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见
我们用了一周多时间完成了演讲单元,又用了两周时间完善了关于演讲的写作与展示。我想,我们应该找到了一种方式来打通语文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如何利用演讲单元来打通语文的“任督二脉”(听说读写)呢?我主要通过以下几步来实现。
首先,在“听、读”中,把“读”变成“讲”。在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学生选择部分段落进行演讲。这个环节要落实很难,学生总是习惯性读,或者是机械的念,不能带出感情。怎么办呢?在听与读中,反复练习,尝试阅读理解演讲内容,尝试区别“读”与“讲”的区别。这里可以老师示范或者用好的演讲视频示范。通过两节课的听与实践,学生熟悉了演讲内容,部分学生能找到“讲”的感觉。
第二步,组长示范演讲,进一步巩固“听”的能力,培养“说”的能力。用优秀者打开学生的嘴,榜样示范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演讲活动。在此过程中,老师告知演讲的基本要求,组长按照要求选择相应单元课文中相应的段落进行演讲。小组内指定一位同学对组长的演讲进行评价。这里再一次锻炼了同学们即席说话的能力。老师顺便纠正在演讲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语气语调、站姿、神情、眼神交流、关注场内并调控自我的能力等。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或者观摩其他人习得演讲的方法。
第三步,写作演讲稿,培养写作能力。老师布置演讲题目,也可自选。实现自由写作。老师鼓励同学们写作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真实的想法,能吸引人的故事,关注演讲稿的几个特点:符合听众特点,有交流,听众感兴趣,语言活泼易懂。多用短句,适当运用长句。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第一遍写作的演讲稿,很多学生不符合要求,再次修稿,大部分学生能说清楚一个事。
最后,通过演讲比赛进行实练,打通听说读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