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森林》是一部由郑文堂 / 吴宗叡 / 李权洋执导,侯怡君 / 杨谨华 / 柯叔元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杨谨华好美啊!有点跑题不好意思,题材不错,拍摄也很棒,剧情差点
●林柏宏演技很好!值得一看節奏真的很快,因為收視連續第一看了一下,真的
●我不懂得是為啥在警察以封鎖兇案現場,記者可以這麼光明正大的去拍兇案現場???或許這就是現實,但不禁讓人無言.....說真的,這部劇把警察和記者連在一起,很讓我無言(目前2集) 這個劇沒我想像中那麼好看,不是因為黑暗,而是感覺太文學了,不是演員演的不好,而是好像很多東西都是教條式的,無法有特別深入的感覺
●第一季很精彩,郑文堂导演打的根基好,期待下两季年轻导演的接力,杨谨华和林柏宏还会出现吗
●恶 可以再看一次。
●節奏很好 演員演技都很棒
●最後兩集被騙了點眼淚,加一分吧~
●应该是个深刻的故事,但拍的不敢恭维!!!喜欢杨谨华,上一部一把青
《镜子森林》影评(一):侯方平
看了《镜子森林》的第一季~ 里面的角色是侯方平。
《镜子森林》讲的是媒体生态,这其间的利害相关者除了官员、记者、记者家属、检察官等等。故事算得上紧凑,虽然中间也略有拖沓,但主角的演技都很出彩。杨谨华饰演的记者高明,嫉恶如仇有理想;她的未婚夫王检察官,儒雅宠妻但却有一些秘密;手底下的年轻记者也个性鲜明。
侯方平小的时候,因为同学姑姑对自己父亲的报导愤怒不堪。因缘际会,长大后的侯方平,也成了记者。与严肃派的政治记者不同,他色迷迷,吊儿郎当,和领导插科打诨,和小混混交好。然而,在这玩世不恭的表象背后,他是一个孝子,每天给卧病在床的老父按摩,读报纸。所谓的游戏人间,背后却是别样的深沉。
侯方平的饰演者姚淳耀,之前并不认识,不是帅哥,小眼睛,有点胡子,倒是有点老爷们样子。但看了这剧,其表演实在有可圈可点之处。取材关键时节的不露声色,和受害死者家属沟通时的自责,和下属交待工作时隐含在嬉皮笑脸之下的凝重,和高明那种拍档的默契和若有若无的暧昧,等等……他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第一季看完了,觉得有些意犹未尽。而这意犹未尽的源头-最大的看点,就在于侯方平的角色。
《镜子森林》影评(二):惊闻吳朋奉骤逝,愿安息!
55歲「金鐘視帝」吳朋奉曾以電影《父後七日》、《歸途》及戲劇《第一響槍》分別拿到金馬男配、北影影帝及金鐘視帝,被封為「三金影帝」,今日驚傳猝逝,據悉友人指出家屬希望等法醫鑑定報告出爐,消息勿外流,經紀公司稍早也證實人走了。日前他客串演出民視《鏡子森林》,飾演販毒集團毒梟,下週日民視晚間10點剛好播出他《鏡子森林》的片段,噩耗傳出令演藝圈相當震驚。
導演鄭文堂表示,吳朋奉是他非常喜愛與欣賞的好演員,特別邀請他客串演出民視《鏡子森林》飾演販毒集團毒梟,雖然只有一集的戲份,但與劇中飾演記者的姚淳耀、警員楊大正以及檢察官鄭人碩的對手戲相當精彩。他的驟然辭世,令合作過的劇組團隊感到震驚與不捨,這一集正巧將於下周日晚上10點播出,觀眾有機會再一次欣賞影帝深厚的演技。
在《鏡子森林》中合作的姚淳耀表示「發生的太突然,太震驚也不敢相信。」回憶拍攝第一部電視劇時,姚說「就和朋奉哥合作,那時候我只是一個菜鳥新人,但朋奉哥卻記得我的名字,每一次見面都會關心最近過的好不好,有沒有戲拍,是個看似嚴肅但很溫柔、願意提攜後輩的前輩。永遠懷念,謝謝朋奉哥,一路好走。」
