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放学的铃声敲响之后,应该是学生们最高兴的时刻了吧,特别是住校的学生,一周在学校五天,所以在这样的时刻,回家的心思会无比强烈。顷刻之间,校园就平静了下来,喧闹了几天的校园,也可以停下来歇歇了。
可以想象,回到家之后,也许吃着在学校无法吃到的美食,也许与父母交谈着这一周在校园的见闻,也许有见到母亲的那种亲切感,也许也有回到家感受到熟悉的温馨。
晚上,我也可以歇歇了,吃过晚饭后,坐在沙发上享受着书带来的乐趣。突然,电话想了起来,打断了我正在思考的问题,一个学生家长向我倾诉了自己的儿子下午回家后的情况,他回到家之后,想看电视,可是没有信号,他以为母亲的原因,把电视没有信号怪在母亲头上,也不听母亲的话,与母亲吵了一架后,甩门而去。他母亲的情绪比较激动,跟我说时比较焦急,过了晚饭时间了,现在还没回去,让我问问有没有去同学家,随即我拨了几个学生家长的电话,都没有去他们家。于是我只能如实禀报,这时他母亲把所有的苦水都吐了出来,说孩子怎么怎么不听话,把所有的责任都推脱在孩子身上。
他本身是不太听话的孩子,在学校表现还可以,可自从迷上了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虽然上初三之后父母强行把家里的网线给掐了,电脑也收了起来,情况有一段时间的好转,但他却渐渐地放弃了学习,把责任都推脱在家长身上,一回家就与家长吵架,为了不让孩子玩手机,父母把各自的手机都摔烂了,他不以为是,还说摔烂了也是你们自己花钱再买。我很早就意识到这家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但父母意识不到,也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解决,父母希望老师能找他谈谈,当然找他谈谈会有一定的效果,但问题的源头在于家庭教育,对于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来说,想要改变他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给家长提了几点意见,但愿能起到一丝的效果。
家庭教育确实是一门学问,该学生的父母肯定在孩子小时候的教育存有缺陷,埋下了忧患的种子。我正在看张文质先生的《奶蜜盐》,也许能从书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更加珍惜这本书的理论与实例,但愿这个孩子能有一些转变,更希望孩子的家长能接纳孩子的错误,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找到问题的方法,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融洽场面也许会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