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長出青苔》是一本由杉本博司著作,大家出版社出版的裝訂 / 精裝图书,本书定价:NT 480,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學評論
●看不懂
●还是得自己买一本
●
●“我以为真正的美丽,是可以通过时间考验的东西。时间,有着压迫、不赦免任何人的腐蚀力量,以及将所有事物归还土地的意志。能够耐受这些而留存下来的形与色,才是真正的美丽。所以,世上所有被创造出的事物,将从弱小者开始,一一接受时间的刑罚。……那些经历了世界各种灾难、渡过永恒的时间之海后继续生存下来的美,就如同最后搁浅在冲积平原的石头,从上游顺流而下,历经时间琢磨,消除了原有的谄媚、主张、色彩、夸张,最终成为美丽的圆石。更成为仿佛自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光彩的美。只是,美丽有如白驹过隙,有一天,万物的颜色和形体都将消逝。这个世界,就是从有到无的移动过程中的片段,有时那些片段就像是解开谜题的符号,散发着美丽的光辉。”
●不是我想象的摄影书,对于照片的解释过于文艺,摄影作品只能算配图
●喜欢
●先说图片吧。对光影的追求让杉本博司的作品显得优雅细致,带有日本忧郁的美感。而配合的文字思考,将思绪扩充至历史、哲学的向度,使得摄影集不单纯只是技术的讨论,更是突显了对人类记忆的思考。作者对日本国民性之剖析灵动而准确,加之文字风格中散发出的典型日本语气,阅读起来畅快自然,清新动人。读此书联想起隈研吾关于建筑与自然的讨论,他们对自然与世界的关注是今日物欲社会所缺失而亟待学习的。 摄影,总是与记忆相关。B说,回忆都是负担。但没有一点点的过去与历史沉淀,哪来今日之我与我们。平日里喜爱摄影,无意于制造出何等惊人之作,只在于记录些许今日(明日的昨日)之苦与乐,待年老之时尚可借景思其时之微笑与眼泪,仅此而已。
●“我,從使用名為攝影的裝置以來,一直想去呈現的東西,就是人類遠古的記憶。”
我本身比较喜欢杉本博斯的《海景》系列,只是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日本视角,看完直到长出青苔这部分,让我有种羞辱感。历史问题虽然放在那边,以日本国人的角度去理解事物,自然和人,无可厚非,只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真的有种难以接受。
《直到長出青苔》读后感(二):《直到记忆长满青苔》
回忆从脑海的一个边际开始一点点膨胀,像一朵尘封在记忆里的玫瑰,静静躺锈迹斑斑的铁盒上,调谢了整座古堡的诡秘。
曾经 新人 故人 陌生人。
《直到長出青苔》读后感(三):直到长出青苔
我们隔河而朢,没有生死,只有时间在彼此轮廓上起伏起粘稠的青苔色。
很少看摄影或者绘本,在闲暇之余,经过书店,名字和封面刚好,拿了在手上翻阅。决定带走。听雷光夏的歌,望着书中斑驳片段,偶尔猫打断思绪在一边嗷嗷啼叫,阳光刚好射入成为一条均匀的线条。此刻,仿佛望着你背对窗站在我面前,可以停止住时间,交付出所有对你的思念,直到长出青苔来。
《直到長出青苔》读后感(四):青苔动人
念这个名字,会觉得有一点感伤,脑际出现的是孤单的人伫立在黄昏中,一片暮年的光景。为什么会想到黄昏,或许是年少时读王维的《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两句留下太深的印象,以至日后但凡看到青苔,就会感觉到黄昏。
今日雨,忽然才想起,之所以觉得这个书名那么动人,还因为曾在一首诗中读到相仿的诗句。翻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集,终于找到了那一句:
“直到青苔长到我们的唇上,且淹没了我们的名字。”
《直到長出青苔》读后感(五):time exposed
時間流逝,孕育、出生、長大、成熟、衰老——直到長出青苔...
生命是一種輪回。建築是一座墓碑。
看到愛的起源,看到地靈的遺囑,看到那麼多那麼多章節,最喜歡的是每個章節前的對話問答。
杉本博司是攝影家,沒看之前以為會對自己的美學素養有很大提高——現在感覺到更多的是思想的交流。
恩,這是繼蒙田之後我喜歡的有思想的人。
如果一本書不再僅僅是書而是一種思想,那麼,這本書也是思想的墓碑。紀念。從來都只是形式而已。
傳承,才真正是重要的過程。
所以,繼續讀下去吧。你看到思維的洶湧,還有文化的碰撞,澎湃而來——又似退潮,積攢力量醞釀下一次衝擊。
那麼,請認真努力,嚴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