《镜子森林》影评(三):一束可以让恶人无法遁形的光
镜子森林 讲的是新闻自由
“镜子两面 正反两刃” 就像是新闻 是把双刃剑
新闻可以改变世界 可以报道真相 同时也可以制造对立 蒙蔽民众的眼睛
在我们当下生活的时代 坚持新闻自由并且报道真相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记者在利益和真相前做的抉择 被钱权打压 政客的堕落与救赎 都是镜子森林的一部分也同时都是当下正在发生的
“以前當記者是在做編劇,現在做編劇是在寫事實”
“好记者就是一道光” 身为“第四权”的媒体本质意义是监督,若想第四权达到制衡的作用就必须保证新闻的独立自由和免受审查。看似不起眼的一支笔其实拥有强大的力量, 面对财权的诱惑和公权力的打压,探索真相难上加难。
“所有的新闻都有倾向性,记者选择了要写哪个点,编辑选择了下哪个标,平台选择了哪个要刊登.......”我们看到的其实都是被选择过的结果,我们真的有看到真相吗?还是我们被“喂食”了所谓的真相呢?我们的情绪还是要被带着走吗?还是说我们其实也并不在意真相是什么,在探索“真相”前,我们已经选择了立场。
面对新闻价值不肯退让的高明也经不起诱惑、涉内线交易炒股;身为总编辑的“太后” 曾经笔锋犀利,在这个纸媒难以存活的今天,她为了让报社得以存活让记者同仁不至于下岗,她选择牺牲新闻道德换取点阅率和广告收入;毫不起眼的角色老记者老赵,永远和真相站在一起,却遭到报复;还有我最喜欢的角色侯方平,看似吊儿郎当,但其实重情重义,也从来没有放弃心中那把正义的尺。
在镜子森林中,侯方平就是我心中的那道光。在不羁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坚守正义的心。他其实一直在默默保护着他关心的人,为了调查真相而落入KTV的邱以林,还有那个永远宁折不弯的高明,为了保护高明他铤而走险,为了追求真相的他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世界上有许多恶,本来我也曾经想转个头就算了,反正转开头这些恶就不存在,可是这次的妥协就是一辈子......就让恶人继续为恶吗?还是让新闻点燃一丝微弱的光呢?就像我这个卑微的人。就像卑微的我,可以点出的光,是无法照亮全世界,但至少,可以让恶人无法遁形吧?” 剧中侯方平死后留下了这些话。是啊,世界上有太多的恶,如果每个人都转个头就算了,闭上眼睛仿佛这些恶就不存在了,但终有一天,我们需要睁开双眼看这个世界,乌烟瘴气甚至可能是一片漆黑的世界都是我们一次次转头造就的,渺小的我们也可以是一束光,去和自己坚信的正义站在一起吧,勇敢的做一束光,至少,还可以让恶人无法遁形。
《镜子森林》影评(四):转发:林中有两条路,你要走哪一条?
《镜子森林》由此带有强烈的社会写实感。它以不同记者的抉择与转变,剖析了台湾政商与媒体利益交换的共生结构,呈现了媒体的堕落与救赎;经由记者调查的一起起重大的负面社会新闻和政客丑闻,针砭了台湾政商生态的肮脏与混乱。剧中某些新闻,就是台湾真实发生新闻的复刻。
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记者到底何为?
林中有两条路,一条曲折坎坷,背负压力,但通往事实与真相;一条开阔平坦,通往名利与金钱,但常常要出卖良知,良心难安。你要走哪一条?
