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怎么能是一个职业呢?他什么都不做,他天天说什么呢?
小时候也羡慕过主持人的辉煌人生,能见到各国政要,参与新闻大事重要时刻。
在电视上看到的主持人,他们的工作内容,就是拿到稿子,背熟稿子,在一个璀璨的舞台上,稳定地表现出来,流程都是安排好的,环节也都固定。
当你站在灯光下,当你被观众瞩目着,当你走在大马路上被认出,大约会有一种与众不同感。
而从小我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做事,要创造。
拒绝的时候,团队的小伙伴还劝我,说,姐,增加曝光对我们公司有好处的,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在做的事情。
且不说我适不适合。
如果按照有用的标准去做事,你会一无所获,因为很多事情都有用。
对我来说,增加更多的曝光重要,但是那个当下我们急于提高的,是让已经认识我们的人,对我们提供的内容与服务更满意。
只有1000个人认识你,但是绝对认可你做的事情,比上千上万的人认识你更重要。
在这个上面,我没有优势。
同理,我也不擅长辩论。
我说,我是真的没有这个欲望。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能影响你,是我的荣幸,我不能影响你,是你的坚持。
只要不违法犯罪,你和我都是自由的。
收到奇葩说导演的微信之后,我告诉了我核心团队的成员,以及周围的朋友。
没想到的是,这次是周围的人都劝我不要去。
他们说,这个不是我们的主业。
最主要的是,没必要去面临这种风险。
网综弹幕的攻击性很强,这个倒不是大家担心的,我的心理素质也很强。
而是现在的舆论风向很不好。
如果你出色,过去所有的行为和言论,都会被放大。
说实话,我还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说过傻话。
如果你不出色。
朋友们问我,那你还有必要去么?
我想了下,确实没太大必要。
于是我和大家说,不去了。
中午吃完饭,午休片刻的时候,没有睡着。
内心有一点点不平静。
偷偷地变得厉害一点
想起来前几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有个女生跟我说,媛媛姐,我很早就认识你。
她说,她看过我演说家的全部比赛,见过我第一场的惨败,也见过我的反败为胜。
她也见过我第一次去奇葩说的慌乱,也见到了我这几年,创业做事越发自信干练。
她说,她现在遇到了困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像我一样逆袭成功。
看到这封信,内心真的很感慨。
北大,演说家,其实都离我很远了。
(原谅每次我们市场部的同事做宣传海报,都要挂上这些名头,你们视而不见就好了)
奇葩说,也很遥远了。
那时候我还不懂辩论是什么,也没摸清这个节目的游戏规则,懵懵懂懂的就离开了。
记得当时还有人在私信里挑衅我,问我:
你演讲拿了第一名,辩论第二轮就被淘汰了。
你觉得自己到底会说话,还是不会说话?
哈哈。
你前男友不喜欢你,现在的男朋友喜欢你。
那你觉得自己到底,值不值得被喜欢?
这无非就是:
原先的你还不懂,现在的你懂得。
或者原来的你不适合,现在的适合了。
哪里就能用人生的一个角落,去概括全部的景色。
很少有人知道,我去过奇葩说。
没想到这个读者看到了。
我有点遗憾,遗憾的是,她只看到了后来的我去创业,没有看到,奇葩说的后来。
即便是在不擅长的赛道上,人也是会成长的。
对,不是一定反败为胜,而是每个人都有成长性。
你不会在每一次关头,都力挽狂澜,你不会每次,都被幸运之神光临,不是只要破釜沉舟,都能赢到最后。
但是你还是可以,偷偷地变得厉害一点。
这种变化,就是价值所在。
最后我和大家商量好了:
先去参加第一轮比赛,拿到资格。
如果我们能在比赛前,就把1个月内要做的工作都做完,就去。
如果不能,那是时间不允许。
公司做内容的压力,全在我一个人身上。
我有团队要养活,不能任性。
于是我加入了第一轮辩论的群,收到了奇葩说的第一道题目:
不靠谱的梦想,要不要劝阻。
完。
配乐/歌名:Foreword 歌手:Tom Day
严肃通知:
大家晚上好我是媛媛姐。
最近不少小伙伴在后台和我反馈,刷不到我们的文章了。
我研究之后才知道,原来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如果你没有星标过我们的公众号很容易刷不到我们。
如果你不想把我弄丢的话,可以按照下方流程操作,来给我们点一个小小的星标,这样以后就不会再刷不到我们的文章了~晚安
直播了一个月,我实在是忍不了了
我最近最感到羞辱的一次经历:只有小孩子,才记仇