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海陆丰戏剧的艺术特色
日期:2020-08-07 14:31:05 作者:傲娇的面包屑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海陆丰戏剧的艺术特色

  海陆丰戏剧艺术特色

  摘要

  位于广东东南部沿海地带的汕尾市,这里素有“中国戏剧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早在明代还是一个只有几万人口的海丰县建制时,就有外省流入的好几个剧种,们在这块陌生土地扎根生存下来,成为岭南地区独特的“海陆丰戏”。

  题记

  我国戏剧的种类有很多,但要说种类最丰富的,那非海陆丰的戏曲莫属,不仅唱腔优美而且曲调丰富,是作为国家物质文化遗产珍惜剧种代表。其中有正字戏、字戏、西秦戏、竹马戏、皮影戏等好几个剧种。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他们的特点吧。

  一.正字戏

  正字戏表演风格古朴气魄宏大特别擅演连台本戏。文戏的唱腔保留古老面貌,以曲牌体的正音曲、唱牌子为主,杂以弹、小调等。正音曲以奚琴领奏,大锣、大鼓伴奏,唱牌子以笛子大小唢呐伴奏。正音曲中有很多曲牌直接继承了弋阳、青阳古腔,滚唱运用得较为普遍

  二.白字戏

  白字戏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拉腔调式,叫“嗳咿嗳”。曲白用海陆丰方言,特别为农民喜爱音乐优美,具有联曲、滚唱、民歌、一唱众和的特点。剧目擅长演儿女情,表演程式严而不僵,载歌载舞富有生活气息。短打用南派武功舞台美术简朴,便于流动

  三.西秦戏

  西秦戏多唱念并重。西皮曲调粗犷激昂适宜表达火爆炽烈激动紧张情绪,是西秦戏“三十六本头”的主要唱腔。二黄曲调雄浑婉转旋律起伏较大,节奏变化较多。二黄的反线,称为“阴调曲”,常用于表达悲凉哀怨的情绪。其旋律风格独特,是女角常用的唱腔。

  四.竹马戏

  竹马戏包括民歌小调、南曲和外来唱腔三个部分。民歌小调以歌仔和闽南民间小调为主,吸收部分外地民歌小调,旋律朴素流畅,节奏明快唱词多为字句,用漳浦方言演唱。南曲曲调古朴、节拍缓慢、旋律细腻缠绵、行腔委婉,字少腔多,用泉州方言演唱。外来唱腔主要是吹腔和皮簧腔,旋律遒劲,基本保持原貌,用“蓝青官话”演唱。

  五.皮影戏

  皮影戏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注:以上图片皆来源网络

  后记

  汕尾市作为海陆丰戏剧的发源地,一直有着悠久浓厚历史。每个戏种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戏种不仅是当地的文化象征,更是代表了当地人民民间生活的生动艺术写照反映出了我国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作者:杨洸

  免责声明:

  部分资源来源网络,有涉及侵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我,进行协商调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海陆丰戏剧的艺术特色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