这是《镜子森林》这部剧剧名由来。高明曾说,“我写的每一篇报道就好像,走在森林中的探索者一样,而这片森林中,有许多面的镜子,我探索报道的主题,也同时探索自己。”
在镜子森林里探寻,真真假假的映射,求索真相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哪怕耿直的高明,也会有失误。而当记者身陷理想与现实、威逼与利诱等交杂在一起的复杂状况时,他们所撰写的报道也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他们的内心,探索真相也是在探索自我。
但探索真相并没那么容易。高明也曾在年轻时经不起诱惑、涉内线交易炒股;老记者老赵始终以真相说话,却遭到报复。《镜子森林》并没有喊口号式地给出一个想当然的答案。混乱的世界里,只要求记者独善其身、单打独斗,恐怕也并不现实。但剧中几个主人公始终相信的是:新闻是有用的,新闻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是的,这世界需要新闻,哪怕有些记者“堕落”了,这个世界仍需要记者。银行经理离奇自杀,妻子一次又一次地到警察局门口伸冤,终于等到了迟到真相:丈夫是他杀。她曾痛恨于侯方平对丈夫死亡潦草的跟踪报道,但她仍对侯方平说,“只是我们这种小人物,讲话是没有人会听的,所以你们真的很重要。”
至少对于小人物来说,记者真的很重要。 如果“第四权”的说法太抬举,“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说法太隆重,但媒体人可以谨记的是,你们是多么宝贵的发声渠道——尤其是对于被遗忘、被忽略、被伤害的沉默底层来说,你们或许是让他们的声音被听见的唯一可能。
随着台剧的“文艺复兴”,台湾的多种类型剧蓬勃发展,职场剧也成为一个亮眼的存在。2015年的《麻醉风暴》从医疗行业切入医疗制度思考,2015年的《出境事务所》从殡葬服务业思考生死议题,2019年的《生死接线员》则罕见地以器官协调护理师作为主角,2019年的《最佳利益》是台湾首部律政职场剧……这些职场剧都有不错的口碑。它们与《镜子森林》一样,以写实手法诉说职业甘苦,并以职业为窗口,打开对于诸多社会问题的思考。
一部能引起观众共鸣的职场剧,不仅是因为它展现的职业自豪感令人振奋,它展现的职业光鲜亮丽令人羡慕,还有它展现的职业困境不单单是这个职业的困境,也是人的困境,社会的困境。
以下是分界线
自己的评语:一部聚焦媒体行业的职人剧,一部揭露社会现实的良心剧。前面虽然有阴影,但请相信阳光总会来到。
《镜子森林》影评(五):“好记者就是一道光”
“ 3/28晚《鏡子森林》公視播大結局,主演楊謹華從拍攝到播映後,對所飾演的記者「高明」追求真相的正義感表示感謝,「謝謝你讓我可以大無畏地勇往直前,更謝謝你的溫暖,帶給我更多細微的感受,感受這個世界也曾給予我的溫暖。」
有場戲碼,楊謹華闖警局想向楊大正探聽駁火案真相,卻被對方怒回:「你們怎麼會叫他做這麼危險的事啊!」楊大正吼聲震撼全辦公室,令楊謹華讚楊大正:「他氣場很強,我自己被他帶動。」楊大正表示,因為深陷好友出事情緒中,加上楊謹華強大氣場,其實拍攝過程NG好多次,也頻吃螺絲,還說跟楊謹華對戲:「感覺好像被打假的!」
總導演鄭文堂回顧拍攝過程,演員與工作團隊討論劇情時常說「當記者好難喔」、「這行業考驗也太大了吧!」他形容說:「我個人很喜歡拍片的這一刻,在現場感受一種將心比心的嘆息!」曾任記者的編劇鄭心媚則表示,我們能享受開放資訊、自由安居的空氣,「是有一群新聞記者在爲大家努力,那些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初衷的人,多麼艱辛努力,值得我們理解與敬佩。」
姚淳耀對新聞行業感到尊敬並說:「感謝侯哥帶我看見他的世界,他卑微卻成為照亮黑暗角落的光,讓我深刻體會在迷亂的時代,記者的價值。」林柏宏則表示:「我體會媒體必須善用自己的力量,而觀眾也必須慎選媒體。觀眾與媒體,相互篩選共同成長,才能帶著社會持續進步。」”
--------------------------------------------------------以下為分界線------------------------------------------------------------
第三季 印象最深的臺詞:“是讓惡人繼續為惡,還是讓新聞點燃壹絲微弱的光”,“好記者就是壹道光”,“持續追求新聞真相,帶給大家深度報道”。
第三季 印象最深的片段:臨近結尾,福爾摩沙新聞網上線,前面出現過的單元人物再次集結,比如央央母親、職高女生...
壹~三季 印象最深的人物:高明、侯方平、莊愛玲、 葉順天、小柳、毛哥、棒球教練...
第三季 印象最深的音樂:插曲《海上的人》
喜歡這套電視劇,沒有臉譜化的人物,沒有一猜就懂的劇情,沒有把觀眾當白癡。
妳需要思考,妳願意被啟發,妳看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