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红消香断无人怜——读《红楼梦》有感
日期:2020-07-27 11:49:21 作者:偶遇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红消香断无人怜——读《红楼梦》有感

 

  清晨,正午,黄昏,独捧一本红楼,自沉浸在那热闹繁华大观园。

  依稀间,仿佛看见年幼黛玉素白衣裳,独坐船舱。那周身气韵伤感流露孤傲仙子般的人儿,拒之千里的疏离

  到了那贾府,各色丫鬟仆人成百上千,她们闲时的谈资莫过于几位主子,而在姑娘中,提及最多的莫过于薛林二位。人人都道宝姑娘性情好,待人温和,背后不愿议论人的袭人也称她故不是那挖苦人的。而众人提起林姑娘,恨不得有着千里眼,清楚了才敢开口。都道她疑心儿重,说话最是尖酸刻薄讽刺人的。她的疑心因为她从小寄人篱下,而她的孤傲则导致了她暗自的处处留意,事事小心。那样的环境,那样的孤傲,能有几人理解

  而唯一能使黛玉少几分小的怕只能是宝玉了吧。宝黛二人总是时不时的闹写小别扭,黛玉常与宝玉耍小性子。两人好时几乎形影不离,若闹时,一个倚窗落泪,一个呆呆傻傻。那样小心的她却有这样一面也许是因为太重视了吧。她如此孤傲,寻常人皆不放在眼中,唯有宝玉与她互引为知己孤寂的久了,对知己的渴求,对温暖的需求也更胜于人。但黛玉终究是骄傲的,以至于言语上从不让半分,宝玉偏每次受了些冷言冷语,扭头就走。宝玉不懂黛玉的孤傲,黛玉亦不懂宝玉的惆怅无措。寄人篱下,那是她的性格更是她自我保护武器

  黛玉的可敬在于她的孤傲,如那年栊翠庵前的红梅,傲独立;她的可怜却也源于孤傲,本是心细如尘的人,如何受得起这般孤寂?于是,她只能寄情于诗。

  黛玉正担当起“风露清愁”这四个字。因为忧愁,所以敏感,因为敏感,所以孤傲。因此她一片片的收集落花,一点点的埋葬。那句“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谁。”满满的愁情,快将人掩埋的哀伤。无法想象她独自葬花时究竟落了多少泪?究竟想了什么?那些她不愿说,只愿写。无所寄托情感倾泻于一个个蝇头小楷。哪怕是姐妹们欢聚时做的诗,也属潇湘仙子的最为感伤。那每个字又美又忧伤,像血泪凝结的针,不着声色的扎入心中,只是丝丝不断的疼,疼的心焦,疼的窒息,却又无法挣脱。诗,是她的伤感的心,是她孤傲的灵魂,更是她唯一的寄托。

  她最终还是在热闹中孤独的死去,孤傲就是她体内的病毒。那样娇弱的身子,每日费心留意着那样多的人,那样的的事,如何能不心力交瘁?其实若她不那么孤傲,或许她能像宝钗一样心性温和,不至于弄的自身如此羸弱。贾母也不会因为她不是个有寿的就选择更为妥当的宝钗。或许看到的就不是一部悲剧,但这本书的魅力,黛玉的魅力却也在此。

  黛玉的孤傲,成就了一位遗世独立的仙子,却也影响了一位苍娇弱的凡女。

  她死时,贾府一片热闹,她死后,贾母迟迟不往。也算应了她的诗:“红消香断有谁怜?”

  真是红消香断无人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红消香断无人怜——读《红楼梦》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