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想吃肉,就要接受会挨打的现实
日期:2020-08-08 20:52:21 作者:bigwinner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想吃肉,就要接受会挨打的现实

  前几天和一个前同事聊天,聊到创业一路经历人和事,发现我俩对一个行业现实有了更深层共识

  “一方面,太多的同行机构,不能审时度势踏实的搭建自己组织能力,致使很多人才不得已跑出去单干。”

  另一方面,很多在某一领域有一些成就年轻人,因为种种原因,掉入了另一个陷阱,总看见贼(老板)吃肉,没见贼挨打,所以不想为机构承担更大的责任,过于计较一时的得与失。”

  入行十多年,经历了太多的内外部的人事变革

  从三两个人的小机构,到数千人的国内的知名机构,我都是兢兢业业参与深度经营,这其中的滋味应该更有发言权

  坦率的讲,行业虽然有足够发展空间政策也在进一步加大对于创新服务支持

  可是,我始终觉得我们的从业者,如果不能在下的历史时刻,抓住时代赋予我们机会

  为自己、也为自己当下所在的机构,耐、持续的积累一些核心能力的话,等过了这个行业的窗口期,将会有更多人只能面对转行或退场的尴尬

  那么,是什么让大家选择长久,而是贪图了一时的爽快呢?

  其实,原因真的无比简单

  “人间正道是沧桑!成事是一生的修行,而不是一时的成败得失。”

  我无比崇拜得到商业顾问老师,有这样一句话

  “花半秒钟就事务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透的人,注定截然不同命运。”

  本质1:客户只会为真正有价值的服务买单

  十多年前,当被人问:“海洋,你现在做什么行业?”

  “知识产权咨询服务” 当你这样回答时,多数人会有这样的反应

  “听起来好高大上啊,具体是做啥呢?” 于是你就一通解释……

  而现在呢?

  “你不就是注册商标申请专利的吗?我知道,很便宜、很普通。总有电话骚扰我,问我做不做!”

  听完确实让我这个想干一辈子从事知产服务的老司机,无比尴尬。

  同时我也会看到,很多的同行从业者,经常以专家技术人才自居,关在屋里闭门造车式的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

  面对客户一个个现实的商业问题而不顾,只会照本宣科讲解自己多年来学会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

  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不考虑对方真实需求和应用场景,后端保护也不考虑维权行为是否可以帮助客户实现最大的商业价值

  在我看来,我们对客户的定义,其实也不仅是商业企业的老板或负责人,另一个重要对象就是政府政策的制定者

  还是那句话,政府的角色就是引导规范,所有的政策制定目的也是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的通过创新实现在商业环境的发展,就像华为。

  我们学他的创新和研发,学的是什么?

  是他通过创新和研发,在市场获得的商业成就和地位

  绝对不是外表看到的财务数据、研发投入比例、专利数量、科学储备和优美的办公环境。

  华为的办公古堡且不仅这一座,据说是通勤要坐火车 (图片源于刘润公众号)

  你可千万不要因为这些表象,又有了“光看贼吃肉”的错觉,你要知道在这些伟大的背后,一定有你看不到的付出和努力。

  很多人都在和我说,这个行业不好做了。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差……

  其实在我看来,当下确实有很多的不完善。而正是这些“所谓的问题”,恰恰给了愿意踏下心来为客户提供更靠谱、更有价值服务的个体和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时机。

  什么才算有价值服务呢?

  (1)经济价值

  你提供的服务可否帮助客户获得财务上的经济回报,而最关键的是在获得这份经济回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风险把控。

  挣钱当然是好事,但为了一点点资助而不择手段,就难免背离初衷。

  可确实也能看到这样的同行:

  为了一单生意你可以无底线的承诺客户;

  为了一笔资助可以不顾一切的“过度包装”;

  我想这些都不是为企业提供有价值服务的明智选择。

  与此同时,我更相信这样的服务更不能帮助政府实现引导和规范的目的。

  长此以往,机构提供的服务不仅没有价值,更不会获得各方面的认可和尊重。

  (2)品牌价值

  知识产权的本质:

  在我看来,知识产权的真正价值是能否在市场运用中获得持续的品牌和技术溢价权。

  所有的行为应该回归市场,而不是仅仅盯着政府。

  企业经营不好,没有持续生存发展能力,这样的客户谁也救不了。

  很多客户经常会说:“政府怎么总是锦上添花,而不去雪中送炭。”

  在我看来,好像从来都是锦上添花正常,雪中送炭不易。

  市场和成年世界一样,无比现实和残酷,你没有自生能力,靠别人输血,早晚都是死,还不如将这些血给更有生存能力的企业,帮他们发展大了会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

  你说,这样做难道不明智吗?

  (3)认知价值

  做咨询快20年了,很多人不明白咨询有啥价值?甚至更不愿意为咨询买单。

  其实到最后,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只是通常自己都不知道罢了。

  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

  健身,很多人没有健身的习惯,因为没有所以更不知道其中的奥秘。

  于是一部分人不会去办卡,另一部分虽然办了的也没法坚持。

  怎么破?

  花钱去找靠谱的私教。

  私教就是咨询服务,他的意义不只是教你动作,其实也是你的监督者,更是你的成长伙伴。

  其实起初我也纠结和排斥,自己练练不就得了,花很多钱去找教练值吗?

  实践和时间会告诉你,不仅值、是非常值。因为你每次都会有所突破,特别是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举过铁的人都知道,自己举铁和身边有人陪伴完全是两个概念。

  成长往往是关键的最后两下,举上去、坚持了才是你突破和成长的时刻,你不愿意花钱请教练,每次都没有突破或自我犹豫、甚至是放弃。

  于是你不仅锻炼没成绩,其实做事也很难突破自己的犹豫和纠结关。

  花钱还有个好处,你的内心会不停的告诫你:

  “我来锻炼是花了钱的,甚至是大钱,你会舍得不去、不尽全力吗?”

  不会的,因为我们正常人都怕吃亏,都愿意占点小便宜。

  而且,辛辛苦苦的训练后(其实就是自虐),费钱费力,你还舍得胡吃海塞?

  所以,教练的咨询服务就两个:

  陪伴指导;

  监督助力。

  其实咨询服务的价值不也就是帮你实现上面的两条吗?

  你要知道,如果没有科学的指导和陪伴,很多人是会走弯路甚至是不可修复的错路。

  相比之下,一个积极健康而且没有严重硬伤的肉身才是你享受一切的基础,为了它的良性循环你不得多多付出精力和资源吗?

  当然,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是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只要你找到靠谱的咨询机构,你得成长效率一定会非常高,但是能明白其中道理的人本来就少,能坚持行动的就更少了。

  所以,人和人、企业和企业的差距就这样一点点被拉开,于是企业就有了华为,个体就有了落差。

  怎么选,还是你自己说了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想吃肉,就要接受会挨打的现实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