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说:女超人习惯于自力更生,说得最多的是“我要”。“我要年入百万,我要买豪宅名车,我要周游世界……”女病人热衷于向外求助,说得最多的是“你要”,“你要陪我,你要给我买包包,你不要离开我……”
C说:女超人集七种武艺,召唤梦想;女病人集七百条裙子,诱惑男人。
……
金句如云啊。
我一边看,一边感叹大家妙语如珠,同时,也联想起生活中的案例。
相亲会上,一个被公认为优秀的朋友,逻辑缜密,行事果决,文凭、智商、职位三高,出人意外的是,她大受冷落。
哪怕穿着GUCCI的全新套装,拎着HERMES铂金包,仍少有人问津。
与她同去的一个女病人,焦虑,情绪化,缺乏安全感,常年看心理医生,但是,在场有两三个男士,都对她有意思。
这就令人不解了。
照说,二者颜值不分高下,男士们青睐的,应该是更优秀、更完美、更理智的女超人,而非女病人。
但事实恰恰相反。
Fernando Gutiérrez 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具有某些非疾病人格障碍的人,在求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往往拥有比普通人更多的约会对象,甚至后代。
即,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同样地,女人不病态,男人也不爱。
在《欢乐颂》里,最先获得爱情的,是缺乏理智的、神经质的、控制不住情绪的、容易歇斯底里的邱莹莹。
女超人安迪,也只有在露出精神病潜质后,爱情大戏的帷幕,才正式拉开。
在 《左耳》中,拥有爱情最多的,是疯狂的、有自毁气质黎吧啦。
在《东京爱情故事》里,相比于坚强乐观的莉香,柔弱的、阴郁的里美,赢得了更多男人。
回到你我的生活,你也会发现,男人们的目光,都不争气地盯着绿茶婊。
我闺蜜心直口快,说:“你看看,没一个正常人,成天撒娇,落泪,求抱抱,买包包……一身的毛病,怎么还那么招男人呢?”
翻译一下,即:
在爱情的游戏中,病态人格反而有助于撩汉。
2012年,心理学家就已发现,自恋或热衷权谋的人吸引力指数更高。
他说,具有强迫症倾向的男性,在维持长期伴侣方面更成功。因为,这代表着“男人味”,也代表着认真可靠,富有责任感。
因为,这代表着“女人味”,也意味着更依赖男性,不会轻易背弃。
因此,在婚恋市场上,女神经才是王者。
这并非胡说八道,有大量科学数据支撑。
在古铁雷斯的研究中,神经质指数最高的一组女性,拥有多于平均值34%的长期伴侣,以及73%的子女。
现在你知道了吧!
你没人爱,都是因为男人被这帮病人瓜分了。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过一首小诗,叫《神经质》:
我看对女人的这个指控
比放荡还严重一些
这是一个宽容的暗示
介于孩子气和疯狂之间
可以把
所有的努力,一笔勾销
……
有时候我听见我的爱人说
女人总是有点神经质的
这时候他温柔地抱着我
说答应我所有的要求
我就没办法继续讨论下去
既然我是被爱的
……
暂且不说这种暗示,是对女性智商温柔的贬低,单就两性关系而言,神经质与被爱之间,已经有了一个约等号。
她没有安全感,那你就要加倍爱她。
她焦虑,你就要多关心她。
她情绪化,你就要温柔相待。
在这种潜规则之下,病态被合理化,甚至优越化。
那么,女超人赢得世界,女病人获得爱情,就会成为一个普世性现象。
只是,我们都知道,一个病人的爱情,也是病态的。
比如黛玉,被气得吐血身亡。
而身边的女病人们,虽然艳遇不断,但也多是烂桃花。
看着诱人,实则要命。
只有两个健康的人,才能生发健康的爱情。
心无挂碍,人格独立,各有乾坤。这样,才能成为自由的人与人相逢。
而不是寂寞时互相取暖,孤苦时互相安慰,贫困时施舍与被施舍,虚弱时寄生与被寄生。
因此,如果你是女病号,不要以此为荣,你所需要的,不是撩汉,而是疗治:
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成人——或许不完美,但一定要完整。
如何疗治呢?
一句话:做自己的负责人。
别以爱情之名,要他人来负责你的人生。
勿以婚姻之名,让他人来拯救你的余生。
任何人都不是生活的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在人生的危途中,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明白了这一点,成长才会发生。
否则,一辈子都是巨婴,都是妈宝男,都是彼得潘综合症患者,爱得再风生水起,花团锦簇,也不过是一个接一个的悲剧。
PS:
单篇稿费1000元征稿,
大家在后台回复:
“征稿”
即可看到相关需求。
推荐阅读:
国王情妇的自我修养
女王艳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