的
4.成功的人,都离不开这种品质
5.牢记三件事,有个好人缘
6.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德
7.本书金句
慈怀共读内容选自慈怀读书+会员小程序的“深读书房”栏目。
慈怀读书+会员小程序含有“深读书房”、“每天听书”、“论语智慧”等丰富内容。希望大家能在“精准”学习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温馨提示:微信公众号系统已经改版,好多书友说,和慈怀读书失联了,如果大家还想第一时间看到慈怀读书,欢迎置顶“慈怀读书”,并点击【在看】我们每天在这里等你哦!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